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丽 张管耀 陆定忠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很多行业联合发展的情况,实现了资源的节约及多个行业的共赢。当前的稻田养鱼模式,是将水稻栽培与鱼的养殖相结合,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养殖人员经济收益,还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所以,当前对稻田养鱼模式进行详细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分析了当前稻田养鱼模式的优势,详细阐述了稻田养鱼模式下的水稻栽培技术。
关键词 稻田养鱼;水稻栽培;技术优势
中图分类号:S964.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1.024
稻鱼综合种养的主要理论依据是稻鱼共生理论,以人工的方式为稻鱼共生创造合适的环境,充分促使鱼类及水稻互利共生。该种养模式不仅能够降低水稻的病虫害发生率,而且减少了水稻种植中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达到了有效控制农业污染的目的。在实际的稻田养鱼模式下,完善水稻栽培技术,在有效提升水稻以及鱼类质量的同时,增强了水稻种植的综合经济效益。
1 稻田养鱼模式的优势
1.1 促进水稻增产
稻田养鱼模式高效地实现了资源循环,是当前内涵式资源循环利用的典范,在一定水稻种植范围内增加了渔业产量。在这期间,不需要占用额外耕地,同时在鱼类所处稻田,有害虫草的数量有所减少,鱼类产出的排泄物成为该区域水稻生长的主要肥料,为该区域水稻提供了其所需营养物质。除此之外,鱼类的游动,可以起到对土壤的疏松作用,为水稻生长提供基础,进而实现水稻增产。
1.2 增加水產品供应量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社会日益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其对日常饮食的需求也逐渐增多,对食材的要求也呈现增多趋势。在稻田养鱼模式下的鱼类具有健康的生活环境,受到不少消费者的追捧。除此之外,对于很多相对比较偏远、鱼类比较缺乏的地区,稻田养鱼模式为其鱼类养殖提供了充分条件,对其鱼类供应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3]。
1.3 为农户带来切实利益
与传统水稻种植及鱼类养殖相比,稻田养鱼模式为农户带来了较多的实惠,不仅节约了劳动力以及日常开支,还实现了鱼类养殖、水稻种植双赢。所以,积极推广稻田养鱼,是当前提升农户经济效益的较为稳定的途径。
2 稻田养鱼模式下的水稻栽培技术
2.1 稻田选择
稻田养鱼模式中,选择合理的稻田是保障水稻产量的基础。在实际的稻田养鱼模式发展过程中,稻田需要具有以下3个条件。1)充足的水源。稻田内水量应保持稳定深度,以保持水稻和鱼类具有健康、稳定的生长环境。2)较好的水质及清新的环境。防止由于环境问题导致水出现污染,影响鱼类和水稻的正常生长。3)结构合理的沟渠,确保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能够进行顺畅的排水、放水。另外,需要该区域具有较深的耕作层,最大程度避免出现漏水、田埂倒塌等情况。
在稻田养鱼模式下,还应对稻田进行以下处理。1)在春耕以前,需要对养鱼稻田的四周进行加固处理,开挖鱼沟和鱼坑。鱼沟应环田,具体可以在稻田周围田埂的80~100 cm处开挖。2)中心鱼沟的选择,可以按照实际的田块面积,选择开挖“十”字型鱼沟或是“井”字型鱼沟。通常鱼沟的深度为30 cm,宽度一般在40 cm。3)为了给鱼类提供优质的栖息环境,应在稻田角落或者稻田中心开挖鱼坑。鱼坑的具体深度可以为1 m,面积为3~5 m2。
在保证鱼类健康生长的同时,提升水稻的生长速度。
2.2 种子处理
在稻田养鱼模式下,水稻栽培环节,在合理选择稻田后,应对水稻种子进行处理。1)选择合理的种子。在实际的水稻种子种类选择中,应注意水稻的耐肥性、抗倒伏能力及抗逆性。在稻田中会有很多鱼类,所以要求水稻具有粗壮的茎秆。2)种子浸泡和消毒。在播种之前,需要适当翻晒种子,然后按照实际的播种需求,准备种子用量。在翻晒结束后,对种子消毒,采取的是浸种消毒的方法,时间应控制在6~8 h。在浸泡过程中,应按照该种类水稻生长及实际种植的需求在水中加入药剂,以使其尽快达到播种要求。在浸泡结束后,应将种子沥干,在保温保湿的环境中,对种子催芽,当种子达到露白状态都后即可播种。
2.3 规范播种
在稻田养鱼模式下,规范化种植及科学化灌溉对水稻秧苗的稀疏要求比较特殊,过疏或过密均会对水稻生长产生消极影响。此时,传统的手工插秧的优势非常明显,虽然其效率不高,但通过手工插秧,能够保持秧苗间具有合适的间距以及密度,在提升稻穗结实率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4 高效施肥
在稻田养鱼模式中,开展水稻施肥时,应注意保证鱼类安全。所施肥料应既能够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又能促进鱼类的生长。在这种前提条件下,实际的施肥过程中,应注意肥料种类及施肥剂量的科学性,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与此同时,基肥的施加也非常关键,应在育苗放养之前5~7 d添加基肥,在整个稻田的施肥含量中,基肥主要包括粪肥、绿肥等,应占到约为70%的比例。在追肥过程中,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不可一次性施肥过多,否则不仅容易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而且会对鱼类造成伤害。所以,对含有化学元素的肥料,如尿素、钙、镁、磷肥等的施加应严格按照实际的标准进行添加。与此同时,在稻田养鱼模式下,尽量不要施加碳酸氢铵、氯化铵等氨肥。在实际的追肥过程中,应注意稻田水位的控制,通常可以在5~7 cm,应采取分别施肥的方法,先对半边稻田施肥,第二天再对另外半边施肥。一般情况下,完成插秧后的水位是
6~8 cm,中期会达到15~16 cm,晚期则是10 cm左右。除此之外,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应当加盖1.0~1.5 cm
土层,见绿时通风炼苗,当秧苗处于一叶一心到两叶之间的状态时,及时去除保鲜膜。通过科学合理的秧苗施肥处理,最大程度完善水稻种植,进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2.5 病虫害防治
在稻田养鱼影响下,面对水稻的病虫害,应以预防为核心,选择的农药应尽量高效、低毒。在喷洒过后,不能有过多农药留在水稻上以稻田中,这就要求农药本身具有快速分解的特点,以防止其对水稻和鱼类造成影响。在农药选择过程,可以选择的农药状态有水剂或油剂,可以选择的喷洒方式为喷雾式,防止农药进入稻田后,造成水质污染。与此同时,为防止病毒以及害虫产生抗药性,应对农药的种类进行定期更换。在实际的农药喷洒过程中,应注意农药的剂量和浓度,避免农药剂量过大、浓度过重导致中毒。另外,喷洒农药最好选择晴朗的天气,在14:00左右喷洒,能增强其实际效果。在喷洒时需要注意,只能将农药喷洒于水稻叶片上,禁止喷洒雨水中。若農户所选药剂为粉剂,应在早上露水干前进行喷洒,以避免其落入水中,造成污染,威胁鱼类生命安全。所以,不能选择雷雨天气喷洒农药。
2.6 水稻收获
水稻属于季节性农作物,其生长周期较短,但鱼类养殖所需时间较长,针对这种时间差异,在稻田养鱼模式中,当水稻已经成熟时,应提升对鱼类养殖的关注程度。在开始收割水稻前,将鱼类赶入主鱼沟,防止出现溜鱼、漏鱼等情况,也是对鱼类生长、生活环境的有效保护。另外,在割水稻的方式选择上,应尽量选择人工割谷的方法,将此过程可能对鱼类养殖造成的伤害减到最低。当水稻收割结束后,鱼类存量还有很多时,需要对稻田继续灌水,为鱼类正常生长提供环境基础[4-5]。
3 结语
稻田养鱼不仅能够全面提升农户经济收入,还实现了水稻种植业与鱼类养殖的共同发展,在节约资源的同时提升了经济效益。但在稻田养鱼模式的实际实行过程中,对水稻栽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在我国农村水稻种植产业化和集约化发展的大环境当中,稻田养鱼模式已成为当前主流养殖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对稻田养鱼模式下的水稻栽培技术进行详细研究,为全面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助力。
参考文献:
[1] 陈铭.丘陵区稻田养鱼模式下水稻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1):215-216.
[2] 孙莉莉.稻田养鱼模式下水稻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38(23):121-122.
[3] 唐仕姗,王海鹏.浅谈四川丘陵区稻田养鱼模式下水稻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业与技术,2018,38(12):101-102.
[4] 刘贵斌.垄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产量及农田环境的影响[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8.
[5] 韩光煜,李孝熙,张杰.稻田养鱼对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控及效益分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8(07):10-11.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