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认识误区知多少

2021-07-14 21:43董瑞丰
保健与生活 2021年14期
关键词:医学中心气短危重症

董瑞丰

反复咳嗽,数月不止,最后确诊是哮喘。没有遗传史,哮喘怎么会“找上门”?得了哮喘,就要跟运动“说再见”吗?针对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的专家,解读关于哮喘的那些事。

误区一:只感觉气短、咳嗽,不会是哮喘

解读 研究显示,71.2%的哮喘患者此前未得到过明确诊断。部分患者一直认为自己的长期咳嗽症状,是得了感冒、慢性咽炎或支气管炎。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主任医师胡红指出,根据《哮喘防治指南》,当患者多次出现喘息、气短,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等症状,且这些症状在夜间和早晨时更严重,需主动到正规医院进行肺功能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是否患有哮喘。

误区二:没有遗传史,哮喘不会“找上门”

解读 实际上,暴露于致敏原是我国成人哮喘的重要风险因素。

过敏性哮喘是哮喘中常见的类型,致敏原主要分为吸入性致敏原和食物性致敏原两大类。近年来,春季和秋季花粉成为引起过敏性哮喘患者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飘浮在空气中的花粉被患者吸入呼吸道后,气管处于过敏状态,诱发气管狭窄或痉挛,患者会出现咳嗽、喘息,胸闷、气短症状加重,引起过敏性哮喘的急性发作。此类过敏性哮喘也常伴随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湿疹或皮炎等。

误区三:担心副作用大,不愿遵医嘱用激素

解读 “患者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建议自行减少药物剂量。”解放軍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副主任医师郭英华表示,《哮喘防治指南》明确指出,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哮喘治疗的基本药物。目前临床上开具的激素类药物多为吸入类,激素剂量较低,主要对口腔或咽喉有一定的副作用,用药后漱口可避免这一副作用。

误区四:患了哮喘,就得告别运动

解读 郭英华说,确实有部分患者得了运动性哮喘,运动可作为一种单独的诱发因素,但一般指剧烈运动后导致呼吸困难加重。多数哮喘患者如果接受规范治疗、注意避免环境刺激因素,可以做到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也不妨碍参加一般的体育运动。

猜你喜欢
医学中心气短危重症
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ICU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危重症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实施效果观察
揭开气短背后的玄机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ICU危重症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观察
JMC:创新机制,联动招商合力助“西兴”
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衰(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效果探讨
解决歌唱表演中呼吸“气短”问题的措施
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在华医疗绿色通道开通
全程护理在112例ICU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