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福春
青岛市即墨区田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山东 青岛266200
前言: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各行业在进行会议时都摒弃了传统的会议模式,改为线上会议,既节省了会议时间又能够将会议内容很好的传达下去,同时线上会议还有记忆功能,方便了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因此高清视频的普及和应用是保证会议效果的基础,也是开展视频会议的前提。
高清会议视频系统主要有三个模块组成,并通过集中交换,进而形成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其一是“MCU 多点控制模块”,MCU是实现高清视频的重要关键,在整个会议系统中起着交换机的功能,即对图像、语音、数据信号等搭建交换桥梁,实现彼此相互交换,其工作效率在64kbps~8 Mbps。想要获得一个完整且具有交换能力的MCU,就要具备控制单元、媒体处理单元以及接口单元。其工作原理是将视频信号进行收集和分配,使其接收到的图像传输到MCU 上,再将期间采集到的图像信号输送到其他人的终端设备上,并以画面的形式进行切换,最终再通过广播的形式完成传输,使参加会议的人员在接受画面的同时听见声音。在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时,会出现不同的两种情况,其一是在会议时只有一人进行发言,MCU 会接受其语音信号并将其切换到其他人的终端设备上,实现听的效果;而第二种情况就是会议进行中有多个人共同发言时,MCU 将会进行语音信号的筛选,将电平最高的语音信号切换到其他人的终端设备上;其二是视频会议终端,可以将其划分成两个部分即硬件终端、软件终端。想要使其发挥作用就要有完好的视频、音频编码、解码器,并根据不同场景及不同需求进而将会议终端分成多种形式,实现其最大价值;其三是“网关”,网关是将不同设备连接在一起,使其可以互通互联且不受网络局域限制,在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中也是保证不同会议同时召开的关键[1]。
2.1 音频编解码技术 传统的音频传输主要利用ITU 作为音频编解码,但此技术并不适用于高清视频会议的开展,其对于声音的传播具有局限性,仅仅采用单声道进行音频信号的传输。但是想要实现高清视频会议,保证参加会议人员对于声音接收的效果,就需要采用多声道对音频共同传输。因此要选用MPEG作为音频编解码技术,这一类技术不仅可以与老旧的设备实现共通,还兼容了G系类窄频音频编码协议。同时想要使数字音频听起来更加清晰,也要适当的在编解码中加入AGC、ADS等技术,在接受音频的同时过滤杂音,进而提高收听效果。
2.2 网络通信协议技术 在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中网络通信协议最常使用的技术有两种,其一是H.323,它是由ITU-T 所提出的一种技术形式,用于解决语音视频通讯和数据会议功能,一般在IP分组交换时使用。它由三个模块组成即控制模块、传输模块及会议模块,三个模块分别具有不同的作用及工作内容,例如数据会议模块主要是实现视频会议时所需的功能,而媒体传输模块主要是保证音频及视频的数据可以正常传输;其二是SIP协议,通过使用文本编码对多媒体的应用发出指令,并通过IP分组交换实现多媒体共同会议的目的。其由“一个代理和三个服务器”构成,同样,在作业中都有各自的功能,例如用户代理,它是管理SIP对话的终端设备,主要用于向用户发送并接受请求指令;注册服务器也是接收请求,但不同的是他所接收的是来自于用户注册方面的请求,注册服务器相当于一个程序的后台,他包括所有用户代理的位置信息。通过对二者工作原理及组成进行比对,可以发现H.323的协议技术相对来说较为成熟,而且所包含的产品多样,可以实现高清视频会议的有效进行;SIP基于互联网协议进行工作,因此其风格较为开放,但其使用的限制相对来说较多,对于网络的覆盖及线路都有很大的需求,但目前我国关于这一方面还不够成熟,因此也间接的限制了该协议的使用[2]。
2.3 高清视频编码技术 高清视频编码技术是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中非常关键的技术之一,想要实现视频高清,就要使用高质量的视频编码器,目前能够满足并提供高清视频服务的视频编码技术且最常见的有MPEG-2、H.264。虽然都可以实现高清的视频的传输,但是二者之间还具有差异性,相比较而言H.264视频编解码具备MPEG-2编解码的优点,因此在选择视频编解码时可以使用H.264,其不仅极好的满足了高清视频传输的实际需求,还能对传输数据进行整合。同时它还可以提供更高的压缩效率及更清晰的图像。其工作流程也十分便捷且高效,只需将帧内预测和帧间预测进行计算并得到残差,紧接着对其残差进行变换,再将其输出,进而实现了高清视频传输的目的。它不仅具备了MPEG-2的优点,还是在MPEG-4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建立的,进而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压缩效率,在同样的传输方式及相同图像的条件下其压缩效率要快于MPEG-4的3倍,这也是高清视频会议进行时所需要的技术支持。同时H.264还具有极强的容错性,在网络迟缓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的对其进行解决,并将传输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指令、信息进行处理并恢复,由此可见,H.264的视频编解码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及自愈能力,进而保证了视频会议进行时画质及网络的稳定,使会议顺利进行。
2.4 视频会议图像标准 高清视频会议不仅需要良好的交流环境,更需要极高的画面处理技术,在进行会议时,参议人员对于画质的需求越来越高,就需要利用技术手段将所传输图像的质量进行技术升级,实现高清视频会议的同时保证画面的流畅性。
结论:结合上文可知,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具有通信网络协议技术、高清视频编码技术,并能够使会议上的图像更清晰的呈现给大众,为会议人员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会议环境,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会议更加高效、有序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