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禾 刀
“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曾说:“趋势一旦形成便会自我加强”,雷军的那句“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的“名言”亦曾引发社会热议。华尔街也有句名言,“没有人能接住下落的刀”。无论是索罗斯、雷军,还是华尔街的名言,所述中均没有脱离一个重要主题,那就是李迅雷在本书中反复强调并着重论述的“趋势”二字。
书名:《趋势的力量:分化时代的投资逻辑》
统计学专业出身的李迅雷对数字极为敏感,在他眼里,各类数据本身就是一座富矿。依托数据,李迅雷聚焦了全球经济、资本市场、存量经济,以及房地产、人口流动、核心资产等社会大众关注的突出焦点问题,条分缕析趋势走向。需要肯定的一点是,作为网络大咖,李迅雷对使用生涩的经济学词汇相当谨慎,整体行文通俗易懂。他也不似一些经济学家担心预判失误出糗,在对各类趋势预测方面摒弃模棱两可之语,而是表达直言不讳,一目了然,这样的风气在经济学界实不多见。当然,虽然人人都知道把握趋势的重要性,但要想准确拿捏并不容易。李迅雷爬梳大量案例和数据,目的就是尽可能为读者提供投资的参考依据。单就本书而言,要想有幸站在趋势的“风口上”,或许要熟稔掌握关涉趋势的三大悖论。
2010年以后,我国GDP增速一路下滑。几乎同期,“城镇化速度明显放缓,过去城镇化平均每年提高1.4个百分点,2019年这一数据已降到1.0个百分点”。人口红利走到尽头,人口流动数量亦连年下降,“2014年流动人口数量达到2.53亿的峰值,之后逐年回落,2019年已经降到2.36亿”。李迅雷指出,我国经济进入存量经济主导时代,而存量经济的一个重要表征是类似二手车、二手房这样的市场渐趋火爆,未来将更多地出现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中。
从世界发展来看,全球经济整体进入下行趋势乃大气候,这是经济发展规律使然。环顾四周,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始终维持高速增长。1946-1973年,日本GDP的平均增速达到9.4%。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金融泡沫的破灭,日本经济一蹶不振,从“失去的10年”走向“失去的20年”。
诚然,增量有增量的优长,市场足够大,企业通过开疆拓土,加大投入便可能实现规模式增长。存量经济时代也并非多么可怕,毕竟这表明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存量经济时代,市场几无拓展盲区,企业发展唯有彼此贴身搏杀,这有助于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城乡发展是绕不开的话题,毕竟在许多人眼里,城镇化还大有可为,农村市场也大有可为。李迅雷着重阐述了“二八定律”,认为农村经济基础较差,短期内不太可能形成驱动经济周期性高增长的新动能。
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城乡二元发展这是历史形成的结果,直到今天,这种二元模式依旧发挥着作用,这一点完全有别于国外市场。虽然经过数十年改革开放特别是城镇化建设,我国农村人口仍旧较多,针对农村市场适销对路的产品除了农具外屈指可数。
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态势看,步入存量经济时代应当无疑。但从农村发展看,农村仍可能处于增量经济时代,只是需要我们换种视角。农村不是城市的复制品,因此我们不能站在城市角度看农村,而应该从农村角度看农村,只有这样,农村才可能走出城市陪衬角色阴影。从这层意义上讲,存量时代常常也有增量。存量是大气候,增量是小气候。
中泰证券董事长李峰在为本书作序时指出,“不同于其他学者对于寻找‘历史的拐点’的主观偏好,他(李迅雷)始终认为人生的时光与浩瀚的历史相比就如流星一般短暂,人的一生中见证不了几个拐点,只能客观地把自己放在追随者的角度”。
人人都希望顺势而为,但没人总能精准地把握住时势,真正的投资大家,常常只是顺应趋势中的某一阶段,而不可能从触底直接跟到顶点。问题是,人性是贪婪的,每个做出投资选择的人,都可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很多人一见股票上涨就立即跟风买入,反之则迅速割肉。历史上荷兰的郁金香泡沫破灭,便是人性贪婪最好的写照。
李迅雷写到了挖掘股票上涨的潜力,即所谓潜力股,在后半部分的对谈中论述得更为清晰。分析投资对象本身就是一项烦琐的工程,不仅仅关乎某家企业,还关系到未来政策走向预测、市场发展趋势,以及企业本身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因素。那些就股论股的投资者,参考依据只是股市上的红与绿,有的甚至连企业姓甚名谁,建在何方,业务是什么等重要要素一无所知。
许多人为了和“股神”巴菲特吃顿饭,不惜一掷数百万美金。巴菲特的投资事实上只能说是赚多亏少,他也有亏损,只不过赢利面足以覆盖亏损额。精明的巴菲特,除了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另一个重要之举则在于长线投资,而不会因为股市的一时波动惊慌失措。
经济分化现象是李迅雷重要关注点。经济分化是发展的必然规律之一,经济分化的外化表现就是不平等。在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安格斯·迪顿眼里,“不平等是文明赐予人类的‘礼物’”,“一个更好的世界,就是一个不平等的世界。”安格斯认为不平等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虽然我国城乡差距逐年缩小,但高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增长幅度显著快于中等收入组,这也是国内奢侈品市场和高档汽车“高烧”不退的原因所在。高收入群体手头“活钱”的另一个流向是房市。我国房市历经二十年高增长,世所罕见,尽管大多数人都明白,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但楼市价格依然高企。去年虽受新冠影响,一些地方如深圳楼市还出现大幅上涨现象。
李迅雷并没有预测地方房价什么时候可能见顶,什么时候可能出现拐点,只是从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流动等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楼市不可能持续扮演经济发展驱动主动能的角色,但在人口净流入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楼市坚挺仍可能维持相当一段时间。事实上,许多人对楼市未来走向亦底气不足,但经不住眼前价格暴涨诱惑,不惜身负巨债冲向房市。市场就是这样,有风口就会有浪尖。风口也许可以“让猪都飞起来”,而浪尖也可能覆舟。
战场上,越是能征善战的将军越不会拘泥于一城一地之得失,因为他们看的是大局。无数投资案例表明,越是希望赚快钱,越容易被套牢。没有人是趋势的常胜将军,这便是趋势的最大困惑,当然也是市场未知的最大魅力所在。
常见一些人抱怨在国内股市不好赚钱。在李迅雷看来,这一方面因为中国股市较发达国家股市更为年轻,市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投资者自身的不够成熟。李迅雷在这里列举了一组数据足以令人醍醐灌顶,“A股的换手率在全球主要股市中排名是最高的”,“频繁交易不仅大量增加了交易成本,而且投资者一般都是采取‘追涨杀跌’的模式,由此形成了‘交易越多—亏损越多—交易越多’的恶性循环,陷入类似于赌徒的处境”。“反观日本和德国的股市,从换手率这个角度看,这两个国家都是非常低的,反映出这两个国家的投资者对于博弈的兴趣不大”。
这些论述不难理解。除了交易成本问题,过高的换手率表明,许多人对于投资对象根本来不及了解,除了看大盘外再就是捕风捉影,把短期的表面红火当成市场的大势所趋,赚钱只能像是赌博。关于“长线”与“短线”辩证问题,李迅雷给出的建议是“长期适用形式逻辑,短期适用辩证逻辑”。相较于“长线”,“短线”的研究因时间等问题更加困难,影响因素更多,别说普通股民,就是专家也难言把握十足。
针对资产过剩时代的投资选择,李迅雷没有给出具体的投资名单,但梳理了几条极具可操作性的策略,如“抓大放小”,即龙头企业。还有就是那些更可能升值哪怕幅度更小的“核心资产”,比如稀缺资源黄金。
当然,李迅雷的建议并不是赚钱神器,大势所趋后面还有具体案例需要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并不是趋势下的所有投资铁定赢利,关键在于任何投资都要避免贪婪。网上流传着巴菲特炒股的三条铁律,“第一,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二,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三,坚决牢记第一、第二条”。尽量避免风险中的重中之重是,拒绝内心的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