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滢
池州学院
欣赏与创造能力是音乐素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是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但在目前的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效果有效,因此,教师需要认识到欣赏与创造能力的重要性,积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实现培养学生欣赏与创造能力的教学姆目标,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
在传统的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分析不足,使得学生无法真正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影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1]。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欣赏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对音乐作品中的内涵进行深入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作品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传统的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过分关注于音乐知识的讲解,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有目的性地采取教学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非常灿烂的音乐文化,具有十分丰厚的文化底蕴[2]。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欣赏与创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对音乐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核进行分析,让学生可以掌握音乐的文化意识形态,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
中学音乐教材中的音乐内容有限,使得学生接触到音乐作品较少,不利于学生音乐欣赏与创造能力的形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视野,为学生欣赏与创造能力的形成打下音乐基础[3]。首先,教师需要对中学音乐教材进行深入的专研,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和整理,明确教学内容的拓展方向。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构建完善的音乐知识体系,并利用音乐知识体系去检验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拓展方向能够符合实际的教学要求。其次,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方向收集大量的音乐教学资源,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筛选,将教学资源合理融入到音乐教材中。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材内容的创造背景和人物介绍等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内涵。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拓展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音频和视频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有利于学生欣赏和创造能力的形成。
比较分析教学是对不同内容的对比和分析,加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4]。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比较分析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不同音乐作品的内涵和区别,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教师需要合理选择比较分析教学的内容,并对不同内容之间的异同点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掌握不同音乐作品之间的区别。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对音乐作品进行归类,并针对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进行总结和概括,让学生掌握音乐类型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知识内涵。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进行鉴赏方法教学,让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例如,在中学音乐七年级上册《G大调弦乐小夜曲》和《二月映泉》的比较分析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鉴赏方法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利用鉴赏方法找出两首音乐的差异,有利于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
教学情境的设置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加强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促进学生欣赏与创造能力的形成。在中学音乐教学情境的设置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置教学情境,有效渲染教学内容中的音乐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和内涵。一方面,教师可以设置音乐欣赏情境,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融入到音乐当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音乐鉴赏,锻炼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设置音乐创造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中学音乐七年级下册《保卫黄河》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音乐创造探过程探究情境,让学生了解音乐保卫黄河的创造过程,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其能够帮助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深入学习,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5]。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欣赏与创造能力,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了解和分析,合理选择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发挥各自优势。其次,教师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完成音乐欣赏任务,让学生合作完成音乐鉴赏,锻炼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现有的欣赏能力水平,合理设置小组欣赏任务,让学生能够完成任务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欣赏能力。最后,教师可以开展小组音乐改编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锻炼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小组音乐该编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培养欣赏与创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拓展教学内容、比较分析教学、设置教学情境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有效培养学生的欣赏与创造能力,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