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红,温晓利,林映遂
(广东药科大学体育部,广东广州 5100006)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到2022年形成覆盖全部学科门类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专业集群,建设学科交叉融合的一流专业集群。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康复等技术人才是社会上的紧缺人才,需要加大力度对其进行培养,这给医药类院校提出了培养任务和要求。“体医融合”是体育运动与医疗的结合,把体育运动融入康复治疗中,促使人体康复、增进健康,是目前应用较广的体育锻炼及医学治疗理念。在“体医融合”的背景下建设运动康复本科专业是医药类院校拓展多学科交叉融合专业建设的发展趋势,其中课程建设尤为重要。
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及网络调研,2005—2019年,我国共有67所院校开设运动康复本科专业,主要分布在医药类、体育类、师范类、理工类、综合类院校,其中医药类院校23所,占35%,体育类院校14所,占21%。有24个省(市、自治区)的院校开设了运动康复本科专业,占全国省级行政区的70.59%。由此可知,运动康复本科专业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开设,医药类、体育类院校开设占半数以上,说明医药类、体育类院校开设运动康复本科专业有优势。
通过对67所院校的运动康复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对照分析得出,相同点为:以上院校均将人体解剖学、运动解剖学、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处方学、康复医学理论、运动康复学、康复评定学等设为主要课程;不同点为:医药类院校课程设置偏向诊断学、临床康复学、中医康复学、肌肉与骨骼临床康复治疗学、神经疾病临床康复治疗学等康复治疗方面的课程,体育类院校课程设置偏向运动康复生物力学、运动损伤与康复、运动康复治疗技术、肌肉骨骼康复学、运动损伤防治学、针灸学、推拿学等方面的课程;理工类、师范类、综合类院校课程设置偏向运动康复生理学、民族传统运动养生学、创伤急救学、营养学、太极拳与保健、健身气功与保健、民族传统保健体育、游泳与水中康复、健身田径、健身体操、武术基础等方面的课程。在专业人才技能培养方面,医药类院校有临床实践,体育类院校有实验室实践,其他类院校较少、甚至没有配备相应的实践设施或器材。
运动康复专业涉及到各类疾病、运动损伤的康复治疗,服务的人群遍布不同年龄、性别、病因、康复程度,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1]。技能培养需要完善的实验室或临床实践基地支撑,但医药类院校只有相关的实践基地,体育类院校的相关实验室大都是依赖其他学科现有的资源,技能实践条件不足,造成现在的教学体系中理论课程偏多,技能操作课程偏少,特别是部分院校直接用体育技能代替运动康复技能,导致学生运动康复技能实操经验少、动手能力差,与人才培养目标契合度不高。
通过访谈6所开设运动康复本科专业的院校得出,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包括各级运动康复机构、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疗养院、社区健身中心、健身俱乐部等。网络调查(2019年)结果显示:运动康复专业的就业率为88%,就业职位主要分布情况为:养身/保健占24%,医生占12%,销售业务占12%、行政/文秘占4%,运营占3%,其他行业占45%。从以上结果可知,只有36%的毕业生从事运动康复专业相关工作,大部分毕业生均未能从事运动康复专业相关工作。
目前社会上对运动康复人才的需求量大,但运动康复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比例不高。分析其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对运动康复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同度不高,对毕业生能力的信任度不高;二是运动康复专业毕业生从事该专业的意向和积极性不高。归根结底,也就是人才培养体系没有完全符合社会及学生需要的问题。
运动康复专业服务对象是人体[2],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3],遵循“体医融合”“健康第一”“查病、治已病、防未病”等教育理念[4],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掌握运动康复专业理论及技能、强化为社会服务的意识[5]。
课程设置方面,除了本科生应该学习的基础课程外,专业课程上应建设理论与技能并重的课程体系,精选人体运动科学、康复学、基础医学中的理论课程,充实理论课程体系;结合社会对运动康复的需求,拓展现代康复治疗中急需的运动康复技能,并建立“模拟实验室+临床实践基地”的技能实习体系,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人体运动科学、康复学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以及符合社会需求的运动康复技能,为社会提供专业的运动康复服务。
建设“体医融合”运动康复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就是要把运动学科与康复治疗学有机结合起来,既要综合考虑体育运动与康复治疗相关的专业背景,找准专业的切入点,解决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又要分析目前建设运动康复专业的难点、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及创新点。该专业课程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
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6]。运动康复专业是体育学科和康复治疗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点在应用能力上[7]。构建“精理论、厚实操”的课程体系(见图1),就是要把体育运动知识与康复治疗知识融合在一起,减去重复、繁杂的理论课程架构,精选指导性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理论课程,使学生在本科四年的学习时间里,精确掌握运动康复理论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拓宽运动康复专业的覆盖面,把“健康第一”“查病、治已病、防未病”的理念贯穿于运动康复专业的课程体系中[8],增加运动康复技能的实操学时,使学生掌握未病预防及保健、已病尽早康复、病后预防复发等实操技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图1 运动康复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图
“精理论”,就是以“体医融合”为原则,对与运动康复专业相关的理论进行反复研究论证,并结合就业岗位的需求,把专业理论课程精简为15门,其中运动方面理论7门,康复方面理论8门,主要让学生掌握人体结构、运动生理、运动生化、运动营养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人体患病特征、康复治疗的基本理论知识,满足学生掌握运动康复专业技能的需要。
“厚实操”,就是加大对技能操作的培养,把技能操作课程设置为12门,在运动康复理论知识的指导下,通过掌握运动康复基本技能,以及对不同身体状况人群进行实践或模拟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安排上,操作课程要落实到每个学期,并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加强实操课程的难度,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模拟实验室+临床实践基地”技能实习体系的构建是以校内资源配套及校外资源开发为原则,建立校内学习与校外工作的连接桥梁,使运动康复专业学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与社会无缝衔接,为学生走向社会、发挥专业所长、积累工作经验提供实践平台。
模拟实验室是学校内配套的专业实习设施,按照12门技能操作课程分别建立相应的实验室,并配齐配足实践仪器及设备,制定相应的技能实践方案及考核指标,达标后,才能进入临床实践基地实习。
临床实践基地是指学校外的医疗机构康复中心、保健中心、体育机构康复中心、体育运动队、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单位,学校积极拓展校外临床实践基地,制定临床实习方案,规定实践内容及考核办法,安排指导老师全程跟踪。学生在校内实验室考核通过后,安排到临床实践基地实习,实习期为半年以上。学生要完成相应的实践学时、实践内容,考核通过后,方为实践合格。
运动康复专业能力考试是对运动康复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操作能力的综合检验及评定,由两部分知识组成,一是专业理论知识,二是专业技能操作能力。分别建立专业理论知识题库、专业技能操作能力题库。学生在本科四年的学习时间里,完成15门专业理论及12门专业技能操作课程的学习,并考试及格后方能参加该综合考试。由学校组织统一考试,分设专业理论知识考试专场和专业技能操作能力考试专场,专业理论专场只考专业理论知识,通过电脑从题库随机抽取100道题作答,满分100分,60分为合格;专业技能操作专场只考专业技能操作知识,也是通过电脑从题库随机抽取100道题作答,满分100分,60分为合格。参加考试的学生必须在两门考试中同时获得60分以上的分数,才能算通过,由学校颁发运动康复专业能力证书。运动康复专业能力考试每年举行1次,不及格者可以参加来年的考试,合格后同样可以获得专业能力证书。
任何的专业课程建设都会遇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问题,运动康复专业课程的建设也不例外。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医药类院校拥有医学、理学和体育学的教师队伍,具有运动康复专业所需的师资力量,可以通过组建运动康复教学团队加大对技能操作的研究及创新,提高教学能力;通过外派学习培养拓展教师的视野、了解专业发展动态,提高教师队伍引领能力;通过教学技能竞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运动康复专业建设最大的物力就是实验室,这是需要学校投入的项目。学校可以整合校内资源,例如整合体育体质测试、医学基础实验、健康体能检测等实验室,减少重复建设。
目前,社会上对运动康复专业的需求是比较大的[9],但高校培养的人才往往与社会需求脱节[10]。与校外实践基地联合办专业,不但给予学生与社会接触交流的机会,而且也减少学校办专业的成本,达到学校与实践基地双赢的目的。
医药类院校拥有丰富的医学教学资源,在建设运动康复本科专业的基础康复类课程中占有较大的优势,但运动治疗课程相对薄弱。在“体医融合”背景下建设运动康复本科专业课程,应充分发挥体育学科与康复治疗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创新运动与康复专业的契合点,为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模式和方法,推动运动康复专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