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张玉平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美术系讲师
闫宝华 副教授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藏区非遗重点实验室
课题组几个小组分赴甘南藏区七县一市,广泛开展民族工艺和“非遗”项目调研,发现“非遗”项目生产性实践及民族工艺传承在乡村振兴中呈现出勃勃生机、创新性发展态势,但也存在原生态环境渐退、保护意识淡薄、传承人才匮乏、地域特色弱化、传承与“互联网+”衔接不够以及科学研究滞后[1]等问题,亟需寻找对策,构建新时代传承创新体系。
民族工艺是民族乡愁、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重要文化载体。正如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在《何谓民艺》中所言:“美好的造物,成为人们的一种思念。我想,有思念就会有传承。”[2]通过传承传统民族工艺,唤醒乡愁、留住乡愁,让“思念”变成当下生活的一部分。
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城市乡村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留住记忆”“记住乡愁”。发展乡村旅游就是要把“本土”“本真”“本味”融合在一起,要把田园、花园、家园融合在一起,留存好乡村的“老物件”,传承好乡村的“老手艺”,讲述好乡村的“老故事”。新时代乡村旅游,承载着“土味”的美丽乡愁,留住了渐渐消失的“老物件”,勾起了乡愁和乡味。[3]“独一无二”的乡愁才是乡村旅游的法宝,才是唤起在外游子的思乡情怀。
刺绣辫套 张玉平收藏
甘南“南木特”藏戏面具(国家级“非遗”项目) 夏河县文旅局供图
觉乃藏族服饰 (省级“非遗”项目) 卓尼县文化馆供图
见人,就是指传统民族手工艺活态传承人。传承人是传统民族能够绵延不绝的核心,担负起“存亡续绝”,弘扬发展传统工艺,积极开展传承活动的责任。代表性传承人应主动选择和培养新的传人,要“人在艺在”,使“非遗”世代相传。
见物,就是指传统民族工艺品成为老百姓生活中的必需品或装饰品。
见生活,就是指把民族手工艺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日常生活、节日的民俗活动中。
见思想,就是指传统工艺背后所承载的中国5000年的传统文化、匠心文化。
甘南藏区民族工艺的传承需要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过程的当代实践,在制作工艺中彰显其工匠精神,在日常生活、民俗节日中传承其传统文化,要“见人见物见生活见思想”。
甘南藏区将“非遗”元素融入乡村振兴,将民族工艺的传承发展融入乡村旅游,坚持生态优先,打造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与特色民俗,实行文化嵌入式开发,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时尚、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强化个性设计,彰显民族特色,深入挖掘村寨历史文化内涵,建设历史记忆文化脉络清晰、地域风貌别致的美丽村寨,走出一条传承创新之路。
甘南藏区迭部县俄界村(又名高吉村),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和藏文化特色,以传统民居为范本,还原“外石内木、古朴精巧”的藏区建筑风格,摆设传统藏家生产生活用具、农具,融入牛羊毛编织等区域特色和现代新型装饰元素;同时围绕“红色记忆”简单朴实的装修风格,打造展现红军长征精神为出发点的藏式民宿,再现红军时期浓厚藏家记忆。除此之外,迭部县益哇乡扎尕那村、多儿乡洋布村、旺藏乡次日那村,合作市勒秀乡罗哇上村,临潭县新城镇西街村、流顺乡红堡子村、王旗乡磨沟村,玛曲县木西合乡木拉村、阿万仓乡沃特村,夏河县甘加乡八角城村,舟曲县坪定乡坪定村,卓尼县木耳镇博峪村、尼巴乡尼巴村等特色村寨在政府的带动下,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带动传统村落发展文化旅游,带动区域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先后列入国家级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觉乃藏族服饰(省级“非遗”项目) 卓尼县文化馆雷宝平供图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的普及宣传,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普通民众自发地投入到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中,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工作责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4]2021年8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对工作责任进一步完善,“坚持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巩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5]。中国“非遗”立法性保护正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非遗”保护正逐步迈向全民参与、全民获得、全民认同的时代。
刺绣糌粑袋 张玉平收藏
建党100周年,临潭县洮绣香包文创作品,“非遗”传承人孙丽琼供图
传承保护。传统民族工艺等“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主要有两种,一是实施“记忆工程”,用文字、图片、音响、多媒体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全面的记录;二是培养“接班人”进行“活态保护”,打破传统师徒、家族传承制度,建立完善的传承人培养、培训体系,形成老、中、青、少传承人才梯队,将传统民族工艺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中。第一种保护仅限于形式的保存,主要针对濒临消失传统工艺的抢救性保护。第二种保护是活态传承,主要针对日常生活中的传统工艺,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见思想”。同时,新时代保护“非遗”要避开三个误区:“一是避免重申报、轻保护”,“二是避免重经济、轻传承”,“三是避免重传统、轻创新”[6]。
守正创新。传统民族工艺仅仅靠传承保护是不够的,还要守正创新。守正就是原创的文化艺术内涵不能变——挖掘与发展;特有的地域资源不能变——利用与保护;独到的制作工艺不能变——传承与培养。[7]而创新就是守正的前提下转变创新思路,调整设计定位,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不能变的艺术内涵、地域资源、制作工艺正是传承创新中要坚持和把握的度。“坚持守正创新,尊重‘非遗’基本内涵,弘扬其当代价值。”[8]
构建体系。结合甘南藏区的地域特征,结合时代特征,构建完善的传承创新体系是甘南藏区传统民族工艺的保障。将传统民族工艺与现代社会生产发展、现代人们的审美和精神需求较好地结合起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积极响应国家“振兴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政策,大力探索和实践“非遗+扶贫”的文化致富路,带动藏区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帮助贫困家庭脱贫增收。
第二,积极实施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项目。以“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四大工程为核心,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把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扶贫开发有机融合,打造出一个个风景如画,村美民富的生态文明小康村。甘南藏族自治州自2015年起实施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截至2021年,全州已建成1603个生态文明小康村,打造了碌曲尕秀、临潭池沟、卓尼博峪和力赛、合作俄合拉、夏河安果和黑力宁巴、舟曲土桥子和各皂坝、迭部俄界、玛曲沃特等一大批样板村,农牧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成为涉藏州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被国家作为甘肃省改革开放40周年唯一典型案例在全国宣传推广。[9]甘南多地建立民俗博物馆,陇原巧手乡村振兴服务站,[10]以保存老物件的方式记忆乡愁,处处留乡愁,点滴藏乡情。
第三,动员民间力量重塑乡村文化生态环境。乡村振兴战略下,“紧密结合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盘活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以形神兼备为导向,保护乡村原有建筑风貌和村落格局,把民族民间文化元素融入乡村建设,深挖历史古韵,弘扬人文之美,重塑诗意闲适的人文环境和田绿草青的居住环境,重现原生田园风光和原本乡情乡愁”[11]。以建设美丽宜居农牧村庄为导向,以突出乡土特色、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以提升农牧村人居环境质量为目的,建设美丽安居、宜居、乐居的生态环境,通过动员民间力量建立乡村文化记忆馆、民俗文化体验馆,促进农牧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让游客体验民风民俗,感受乡土风情。同时,通过在幼儿园、中小学、大学课堂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开展乡土文化活动,营造较好的乡土文化氛围,重塑乡村文化生态环境。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工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段时期内,中国传统民族工艺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极少被关注与重视,趋于边缘化。近年来,国家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面复兴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工艺”等相关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弘扬、传承地方文化价值的重要性。甘南藏区传统民族工艺其保护主体由政府、学界、企业、新闻媒体等构成,而民间手工艺人是其传承主体,言传身教所体现出来的工匠精神及对民族工艺的认知,影响着大众对这种文化形态的理解和态度。
一是政府要重视。地方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制定相关制度,保证传统民族工艺落地项目的顺利开展,并在经济发展规划中,针对有市场潜力和特色的民族工艺品,制定相关合理科学的举措。加大对甘南藏区具有较高声望的传统民族工艺品生产企业的扶持,在政策上、经济上给予直接的帮扶。对于传统民族工艺的传承人群,政府和社会需要提升其保护政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应关注更多的普通传承人;还应引入企业和社会力量,促进民间自发的传承机制的运作”[12]。二是民众要重视。甘南藏区传统民族工艺是甘南各族同胞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农牧乡村是其生存的土壤和根基,农牧民群众是农牧乡村精神家园的守护者。甘南各地政府通过宣传、组织动员群众传承、开发传统民族手工艺,增加群众收入,民众的保护意识逐步在增强。
舟曲织锦带(省级“非遗”项目) 舟曲县文化馆供图
刺绣枕顶 张玉平收藏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传统文化传承要“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13]。从幼儿园到大学直至继续教育,要全方位、全学段、全过程将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增进不同学段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理解,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2021年8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文规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并“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队伍培养力度,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学校授课和教学科研”,还要“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14]。国家支持掌握传统民族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参与学校授课和教学科研,传统工艺特色课程纳入全学段学校教育体系中,学校鼓励相关任课教师出版通识教育读本。让幼儿园、中小学、职业高中、大学成为传统工艺传承保护工作开展的重要场所,肩负起培养幼少中青传统技艺传承人才梯队的重任。
洗砚(国家级“非遗”项目) 碧云轩洮砚艺术工作室窦胜昌供图
甘南藏区以“非遗”进校园、进教材、进社团的形式融入大中专、中小学、幼儿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开展剪纸、洮绣、洮砚雕刻、卓尼木刻、牛羊毛编织等传统手工艺实践培训,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尊严感和荣誉感,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甘南州教育局、各县教育局及地方学校组织相关教师撰写“非遗”教材、申报“非遗”项目,为青少年“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做好基础工作。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作为甘南藏区地方性高等院校,通过民间艺人进课堂,建设“非遗”传承基地,成立“非遗”工作室,建立高校“非遗”传承专业教学、科研团队,积极组织人员参与各类“非遗”项目、智库项目[15]的申报,在传承“非遗”的同时,提升其理论研究水平,肩负起培养传承人才梯队责任。
1.合理利用原材料开发特色民族工艺
传统民族工艺的特色尤其体现在材料的原生性和技艺的地域性,“只有地方才是特殊材料的所有者,或者是独特的传统之保持者”[16]。甘南藏区致力于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特色民族工艺,在洮砚制作、卓尼木雕、牛羊毛编织等传统民族工艺的特色开发上尤为突出。新时代的洮砚,除了具有文人墨客研墨濡笔的文具功用,更多地转向艺术欣赏和收藏,其表现内容由雕刻传统美好寓意,到歌颂党、歌颂伟大祖国和人民的当代爱国题材;卓尼木雕工艺以本地区工匠技艺为基础,融合西藏、青海等地的藏汉雕刻技艺,融合民间木雕和宗教木雕工艺形成其木雕特色。甘南州拥有檀木、柏木、杉木和桦木等优质木材资源,其天然木纹和特殊材质可用于雕刻经版、佛教造像、建筑装饰以及室内家装,形成浓郁的民族和宗教风格;甘南藏区牧民就地取材,运用牛羊毛编织技艺制作碗套、挎包、褡裢、杂物袋、毡帽、毡靴、毡袍、牛羊毛帐篷等日常生活用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甘南藏区本土设计师对甘南本地的牛羊毛原材料进行艺术再造,为民俗村打造出牛羊毛编织软包,装饰画,民俗摆件,牛羊毛绒围巾、睡衣等新型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2.新时代移民跨区域传承特色民族工艺
甘南藏区的洮砚工艺在临潭、卓尼一带广泛传承,成为乡民生存的活计和增收的主要渠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开始九甸峡库区工程[17]迁移安置工作,在瓜州县广至藏族乡洮砚村的村民,移民不移志,“雕刻”致富路。当地移民杜全海说:“从卓尼县洮砚乡搬迁过来的村民中,有80%的人都会刻砚。家中有一个刻砚人,一年起码能多挣5万元。”新时代,通过移民跨区域传承特色民族工艺的不在少数。搬迁落户临洮县的洮砚师傅也不在少数,继续从事着洮砚传承工作,比如碧云轩洮砚艺术工作室的法人代表,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窦胜昌就是其中一例,儿子窦旭成虽然没有子承父业,大学毕业后把洮砚工作室打理得井井有条,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将洮砚销往全国各地及海内外。
3.注重民族工艺品的实用、常态、健康、单纯之美及民族性
对于甘南藏区传统工艺品而言,不仅注重实用之美,还强调其常态之美、健康之美、单纯之美及其民族性。实用之美,日常生活中有用的器物才是美的,“美不能在生活之外追求,而必须在生活之中才能发现”。常态之美,“平常美是美的最终标准”[18],因为“只有寻常才具备深邃的根基”,日常生活中的器物、摆件就是最自然状态下的“常态之美”。健康之美,美有各种姿态,健康之美“能够给社会以最多幸福的承诺”,“只有健康的事物才符合自然的意志”[19]。离开用途的工艺品,就失去了健康之美,也不能用美的标准去衡量。单纯之美,强调的是民族工艺品的质朴和简单,因为“质朴的物品在美之世界里能够得到赞赏”[20]。民族性,民族性是民族工艺品最为显著的特征,直接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百姓生活。气候、地域、信仰赋予每个民族特殊的面貌,在每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风俗、习惯,特有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状态,并在艺术作品中打上自己的烙印,与此同时,通过吸收其他民族的艺术文化因素,丰富自己的艺术。
4.注重民族工艺的游牧文化特质
藏族是一个从远古就拥完整游牧文化及传统技艺的民族,远古藏人就已经把自己独特的生存需求、艺术原理、生活情趣和审美意识融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既保暖又易得的牛羊毛皮成为制作生产生活用品的必备材料,由此衍生出牦牛绳编织、帐篷制作、羊毛毡制作、马鞍垫制作以及藏鼓制作的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的碗套、褡裢、毡帽、毡靴、毡袍以及帐篷等集生活性、装饰性、艺术性为一体的生活用品,游牧文化特质明显,是藏区牧民生活的标配。2019年,甘南州启动国家级游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申报工作。
莲座(国家级“非遗”项目) 碧云轩洮砚艺术工作室窦胜昌供图
“互联网+”的新型模式是新时期实施文化扶贫的有效手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建议利用“互联网+”机制,拓展贫困地区手工艺产品销售空间。甘南藏区民族工艺传承与“互联网+”的衔接也在不断加强,直播带货、短视频宣传等互联网营销模式为传统手工艺人提供新的推广、销售渠道,将电商精准扶贫使命与“非遗”活态传承相结合,“线下经济”与“线上经济”双管齐下,让甘南藏区民族工艺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品,进入市场,进入百姓的生活,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在市场中重新焕发生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利用当前电子商务等发展优势,创新思维模式、商业模式,适应和寻求新的发展生机。积极探索“非遗+电商”“非遗+展会”“非遗+景区”“非遗+博物馆”“非遗+乡村记忆馆”“非遗+学校”“非遗+消费季”“非遗+服务站”等多种途径,提升“三河一江”民族贫困地区传统特色产业,让传承人腰包鼓起来的同时,带动周边贫困群众脱贫增收、致富奔康,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
甘南传统民族工艺项目众多,但其研究远远滞后,在“非遗”后时代,如何利用好甘南藏区丰富的资源优势、独特的地域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业并带动传统民族工艺的蓬勃发展,形成民族工艺传承的科学理论研究团队是首要之举,专家学者应充分认识到科学研究的重要性,通过带头申报传统民族工艺项目,带领学生进行田野及社会考察,深挖工艺背后的知识,撰写有学术深度、教育理念和家国情怀的研究报告,提升理论研究水平,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传统工艺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核。传统工艺传承人通过参加培训班和学术会议,对民族工艺的认识从感性的认知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提高理论认识的水平。除此之外,高校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工艺与互联网+、美育视野下的民族工艺、民族工艺传承与校园美育、民族工艺融入课程思政、民族工艺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等的研究,填补相关研究空白。
甘南藏区民族工艺、“非遗”生产性保护要“守住手工制作特色”和“传统工艺流程”的底线,也要与时俱进,融入现代科技,融入现代材料,融入现代审美,适应现代社会,既要做到“守正”还要不失“创新”。传统工艺受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在传承中其内容和形式也可能发生变异,阶段性资料性保护或记忆性数字保护尤显重要。
在国家倡导“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的背景下,甘南藏区传统民族工艺的发展要有清晰的定位,既要关注其传承性,还要关注其创新性;既要关注其经济性,还要关注其文化性;既要关注其艺术性,也要关注其社会性。避免盲目交流借鉴、粗糙开发生产,准确把握好民族手工艺的文化内涵、艺术特色、标志性特征,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甘南藏区民族工艺与旅游融合发展,合理利用民族工艺“非遗”资源进行文创设计,提高品质和文化内涵。推进传统民族工艺的智库建设,提高服务地方政府和社会的水平,进一步发挥专家咨询作用。构建甘南藏区民族工艺传承创新体系,振兴传统民族工艺美术。积极与省内高校和地方文化部门合作,协同创新,助力甘南藏区农牧村振兴发展。
注释
[1]张玉平.甘南藏区民族工艺传承创新体系构建(一)—基于面临问题的调查分析[J].中国民族美术,2021(02):21-22.
[2][16][18][19][20][日]柳宗悦.何谓民艺[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15,117,115-116.
[3]甘肃乡村旅游回归传统本真:窑洞书屋、土气古风受青睐,2018-08-10,中国新闻网.
[4]国办发〔2005〕18号《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3-28,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5]国务院公报2021年第2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21-8-1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6]吴伟珍.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避免三个误区[EB/OL].人民网(理论观察),2021-10-11.
[7]张肃.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传承与开发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8(01):90.
[8]国务院公报2021年第2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2021-8-1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9](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2021-02-10,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站。
[10]甘南九色坊陇原巧手乡村振兴服务站,是甘肃陇原巧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甘南打造的第一个典范,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积极解决三农问题,通过深度挖掘传承传统文化,研发设计创新,培训本地村民,丰富当地旅游产品,增加乡村旅游亮点的同时,为当地农村妇女增加收入。陇原巧手乡村振兴服务站包括:1.建馆(家风馆、村史馆、非遗馆);2.手工艺展销中心;3.手工艺工坊;4.手工艺体验中心。
[11]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63.
[12]吕静,薄小钧.“非遗”传承人保护政策的再思考[J].东南文化,2018(06):127-128.
[1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7-01-2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7/content_5171322.htm.
[14]国务院公报2021年第2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2021-8-1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15]2020年,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响应省级号召,申报“甘肃藏区农牧村振兴研究发展中心”智库项目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包括农牧村民俗文化传承、藏汉双语人才队伍、农牧区民俗风貌改造、基层党建组织对口帮扶、特色旅游产业、民族工艺文创产业等内容。
[17]九甸峡位于甘肃省卓尼县藏巴哇乡境内,九甸峡水利枢纽是引洮工程的水源工程,根据《甘肃省引洮工程移民安置办法》《甘南州九甸峡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采取以农业安置为主,结合二、三产业安置,以外迁集中安置为主、适度后靠安置、投亲靠友、自谋职业安置为辅的方式进行安置,卓尼、临潭两县共搬迁安置库区移民2062户9338人,其中外迁到酒泉市瓜州县广至乡安置的1282户5907人,以后靠、自谋职业、投亲靠友方式安置的移民782户343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