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妮欣
湖北省远安县社会劳动保险局 湖北 宜昌444299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经济学和人本理论为基础指导思想,通过招聘、甄选、培训、定薪等形式实现对人力资源的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并使组织内的成员达到自身的发展目标[1]。人力资源管理要从组织的实际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行之有效的发展计划,以实现对人员的培训和优化配置,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人尽其才,最终促进组织的发展。从机关事业单位方面来讲,人际关系、薪酬绩效、岗位分析等是其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人是组织管理的主体和客体,也是组织发展的奠基石,日益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和人力的竞争,而人才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这也是组织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原因,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组织发展的前景,绝大多数组织都将人力资源的发展提高到组织战略发展的地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1、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在机关事业单位法律法规的建设方面存在滞后性,尤其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险的立法更为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是维护双方权益的重要保证。我国需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工作,开展好社会保险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否则人员长期缺乏工作积极性是会导致工作质量的下降,最终给机关事业单位的发展埋下隐患。
2、缺乏专业人才。社会保险工作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这项工作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有很高的要求,那么管理者就必须具备全面化的知识结构体系,并强化日常的学习和充电,以保证自身胜任这份工作[2]。但是实际中,很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缺乏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积极性,针对社会保险的相关内容,学习力度也是很不够的,导致专业性较差,尤其是一旦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就会表现出消极怠惰的情绪,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
3、管理方式滞后。我国的很多机关事业单位在管理中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不能与当前事业单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环境相结合,导致管理方法表现出单一性和滞后性,管理的活力不够,人员的积极性也不能充分调动起来。除此之外,机关事业单位还存在人员复杂、岗位设置不合理、绩效机制不健全的突出问题,是人力资源发展中的显著制约因素。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来讲,社会保险工作的开展对其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要从人力方面来保证社会保险管理队伍的专业性。除此之外,机关事业单位内部要构建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险工作规划,以此来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地开展。总之,机关事业单位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升级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重点,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最终促进机关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深化改革目标
(1)以人为本,优化人力资源体系。机关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行和发展会面临多种多样的内部问题,要实现良性发展,就必须解决好内部问题,实施强有力的内部控制策略,才能保持内部竞争力的强大,充分发挥出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服务优势。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深入研究社会保险的相关制度,要充分认识到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从社会保险的特点出发来不断优化和调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对整个单位的人力结构进行相应调整和优化。
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社会保险制度要做到多层次的认识,从单位职工的实际需求出发,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为职工积极缴纳社保,保障他们的应有权益。另外,机关事业单位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也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积极查找问题,并探求解决现有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在这个过程中要强化社会保险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作用,使得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满足内部职工的多样化要求,并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机关事业单位的有序发展离不开一个稳定人才队伍的支持,因此要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这是提升自身软实力的最为重要的途径,最终促进机关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2)推动改革,深化规范化管理目标。机关事业单位的运行发展过程中要强化对于社会保险的规范化管理,按照标准和流程进行社会保险的相关管理工作。另外,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保险对机关事业单位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建立起两者之间的紧密关联,并积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险的有机结合,实行统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专职负责单位职工的社会保险相关事宜,为职工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档案,清晰记录职工的社保缴纳情况,单位要积极为每个职工缴纳社会保险,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3]。唯有如此,职工对单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才能增强,职工在单位这个大家庭中能够感受到温暖,有利于他们更为全心全意地投入自身工作,将人才流失的概率降到最低。除此之外,加强对社会保险的规范化管理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职工与单位之间的矛盾,有助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地提高。
2、建立激励机制,使人与单位得以同步发展
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职工社会保险由单位缴纳,这是单位对职工关怀和重视的体现,职工的后顾之忧得到了有效解决,便能够将全部身心投入到机关事业单位的运行发展中。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是职工的合法权益,只有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队伍才能更加稳定,与此同时也能够对职工起到很大程度地激励作用,促使职工与单位的发展步调保持一致,共同进步。
(1)绩效考核与奖励机制。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绩效考核与奖惩机制的关联是多劳多得原则的重要体现,能极大地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人力资源考核制度的制定要遵循全面化的原则,通盘考虑,从机关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理的考核方法,构建一整套完备的考核制度体系。需要注意的是,人力资源部门除了制定绩效考核办法,也要多多关注职工的思想状况,深入到职工当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积极制定针对性强的解决措施,以维护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团结稳定的大局。
(2)保证考核制度的公平性。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考核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考核中出现诸多不合规的问题,使得考核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受到不良影响。基于此,人力资源的考核要摒弃不合理性和随意性,从考核制度这个根本上确保考核的公平性。要及时对考核的结果进行公布,做到公开透明,这样才能消除误解,发挥考核本身应有的作用。
3、建立人才培训机制,培养专业人才
人才对机关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险工作尤其需要专业能力强的人才,这对工作的开展结果具有直接地影响。基于此,事业单位要致力于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的岗位人才,不仅仅要熟悉社会保险的相关你同,还是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运行模式。单位可组建一支专业的导师团队,队内成员需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较高的综合素养,可通过定期的考核来保障队伍的专业性。针对新入职职工,也要对其专业技能进行考评,依据考评结果配置相应的岗位。
除此之外,在机关事业单位的招聘中,要对人员信息、招聘岗位、招聘过程这三大类内容进行公开化,避免暗箱操作,确保招聘过程的公平性[4]。在人才的管理上要从考勤、承诺、讲评、网格化管理、奖惩、考评这六大方面入手,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险人才实施全方位的监督管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社会保险工作不出现不良问题,工作人员自愿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保证社会保险工作队伍的纯洁性,提升工作的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在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格外重视社会保险工作的重要性,社会保险工作对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维护职工队伍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机关事业单位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对于社会保险的更为规范化和公平化的管理,才能最终保证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