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舒雅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见且比较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气流受限,并因而使得患者出现一系列相关病症,如咳嗽、胸闷、呼吸困难、气短等[1]。患者的气流受限属于不可逆的,并且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患者的病情会呈现出逐渐进展的情况,患者的肺功能也会逐渐受损。近年来,受到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人数不断增多[2]。此类疾病具有比较长的病程,慢性进展,要想更好地控制病情,使疾病对患者肺部的损伤程度得到缓解,需要接受长期规范的治疗[3,4]。本研究主要分析探讨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以及效果。
本次研究的时间范围为2020 年4 月至2021 年4 月,研究对象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选择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100 例,根据患者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进行分组,详情如下:(1)研究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共有患者50 例,其中男性患者人数共有27 例,女性总计23 例,年龄最大75 岁,最小44 岁,均值为(60.13±5.98)岁;患病时间最长为8 年,最短为2 年,均值为(4.93±1.12)年。(2)对照组(传统西医治疗)共有患者50 例,其中男性患者人数共有28 例,女性总计22 例,患者年龄介于42-77 岁,均值为(59.88±6.47)岁;患病时间介于2-9 年,均值为(5.26±1.07)年。对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各项一般资料实施对比分析,均显示P>0.05,符合研究要求。所有患者对于治疗用药均没有禁忌证,且具有比较好的治疗配合度。本研究患者均签署同意书,同时报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该组患者按照常规西医治疗措施开展治疗,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给患者使用如下用药方案:盐酸氨溴索30ml+5%葡萄糖溶液250ml,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每天用药2 次,持续进行为期2 周的治疗。
1.2.2 研究组治疗方法
该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其中西医疗法与对照组相同,中医治疗方法如下:中药方剂主方组成包括茯苓15g,法半夏12g,苏子15g,菜菔子9g,陈皮9g,白芥子6g,甘草6g。在以上基础上随症加减,如果患者的脾虚严重,则在方剂中加白术15g,黄芪15g,党参15g;若患者痰多,则加入15g 桔梗和15g 全瓜蒌;若患者存在夹淤证,则在方剂中加入红花10g,桃仁10g,地龙10g,丹参10g。将相应的药物加水煎制之后,取药汁服用,每天1 剂,药汁一次煎出后,分成早晚2 次温服。治疗时间与对照组相同。
对比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以及接受治疗前后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水平。其中疗效采取如下评定标准[5]:患者的各项主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进行相关检查显示各项临床指标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认定为治疗显效;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各项指标比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认定为临床好转;若各项症状、指标均无明显好转,代表治疗无效。肺功能指标包括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比(FEV1%)。
研究数据统计学处理工具使用SPSS18.0 软件,其中计量资料表现形式为(),检验方式为t检验,计数资料表现形式为(%),检验方式为χ2检验,P<0.05 代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统计,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6.0%,显著比对照组76.0%的疗效更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接受本次研究之前,两组患者在肺功能指标水平方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组间对比均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研究组的指标改善效果更优,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
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基数比较大,主要为中老年患者[6]。疾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一些患者还因该疾病导致残疾、死亡,同时也给患者家庭造成较大的负担。在此类患者的疾病治疗中,盐酸氨溴索是比较常用的药物,其具有较好的祛痰效果,但是单独使用这种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7,8]。为了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我们除了给予患者常规西药治疗外,还对患者实施了中医辨证,根据辨证分型制定了针对性的中医用药方案。中医治疗中,我们遵循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补益脾肾、理气化痰、润肺止咳[9]。结果表明,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之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升,肺功能指标得到了比较显著的改善。本研究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切实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