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玉乾
日前,四川省成都市第四十九中学生坠亡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探究该学生的死因时,多方认定其是因感情受挫而轻生。近年来,这类中小学生因心理问题而轻生的事件时有发生。
2021年4月11日,江西省新余市一名11岁的小学生因寒假作业没做完,在开学当天跳楼,抢救9天后去世。对于这样的事件,我们在心痛的同时,也应该引起反思。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中小学生虽未直接付诸轻生行动,但他们的心理状况却同样令人担忧。5月14日,湖南长沙一名14岁的初中女学生成绩出现下滑后,情绪发生很大变化,其不再同家人做任何沟通交流。送医就诊后被确诊为重度抑郁。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邱昌建教授介绍,近几年,不管是综合医院,还是精神专科医院,乃至一些儿科医院,都发现了一些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卫生问题,主要表现在:就诊住院的人数越来越多。类似的报道告诉人们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当今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凸显,心理素质令人担忧。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突出地表现为抗挫折能力差、情绪调适力弱。不管是焦虑、抑郁,还是更严重的轻生自杀,都根源于抗压能力低、抗挫折能力差,而这与长期以来家长和学校挫折教育开展不足有很大关系。为了促进儿童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挫折教育,把挫折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必修课,并贯彻始终,落到实处。
任何人在其一生中都不可能不遇到挫折。人们常说的“成长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指的就是这个意思。人只有在不断地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一定意义上,不能战胜挫折就不能实现真正的成长。人战胜挫折的能力或者说挫折承受力是需要培养、锻炼的,而培养和锻炼人的挫折承受力的活动就是挫折教育。
人们常说的挫折,从哲学上加以分析,其含义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挫折指的是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由于受到相关事物或因素的阻碍而未能实现其目的的客观结果。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那些阻碍了人们达成目标或实现目的的事物或因素本身并不是挫折,只有这些事物或因素实际造成了人们的活动目的未能实现的结果时,才会实际形成挫折。比如,一名中学生想取得好的高考成绩,却因过度紧张而发挥失常,没有取得自己所期望的成绩。严格地说,这里造成学生高考失常的过度紧张并不是挫折,而只有过度紧张所导致的高考失常的客观结果或事实,才构成该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次挫折。学生所难以接受的不是紧张本身,而是因紧张造成的高考失利的结果。不过,国内也有学者把对人们的有动机、有目的的活动造成内外障碍或干扰的情境状态或条件也看作是挫折。挫折另一方面的含义是,人们在遭遇活动目的因受到阻碍而未能实现的结果时所产生的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失望、痛苦、沮丧不安,甚至绝望等。心理学上的挫折主要指的是第二方面。
人的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动机驱动下发生的,内在的动机必然要形成行动的目标,并希望经过努力达到目标。如果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碰到了困难,遇到了障碍,造成了目标难以达成的结果,并使得行为主体产生了负面的心理反应,就意味着产生了挫折。遭受严重挫折后,行为活动主体往往会在情绪上表现出抑郁、消极、愤懑等;在生理上,会表现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同时还会伴随胃酸分泌减少、溃疡、胃穿孔等。
没有人希望自己有挫折,但挫折又在所难免。那么,为了儿童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唯一能做、也必须做的就是,对他们开展科学、有效的挫折教育。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文件。这些文件都强调,要增强学生调控心理、应对挫折、适应环境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实际上,这就是要求广大中小学开展好挫折教育。没有常态化的、科学有效的挫折教育,要想实现“增强学生调控心理、应对挫折、适应环境能力”的目的,是十分困难的。
人们通常所说的挫折教育,指的是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有意遭受挫折,以便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并不断适应各种挫折,进而使受教育者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和增强挫折承受力。这种挫折教育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人为地设计或制造一些挫折,从而让受教育者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适应挫折,提高实际生活和学习能力。例如:在考试中有意出一些比较难的题目让学生去做,使其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绞尽脑汁却难以求出正确答案,从而人为地遭受挫折。学生在遭受挫折的同时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也逐渐意识到,即使是学习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其挫折承受力也会随之有所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是非常重视挫折教育的。日本的挫折教育主要有3种:一是耐寒教育。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要求他们穿短裤或者短裙上学,即使是寒风凛冽的冬天也不例外。许多到日本旅游或考察的人看到这种情形,忍不住会心疼那些孩子,而日本的家长们却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为了锻炼孩子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强健的体魄。二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日本,每周都会安排固定的时间让中小学生清洗他们的个人物品,以及做其他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要求非常严格。三是独自上下学。在日本,孩子一入小学,就被要求独自上下学。
对于日本的挫折教育特别是耐寒教育,我国的教师和家长存在很多争议,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实上,即使国内一些学校的挫折教育方法也并未取得广泛共识。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不同意或反对某种具体的挫折教育方法而否定了挫折教育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挫折教育如果仅限于人为设计或制造挫折来实现提高儿童青少年学生抗挫能力的目的,的确很容易流于形式,也容易产生负面效应。国内一些民间教育机构打着“挫折教育”旗号开展各种训练营,其教育效果是令人怀疑的。在实际生活中,任何挫折对受挫者来说都是一种意外,一种不愿意接受、甚至难以接受的意外。因此,挫折应该是受挫者在没有准备的状态下,出乎意料地遇到的各種人生困难和阻碍。挫折是自然发生的“意外”,挫折教育也应该尽可能自然地利用各种学生实际遇到的挫折来及时地对其展开。
由于人为的设计或制造各种挫折来提高儿童青少年抗挫能力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争议,所以,笔者认为,不能把这种方法看作是挫折教育的全部,而应该把所有有意识地帮助儿童青少年正确认识挫折、适应挫折、战胜挫折,从而提高挫折承受力的活动和过程都看作是挫折教育。这是一种广义的挫折教育,应该也是更容易被接受和实施的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人生成长的必修课,也应该是学校和家庭的必修课。一个“输不起”的学生是难以赢得人生成功的喜悦和快乐的。心理学研究发现,面对挫折,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就是抗挫力的高低。抗挫力强,就能够增强个人的生命力和生活能力,提升其直面困境和挑战困难的勇气与智慧。早在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部主任萨托拉斯就提出了3条精神健康标准,其中一条就是:“能够经受生活的挫折,及时地调适自己的情绪,不仅适应环境,而且能有效地改造环境。”挫折承受能力的大小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同时,也反映了其获取学业和事业成功的能力。许多人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因害怕挫折、遭受挫折时不能很好地排解和调适造成的。通过挫折教育,增强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是让学生获得对挫折的良好适应和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另外,培养学生挫折承受力对促进其心理健康有很大的意义。2020年11月25日,教育部在答复人大代表“关于建立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精准识别机制的建议”时表示,教育部高度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其作为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这里所说的“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实际上就包含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提到的“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教育。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河南省等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都先后出台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并且都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必修课。这些被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的心理健康教育,无一例外地将情绪调适、提高学生挫折承受力作为重要内容。这就意味着挫折教育已经在事实上被纳入了中小学的必修课。那么,在政府特别强调学校与家庭要加强合作,协同育人的当今时代,家庭教育也理所当然地要将挫折教育纳入其必修课。挫折教育必须由学校、家庭及社会共同努力,协同开展,方能取得实际成效。
许多心理学工作者,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在谈到当今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并似乎愈演愈烈的心理问题时,几乎都强调了挫折教育的重要性。海南省的一位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在对多位向其寻求帮助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发现,这些学生发生心理问题的原因都与无力应对挫折有关。湖南省长沙市的一位从事了25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副校长在接受记者关于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采访时,专门谈到了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在1960年设计的一个关于“延迟满足”的著名实验——糖果定律。“延迟满足”正是心理学家在对婴幼儿以及中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常用方法。
挫折教育之所以近年来没有被学校和家长强调和突出,大概与一度流行的赏识教育以及社会上过度强调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有密切的关系。事实上,中小学生抗挫力差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恰恰在于家庭和學校的过度保护,导致一些孩子抗挫经验缺失。在孩子的生活中,父母的过度包办和溺爱,让他们成为了“温室里的花朵”,心理很脆弱。同时,一些学校在其教育教学活动中,也不敢放开手脚严格管理,生怕学生发生极端事件,这无疑也在无形中使学生们失去了自然经历挫折的机会,导致其抗挫经验十分匮乏。于是,当需要独自应对挫折时,不少学生常常束手无策。为此,建议中小学以及广大家长在开展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时,多聚焦于挫折教育,这样会更易于操作和取得实际效果。
总之,学校和家庭到了需重视挫折教育的时候了,家校合力,一定能使青少年更坚韧、更健康、更茁壮地成长。
(作者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编辑 吴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