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黄南州尖扎县马克唐村为例,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分析研究了在不同社会因素影响下村民的语言使用情况,探究村民的语言态度,从而了解当地的语言生活现状,为推广普及普通话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黄南州;马克唐村;语言生活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速度在不断加快,语言应用始终处于动态变化,有的语言逐渐弱化,有的语言濒临消亡。我们语言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为语言使用提供相应方案,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维护语言的生态环境,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响应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国家大力推广普及普通话为基本原则,同时保护和传承民族语言、方言及蕴涵的文化,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语言和谐发展。
一、马克唐村村民语言生活调查及数据分析
马克唐村位于马克唐镇政府驻地,辖区面积0.63平方公里,全村有153户591人,其中:农村户口108户325人,城镇户口45户266人,主要以藏族居民为主。全村以房屋出租、餐饮住宿服务、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收入。2015年,该村纳入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村范畴,并响应国家政策,精准扶贫帮助贫困户脱贫。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与分层次访谈的方式,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使用普通话、汉语方言、民族语言的熟悉程度,对不同语言的认同及使用态度等。虽然村民都是藏族,但马克唐村的多数采访对象汉语水平较好,大部分被调查者都是自行完成问卷的,年龄较长的被调查者的问卷是由笔者根据被调查者的自述完成,遇到汉语水平低的调查对象,就由他人翻译,笔者做记录,相对来说此地的调查较为顺畅。
(一)数据统计
被调查人数共为32人。被调查者年龄不等,其中:藏族30人,其他民族2人。女性18人,男性14人,低学历者多于高学历者,职业身份也以农民为主,学生、教师、公务员较少。
(二)语言使用情况
马克唐村位于县城边缘,该村藏族居多,还有汉族、回族、撒拉族等民族,生活在这样一个民族大聚居、小聚居的多民族地区,藏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与其他民族进行交流沟通,因此,当地的藏族村民在与人交流交际的过程中自然习得了藏语、普通话、青海汉语方言等。
调查发现,双语习得者较多,主要为普通话和藏语,他们的藏语水平高于普通话水平,普通话的学习途径主要通过学校学习和外出打工习得。单语习得者主要是没上过学的小孩及年龄较大的老人,因为没有接触其他语言的大环境,只会讲藏语。
被访谈者的语言掌握程度在听和说方面呈不同状态。藏族同胞在藏语的听说能力方面表现得较强,在普通话和汉语方言的听说能力方面表现较弱,层次不一。其中,有两个村民在讲青海汉语方言、撒拉语的基础上也会一些藏语。
村民家庭语言选择特点主要有:第一,被调查者中长辈使用的家庭语言较单一,藏族村民在家中主要使用藏语交流;第二,部分被调查者家庭成员间会使用“普通话和藏语”双语或者青海汉语方言交流。
当地村民在公共场所使用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率达56.25%,“普通话和藏语”双语使用者占6.25%,“青海汉语方言与普通话”双语者占18.75%,普通话单语使用者占9.4%,青海省汉语方言单语使用者占6.25%。30名藏族村民中,3人因职业等因素多使用普通话,18人使用藏语单语,1人使用青海汉语方言单语,2人使用“藏语和普通话”双语, 6人使用“青海汉语方言和藏语”双语。另外,1名回族村民使用“青海汉语方言和藏语”双语,1名撒拉族村民在使用青海汉语方言单语。
根据调查,我们了解到只会使用藏语不会使用普通话的村民不在少数,尤其是老年人。一位63岁的老奶奶,完全听不懂也不会说普通话,只会讲藏语。也有个别老年人会一些青海汉语方言,只是掌握的水平一般,接触的词汇有限,发音有明显混合口音。老人学说普通话的渠道主要是通过家里上学的孩子习得,孩子们获取普通话学习的途径主要是在学校学习。学校以双语教学为主,基本是藏族老师,他们虽会使用普通话,但普通话水平一般。调查中,年纪较大的村民很少能够听懂和使用普通话,但他们对使用普通话都持积极态度。
综上数据表明,家人影响是学习藏语的主要途径,学校教育、外出打工是学习普通话的主要途径,社会交往是学习青海汉语方言的主要途径。其中,我们采访了一位村民,男,藏族,从小学习的是藏语,他表示因为环境的影响再加之平时经常看电视节目,汉语水平甚至高于藏语水平。一位大二的学生,女,藏族,因受过高等教育,用普通话交流完全没有问题,能够熟练地使用藏语和普通话。一位中年村干部,男,藏族,会讲青海汉语方言,能够听、说普通话,藏语使用却并不是很熟练。据村干部解释说,由于该村民早年出外打工,失去了讲藏语的语言环境,再加上普通话的普及,使他的藏语听说能力远远不如本地土生土长的藏族人。该村的个别中年男性因承担教师职业,以及很多孩子因为家庭和学校环境的影响,都不同程度掌握了双语甚至三语。因为学校的实践教育,家中孩子的普通话发音要比大人好一些。另外,村里上普通中学的孩子越来越多,普通话推广普及的情况越来越乐观。
语言态度体现的是使用该语言的人们对语言的认同,马克唐村村民的语言态度影响着他们的语言选择和语言使用。根据调查,从普通话作用选择以及认为哪种语言重要方面可了解村民虽能意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但对自己的民族语言抱有一定的认同情感。
二、马克唐村语言使用现状分析及推广普通话的想法
(一)语言使用现状分析
根据调查,可以了解到:不同交际场合、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社会职业等因素对语言的使用有直接影响,也会使人持有不同的语言态度。
调查后认为该村语言使用现状如下:
第一,作为语言学习的关键一站,并未从当地学校感受到对普通话推广普及的力度。被调查者小学生说老师上语文课并不是完全用普通话进行授课,会不时地穿插藏语或青海汉语方言。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孩子们对普通话和藏语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没有丝毫认识,甚至有小朋友认为它们是“矛盾”关系,认为如果学习普通话就不能學习其他语言。
第二,村民的语言环境单一,语言认同是在比较封闭的环境下形成的。大多数人没有正式学习普通话或者藏语的平台,也没有经常能够使用普通话的场合,出现学习母语不太系统、学习普通话也只是凤毛麟角的现象,更不用说应用哪种语言了,大多数人使用母语或者其他语言只会进行简单的生活交流,想通过语言的工具性与社会性进行工作或者其他途径交流几乎没有可能。
第三,有些村民表示他们说藏语很亲切,认为他们年龄较大,学习能力差,没有能力学习普通话,而且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交流中,使用频率低,也就没有意识学习普通话。当然,我们认为母语是文化的载体,村民应该亲近自己的母语,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但同样重要的是每一个公民对社会的发展都应该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度,在尊重民族信仰的同时,也要配合社会发展、了解社会需求、服从社会规则。
总之,马克唐村村民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在响应国家方针政策的情况下,对学习普通话呈积极态度。他们深刻感受到语言交流的阻碍对事物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虽然多数村民不曾使用普通话,但他们对普通话的作用是十分认可的,希望后代能够学习普通话,也能学习藏语,甚至学习更多其他语言。那些不具备讲普通话环境的村民,认为自己也愿意通过电视、手机等学习普通话。
(二)推普想法
在国家大力推广普及普通话的趋势下,我们应该了解,在如何更好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让多种语言齐头并进、良性发展,这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探讨的话题。如何让极少数只想学习藏族语言、藏族文化的村民明白语言的工具性、社会性,理解普通话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血脉相连的关系,以及共同发展的本质关系,应该成为关注的重点。
因此,对该地区推普工作提出以下几方面想法:
1.加强农村学校的推普工作,把普通话教育作为一项课程看待,增强其教育功能。学校是普通话推广的中坚力量,学校要积极推广普通话,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读说习惯。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学生数量远多于城市学生,所以农村学校教育在推广普通话中作用重大。学校对普通话推广的重视程度,影响着推普的起步工作,当然,相应学校推普师资力量建设的加强,也将会成为推普工作的重要课题。
2.响应国家号召,加强推广普及普通话力度。要充分发挥机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对推普工作的作用,理清普通话与少数民族语言、方言之间的关系,加大投入人力财力等,为普通话推广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政府部门应出台政策,积极推广使用普通话,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规章制度和人力推动营造使用普通话的良好氛围,鼓励人们在一些场合使用普通话,保证它的使用频率,努力形成普通话交流氛围。
3.正确处理推广普通话和民族语言发展的关系。多数村民不了解普通话和民族语言的实质关系,他们认为两者只能择其一,但事实上,它们是共存的。要做好推广普通话的宣传工作,让人们意识到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意识到普通话是和其他语言是共同发展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八条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语言的传承与保护格外重要,这在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以及各民族语言文字的长期并存、共同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语言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联系各民族交流发展的纽带。语言多样性的特点,正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多元的社会发展需要,这是特殊的资源。语言生活的变化将会对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家庭功能和人际关系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语言服务视阈下黄河上游黄南地区语言生活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8BYY06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远新.语言田野调查实录[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
[2]丁石庆.达斡尔语言与社会文化[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3]陈原.社会语言学[M].学林出版社,1983.
[4]周庆生.语言和谐思想刍议[J].语言文字应用,2005,3.
[5]戴庆厦.语言调查教程[M].商务图书馆学,2013.
[6]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编.中国语言生活报告,2020,5.
(作者简介:孔祥馥,女,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人,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語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