助产士围生期预防性护理效果分析

2021-07-15 08:21:44郭执弟
甘肃医药 2021年7期
关键词:产房助产士产程

郭执弟

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528248

产后出血是指产妇顺利分娩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产后2小时为产后出血的高发阶段,属于分娩期内较为危重的并发症。如果产妇失血时间较长或是失血过多,会影响产妇后期恢复,甚至危及产妇生命安全,如何有效预防和处理产后出血,确保产妇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是产科关注度较高的问题之一[1]。产房助产士护理属于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对于确保分娩顺利发挥积极作用。本研究观察分析产房助产士对预防处理产后出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产妇对此项工作的满意程度,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95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产妇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25.75±2.53)岁;观察组48例产妇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26.23±2.49)岁。两组产妇均为单胎、足月分娩,所有患者自愿参与研究,认可助产方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凝血功能障碍产妇。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叮嘱分娩注意事项,要求产妇提前排空膀胱;密切关注产后产妇情况,准确预估产后出血情况,协助家属照护产妇及新生儿。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由产房助产士给予预防性护理,具体方法为:(1)助产士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升产妇的自我护理意识,对分娩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做好分娩准备;提醒产妇定期产检,可早期发现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从而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分娩时重点关注;进行饮食和生活护理,保持良好健康状态,增强体能和免疫力,确保顺利分娩[2];(2)分娩过程针对不同产程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第一产程要重视开展心理护理,一对一进行产前指导,能够让产妇以最佳状态面对分娩,消除紧张和担忧情绪;由经验丰富助产士根据产妇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如分娩中如何配合用力、呼吸方法和缓解疼痛方法;分娩过程中鼓励患者。第二产程重视开展行为指导,提醒产妇宫缩时深呼吸有效利用腹压用力,尽量屏气用力,宫缩间歇期要尽量放松,下一次宫缩时继续用力;助产士需要重视保护产妇会阴部,尽量避免侧切或损伤软产道;存在产后出血的高危产妇,分娩后要及时静注适当剂量的缩宫素。第三产程注意检查胎盘的完整性,避免存在残留;胎盘全部娩出后,高危产妇(妊娠高血压、多胎产妇)可肌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宫缩出血。分娩后2h要密切关注产妇情况,包括生命体征、宫缩和会阴损伤等,同时要详细记录出血情况;及时排空膀胱避免对子宫收缩产生影响;分娩后需要按摩子宫,刺激子宫收缩,避免收缩乏力诱发产后出血;(3)产妇回到产房后,需要加强日常护理,仔细记录患者排便、出血、血肿、身体情况;认真对软产道进行检查,排除阴道出血。如果产妇产前评估存在出血高危影响因素,需要在分娩前做好心理建设,避免产妇过分担忧,分娩前可以给予吸氧,置留置针同时做好急救准备,制定出血处理预案及相应物品,一旦发生出血及时给予有效处理;如果产妇产后出血后存在盗汗、口渴、心烦低热等情况,需要及时通知责任医生,协助产妇平卧,将头部和下肢微微垫高,密切观察和记录尿量;如果产妇血压降低、脉搏变快,同时皮肤潮湿发冷、面色发白,且尿量不足25mL/h,助产士需要及时通知医生安排进行抢救,详细告知产妇情况并配合完成抢救[3]。

1.3 指标观察 分娩后利用问卷评价患者满意度(不记名方式开展),总分100。满意(80~100分)、基本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观察和记录两组产妇分娩时间、产后2h、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数据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分娩时间及产后出血量对比 观察组分娩时间、产后2h、24h出血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相关能力比较(分)

表1 两组产妇分娩时间及产后出血量对比(±s)

表1 两组产妇分娩时间及产后出血量对比(±s)

?

2.2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时间对比 对照组≥2h、<24h产后出血例数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时间对比[例]

2.3 两组产妇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产后出血为分娩后较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产后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宫缩乏力、胎盘粘连或滞留、损伤软产道或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等。其中宫缩乏力是最容易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产妇分娩时过度紧张,或因为疼痛影响导致焦躁及宫缩不调,再加上分娩时使用麻醉,也容易造成宫缩乏力[4]。再者,分娩时间过长,用力不当,也容易导致宫缩乏力,其他因素例如多胎、羊水多等因素,也会导致子宫纤维负荷过重,会过度拉伸子宫影响其恢复能力,特别是多次分娩会损害子宫肌纤维,导致宫缩乏力。产妇在娩出胎儿后的24 h,利用专业计量方法(面积法、容积法、称重法等)计算出失血量高于500mL称之为产后出血,其危险性极大,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严重时会造成短时间内大量出血,从而诱发休克等其他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分娩后2h为产后出血的高发阶段,在这个关键时段,助产士密切观察产妇情况后,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有效预防和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相关研究表明[5],实施有效预防和干预措施,对于降低产后出血具有积极意义。助产士具有丰富的经验,熟悉产程的各种情况,能够合理应对各种突发状况,观察产妇的反应和表情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干预,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分娩安全。

助产士通过在分娩前、分娩时及分娩后,从心理干预、宣教指导、动态监护及产后巡视等全方面开展针对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几率[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分娩时间、产后2h、24h出血量优于对照组,表明助产士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各产程针对性干预措施,有利于减少产妇分娩时间,对于存在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产后出血,如分娩时给予宫缩素,分娩后密切关注等,对预防产后出血具有积极作用;两组≥2h、<24h产后出血例数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表明产后出血的高发时段助产士密切观察组产妇情况,可降低此时段产后出血发生几率和出血量,避免发生大出血;观察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分娩过程中助产士干预护理能够提升产妇分娩舒适度,降低产出出血几率及严重情况,能够最大程度保证确保分娩顺利,提升产妇及家属满意度理想。

由此可知,产妇围生期在开展常规护理基础同时产房助产士配合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显著降低产后出血发生几率,保证产妇健康及安全,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理想,值得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产房助产士产程
箭毒蛙的神奇产房
军事文摘(2023年18期)2023-10-31 08:11:00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产房外的丈夫
中外文摘(2021年4期)2021-02-28 06:03:42
生孩子的时候能在产房吃饭吗
产房仔猪寄养探究
猪业科学(2018年5期)2018-07-17 05:56:10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我国助产士专业体系现状分析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哈尔滨医药(2015年3期)2015-12-01 03:57:45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