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雷,李 瑛,姜宝良,刘学燕(山东大学图书馆)
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教育部、财政部和发改委于2017年9月联合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42所[1-2]。随后,入围高校相继发布《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就学校未来的建设目标和内容进行了审视、规划和布局,确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擘画了学校未来的发展蓝图。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国内学者在“双一流”建设中关于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科研服务、信息资源建设、组织机构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本研究在对42所高校《方案》研读的基础上,分析“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图书馆的定位,总结首个“双一流”建设周期中图书馆的服务路径,以期为下一轮建设提供参考。
本文对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发布的《方案》文本内容进行研究。42所高校中,既有综合性大学,也包括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理工类院校,代表性较强。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中的词频分析法。内容分析是基于定性的定量研究,通过对信息内容的分析,将大量信息特征有序、量化地表示出来,既包括显性信息内容,也包括潜在的或隐含的信息内容[3]。词频分析法是指深入挖掘信息的词语及词句的频率,找出联系和规律,探讨信息的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
将42所高校发布的《方案》逐一分析,发现部分高校在《方案》中对图书馆的任务、作用、及发展进行了明确的规划和描述,虽然有些未直接提及图书馆,但提到了与图书馆密切相关的信息化建设、文化育人等内容。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图书馆在高校发展中的定位,本研究以《方案》中是否直接提到“图书馆”“图书资料”“文献资源”等词语为依据,将《方案》分为直接描述和间接描述两类,其中25所高校的《方案》对图书馆进行了直接描述。
描述篇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图书馆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的地位(见表1)。各高校的《方案》对图书馆的描述篇幅不尽相同,最详细的是北京大学(≥300字),其次是复旦大学和中山大学(200-300字);上海交通大学等7所高校的描述篇幅在100-200字;其余高校不足100字。
表1 25所高校发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对图书馆的描述篇幅
笔者对《方案》中直接描述图书馆的内容进行关键词分析以及主题划分,其中出现频次高的关键词可反映出图书馆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其中,“图书馆”“文献”“文化”三个关键词频次显著高于其它词汇(见表2)。由此可见,文献资源保障和文化体系建设是高校赋予图书馆的责任和使命。
表2《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中直接描述图书馆内容的词频分布
(1)图书馆模块。该主题包含图书馆、学术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真人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等内容。“智慧图书馆”这一新概念出现在四川大学的《方案》中,该方案提出“引领知识服务和创新服务的智慧图书馆”[4]。结合复旦大学等高校发布《方案》中所提出的“智慧校园”概念,图书馆在“双一流”的建设中,应依托学校创建智慧校园的背景,借助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驱动多形态服务、多角度思维、多载体资源,促使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和价值得到有效拓展,着力实现智慧化。
(2)文献模块。该主题涵盖文献、文献资源、信息资源、数据库、特色资源等内容。11所高校的《方案》中提到文献资源建设,且有8所高校将其作为图书馆建设的第一要素,由此可见,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是图书馆最基础的功能建设。
(3)图书资料模块。该主题涉及图书情报和图书资料两大内容。前者出现在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图书情报为本校优势学科的《方案》中,提出要提升图书情报学科的建设水平和学术创新能力,图书馆可在这类学科建设中获得长足发展;后者出现在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新疆大学等高校的《方案》中,提出要加强图书资料技术支撑人才队伍建设。
(4)文化模块。该主题包括文化、书香校园等内容。在各高校的《方案》中,与“文化”相关的描述大量出现,而在与图书馆相关内容的介绍中,“文化”一词被多次提到。11所高校的《方案》提到图书馆文化服务建设,可见文化传承创新是图书馆最基本的职能之一。
此外,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方案》中还提到建设机构知识库以实现学校各类知识资源集中处理和开放共享,并由此提升研究者和机构学术成果可见度,推动学术成果自由传播[5-6]。
综上所述,单纯论述图书馆的篇幅在高校的《方案》中占比较少,描述最多的不足400字,有的甚至一笔带过,从侧面反映出图书馆在高校发展中的地位通常只是作为文献保障和文化建设中心。《方案》中对图书馆的描述内容集中在文献资源保障、文化服务实践、人才队伍提升、空间布局改善四个维度,不同高校侧重点各有不同。
(1)以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完善为宗旨,学科化、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为抓手,建设多层次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机制。①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建设并举。如,中山大学明确提出图书馆纸质资源总量达到1,000万册(件)、数字资源保持领先地位的目标[7]。②推进特色资源建设。中央民族大学结合自身特色,开展少数民族文字古籍、著作、论文的数字化建设[8]。③扩充教学资源、更新服务平台。如,上海交通大学首创“智慧泛在课堂”,图书馆主动为选课学生推送课程对应的电子教参资源,提供个性化定制的教参资料[6]。④推动资源共享,扩大开放范围。如,南开大学建设全校共享书目数据库,北京大学增强与国内外文献机构和资源共享联盟的合作[9]。
(2)构建文化育人体系,深化文化服务实践。①进一步加强图书馆文化传承职能。如,山东大学推进“尼山学堂+图书馆”模式,同济大学建设“闻学堂”,上海交通大学将钱学森图书馆、李政道图书馆建设成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基地[10-11]。②实施书香校园工程。如,南京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设“书香校园”工程,以推动优良学风建设[12-13]。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服务能力。如,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提出要加强图书资料等技术支撑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工匠”精神、掌握关键技术、规模合理、结构优化、敬业奉献的高水平支撑服务队伍。
(4)改善空间布局,提升读者体验。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郑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加强图书馆环境建设,进一步满足读者多方位的使用需求。
笔者通过研读各《方案》,总结出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主要围绕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文化引领、社会服务、国际影响等方面,这也是图书馆转型发展应着力瞄准的方向。《方案》在队伍建设、文化引领两方面虽然涉及图书馆,但并未给出明确的发展路径;在助力支撑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影响四方面也鲜有提及图书馆。由此可知,作为文献信息收集、加工、存储、传递等服务的提供者,图书馆在高校发展中仍旧起着基础性支撑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双一流”建设的要求,必须紧跟高校建设步伐,借助新技术、新手段,提升软实力,促进智慧化建设,探寻特色发展之路。
(1)建设教学参考资源,融入本科教学。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全国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了大规模的在线教育教学活动,图书馆也深刻认识到建设全面优质的电子教参资源是支撑在线教育教学的重要支柱。建设教参资源不仅可以满足师生在线教学需求,还可以支撑未来实现教师弹性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因此,图书馆加强教材、教参、课件、阅读资料、课程导航和学科门户等课程资源的收集整合,同时加快教参系统平台建设,使其与现有各类教学管理平台无缝对接,并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进度,提供对应配套资源,以形成完整的教学生态圈[14]。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建设的教参服务平台为师生提供开设课程、教材、教参信息,在版权允许范围内开放全文阅读,还提供视频公开课和MOOC课程的导航服务以及国外知名院校教学课程信息[15]。
(2)拓展教育内容,丰富教学模式。作为信息素养培育基地,图书馆开设了丰富的信息素养课程。面对低年级本科生,以普及信息素养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标,教授图书馆网站利用、OPAC检索、数据库使用、信息检索基础知识等内容;面向高年级本科生,以培养运用专业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标,教授专业数据库使用、文献管理工具、论文写作投稿等内容[16]。开展线上信息素养教学,结合现实热点问题,将识别虚假消息纳入教学中,辅助学生提高信息检索和鉴别能力。另外,图书馆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搭建教学平台,增强教学互动,促进信息素养多元化。如,清华大学开发的“雨课堂”智慧教学辅助工具覆盖预习、课堂、课后全周期,提供即时的信息素养教学数据统计分析功能,课堂还增加弹幕、发红包等流行元素,互动方式更年轻化[17];北京大学图书馆上线的信息素养手游,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关卡题目,使读者在充满趣味性与互动性的环境中不断提高信息素养[18]。
(1)深化制度改革,实现人尽其才。人事制度改革是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根本要求,是发挥图书馆职能的必然选择,图书馆要构建学校推动与馆内发展双轮驱动的人事制度体系。①紧密围绕学校发展战略与目标,按照精简化、集约化的思路,整合岗位、调整机构,为馆员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根据学校“院为实体”的改革方向,开展机构重组,形成资源与公共服务部、学习与研究支持部、文化与特藏服务部等新架构[19]。②本着科学定岗、公平竞争、双向选择的原则,充分考虑岗位需求和馆员意愿,择优录取,激发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③重新梳理工作流程,建立健全有效的规章制度,明确岗位具体工作职责,保障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进行,使图书馆管理由“人治”转向“法治”。④细化考核标准,量化评定各岗位性质、任务、难易程度、工作强度、所需技能等,由身份管理逐步转向岗位管理,根据岗位职责履行、目标完成情况以及知识转化过程中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落实对应的薪酬绩效,实现权责利统一。
(2)抓好人才引育,优化馆员结构。年龄、性别、学历、专业、职称等是构成高校图书馆馆员结构的重要因素,也是人才梯队配置的关键指标。根据“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中各馆提交的2018年数据,图书馆事业编制人员呈缩减趋势,男性馆员数量持续走低,馆员招聘以硕士为主,博士处于稀缺状态,同时还存在图情专业偏少、复合型人才匮乏、老龄化严重、主观能动性缺失等问题[20]。因此,学校要综合考虑图书馆人力资源现状,明确岗位缺口,给予政策支持和增量保障,扩大在编人员规模,发展非在编人员队伍。图书馆需明确引进人才标准,广纳年轻的多学科、专业化硕博人才,强化老中青结合的人才梯队建设,合理搭配具有高、中、初级职称的人员,保证工作的稳定性和互补性,还要建立起不同编制人员的晋升渠道,让在编与非在编人员各司其职。
(1)推进资源建设,夯实科研基础。以有限的存储让科研人员获取无限的信息,搭建无处不在的图书馆,是图书馆发展的目标,也是构建文献信息保障体系的出发点。目前,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已颇具规模,同时结合“双一流”建设新要求进行科学规划。①以学科建设为导向,实现精准采购。重点搜集一流学科最前沿、最先进的学术文献资源,最大限度保障一流学科文献需求,提高采访针对性和使用效果,统筹兼顾其他学科,形成有主有从的文献资源结构。②以数字资源为重点,协调建设纸质资源。制定明确的数字资源馆藏政策,构建采选标准,切实提高数字资源采访质量,通过读者决策采购等方式开展纸质资源采访[21]。③通过信息门户、社交媒体深层次揭示、推介资源。④重视资源绩效评估。掌握一流学科资源的馆藏量、保障率、利用率等情况,为续订、停订、调整采购内容等提供依据,推动资源建设向以效益为中心的方向转移。⑤加强多方合作。通过图书馆联盟和馆际互借等方式,促进资源共建共享,拓展文献获取途径,扩大知识范围。
(2)加快服务转型,支撑科研创新。在“双一流”建设中,图书馆不仅要继续做好查收查引、科技查新、定题服务、学科课题咨询、投稿指导等传统服务,还要努力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①学科分析服务。结合学科特点和发展目标,为不同学科提供优质的学术评价,摸清学科发展现状,为学校制定学科发展战略、优化学科布局提供动力。如,北京大学图书馆运用科研评价文献资源和分析工具,设计分析指标体系,对学校一流学科进行了学科竞争力分析与梳理,为学科发展决策提供数据支持[22]。②知识产权服务。很多高校依托图书馆挂牌成立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旨在为学校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提供全流程服务,支撑协同发展和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3]。中心在专利查新检索、挖掘布局与规划、态势分析、定期预警、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教育、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和支撑高校科研发展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③科研数据服务。利用现有资源,对科研数据进行获取、处理和加工,满足用户科研数据需求,提高科研数据组织、管理、共享和存储能力。如,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校内其他部门推出“北京大学开放研究数据平台”,收集优质科研数据,鼓励科研数据发布、发现、再利用、再生产,培育和实现跨学科的协同创新[24]。④学术出版服务。提供学术出版服务有助于科研成果快速发布,促进学术交流。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参与建设了“北京大学期刊网”,收录整合本校各研究单位出版的中外文学术期刊、集刊和内刊,建立了数字出版、集成检索、编读互动交流平台,助力学术研究,保存科研成果[25]。
(1)创新阅读推广,培育服务品牌。数字化时代,纸本图书借阅量逐渐减少,电子阅读不断兴起,这对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在传统推广活动的基础上,优化阅读推广工作规划,深化阅读引导机制,培育阅读服务品牌,充分发挥阅读推广主力军的作用。如,北京大学图书馆通过分析学生的阅读行为,将阅读服务定位在具有主题性、系统化、多层次的“深阅读”服务,策划读者感兴趣的读书主题,邀请名家开展“北大读书讲座”活动,成为校内颇有影响力的讲座品牌[26]。
(2)挖掘传统典籍,传承优秀文化。图书馆在对典籍进行数字化保存、修复、编目和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完整展示了各馆馆藏古籍,方便读者全面阅读和深入研究。另外,考虑到传统典籍内容和载体的特殊性,图书馆开展了活字印刷体验、古籍线装书制作、拍摄与传统典籍相关的音视频和静态电影等特色活动,加大对传统典籍的推广。图书馆还依托丰富的传统典籍,搭建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如,同济大学图书馆的“闻学堂”以多维全景方式传播传统文化,采用传统古典设计形式,开展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展览活动,致力于提升读者的文化素养与综合素质[27]。
(1)面向公众开放,提供信息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四十八条明确提出:国家支持学校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28],此条款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提供了法律依据,近年来,部分高校图书馆尝试向社会读者开放。如,深圳大学城图书馆面向深圳市民开放,不仅提供借阅、文献传递等基础服务,还提供专利检索、专题情报调研、定题情报推送、竞争情报咨询及用户信息素质教育等信息服务[29]。
(2)参与智库建设,赋能政企发展。智库服务是提升高校图书馆决策咨询服务水平的重要突破口。图书馆积极尝试参与国家、区域、学校层面的智库建设,开展知识挖掘和情报分析,深入支持规划、评价、管理和分析,为政府、企业智库研究提供支撑,凸显自身的智库服务能力。如,浙江大学图书馆成立信息资源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与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合力打造咨询研究知识服务系统,把握全球智库发展态势,对接中国工程院在高端智库建设中的战略决策需求,将参与咨询研究知识服务系统的研究和建设作为切入点,开展全球智库排行评价研究[30]。
(1)树立国际视野,升级服务内容。在高校国际化进程中,图书馆从全局角度深入思考国际化服务的内涵和外延。①面向职能部门,提供科研成果评估、人才引进、学科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数据支撑与决策支持。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围绕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十三五”学科规划、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人才引进等工作完成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分析报告,为学校提供决策参考[31]。②面向教师,提供学科最新的国际研究成果及学术动态、国外专题文献、科研信息快报、课题合作者背景信息、学术交流活动讯息等服务。如,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根据国家战略规划、全球竞争态势等方面开展医工交叉领域研究前沿分析、识别和验证,为研究者提供参考[32]。③面向学生,提供语言学习空间、语言交流课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等服务。如,同济大学德文图书馆通过图书、访谈、音响、影视、展览等主题活动,创造以德国文化为特色的国际文化交流空间[33]。
(2)加强国际合作,扩大国际影响。国际化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信息、知识、文化的跨国界交流及共享中提高自身国际影响力。①业务标准与国际接轨。国际图联的《学校图书馆指南》旨在帮助全球学校图书馆为师生提供优质的项目和服务,图书馆应采用该类国际标准,助推图书馆服务向规范化、统一化方向发展[34]。②加快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可以通过全球招聘馆员吸纳海外优秀人才、选派馆员赴海外交流学习、邀请海外图书馆专家开设讲座等形式进行人才队伍建设。③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深化与欧美地区、周边国家高校图书馆的联络,可以通过共同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馆间互访、互聘馆员、文献交换等合作项目,提升各馆馆员的业务能力与科研水平。④努力提升国际影响力。高校图书馆应通过国际交流,共享世界知识与信息,积极向全球传播、宣传本馆特色服务,提升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