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07-12 07:50:25谭迎春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素质监测

谭迎春

内江市威远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 四川 内江642450

引言

环境监测技术的最终目标就是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对它进行充分利用,可以及时、有效掌握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源排污情况。与此同时,环境监测技术能够提供准确的环境数据信息,有利于管理环境、执法环保和做出决策。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已经影响到人们身体健康,限制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环境监测工作发展现状

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给生态环境带来重大影响。环境监测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阶段只是用于处理环境污染造成的各种事故。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起步,在8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从90年代开始,截止到今天,都在不断深入发展,总体来看,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这些都归功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作人员坚持不懈努力。在新时期新时代,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一定能够突破重重问题,再次取得巨大成果,使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大幅度改善。

二、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利用环境监测技术,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对当前存在于环境监测技术中的问题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硬件建设能力不足。硬件是环境监测技术的基础和保障,但是,目前我国在硬件建设方面能力明显不足,从而影响到环境监测水平和效果。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环境监测技术的相关实验室条件比较差,使环境监测灵敏度受到严重影响。一些监测实验室与评审准内容不相符合,不利于正常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第二,监测站点的环境监测设备长时间得不到更新换代和维护保养,使得设备比较落后、陈旧,经常出现各种故障和问题,从而无法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些问题都降低环境监测效率和质量[1]。

(二)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综合素质能力较低。众所周知,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综合素质能力直接影响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和效果。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培养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然而当前我国环境监测人员综合素质能力差异较大,一部分人员综合素质能力较高,一部分人员实践操作能力较弱。根据著名短板理论可知,有时决定实际水平的关键因素就是短板。因此,不能忽视这部分综合素质能力较低的工作人员,他们往往决定环境监测技术的实际水平和层次。

(三)不完善的环境监测技术标准。第一,环境监测技术标准不完善,监测过程中还有很多缺陷和不足。比如,对空气质量的监测不够全面,有些物质监测不到,这就使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得不到及时处理,进而污染环境。第二,没有有效的监测应急机制保障环境监测,一旦出现影响环境的重大事故,无法及时将数据传输至监测中心。第三,环境监测技术标准针对性不强,因为在监测环境过程中,不同功能区会产生不同污染源,根据不同污染源的特点,需要制定相应监测标准,一旦有害物质超出监测标准,就会自动启动报警装置,工作人员就可以有效解决问题[2]。

三、解决环境监测技术中问题的有效对策

针对当前环境监测技术中的一系列问题,主要采取以下行之有效的对策进行解决,具体分析是:

(一)增加资金投入,提高硬件建设能力。想要提高环境监测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资金、人才和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条件。首先,需要建设环境监测站,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市场体制化建设,最大限度发挥环境监测技术价值。这就要求提高资金投入,环境监测部门管理层需要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购入先进设备,确保环境监测技术的准确性,将技术设备监测缺陷最大限度减小。其次,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技术经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加强沟通和交流,提高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促进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最后,政府部门要与各国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拓展引入资金途径[3]。

(二)加强培养环境监测技术人员。首先,建立与高校合作关系,积极将高校中环境监测方面高素质人才引进来,给环境监测队伍注入新的力量和活力;第二,给青年技术人员提供到国外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参观最新最先进的环境监测中心,积极组织环境监测人员进行交流与合作等,使环境监测人员整体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完善环境监测技术标准和方法。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时,我国有关部门机构严格执行现行有效标准,尽量接轨世界,将国外先进技术经验吸收进来,做到及时、有效、准确的开展环境技术监测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按照规范性章程实施环境监测。促进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不断提升,使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得到统一。环境监测部门在坚持执行标准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和方式,旨在与世界先进标准同步,使我国环境监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我国环境监测技术水平走入世界行列提供保障和基础。此外,基于不同地区具有不同地理环境特征,因此,环境监测部门需要将地理环境区域性差异因素考虑进来,以传统经验为基础,进一步优化环境监测方法[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们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对环境监测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将环境监测放在首要位置,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体系,给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基础和保障,促进社会经济改革与发展。对于当前出现在环境监测技术中的一系列问题,需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解决,促进环境监测技术不断优化,从而有效开展环境监测工作,为人类保护生态环境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素质监测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电子制作(2019年19期)2019-11-23 08:41:54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30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公民与法治(2016年4期)2016-05-17 04:09:15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互联网天地(2016年2期)2016-05-04 04:03:28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互联网天地(2016年1期)2016-05-04 04:03:20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