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钢
四川红华实业有限公司 四川 乐山614200
1.1 科学调整负荷原则 针对建筑供配电的设计需要在满足人们用电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对应的设计参数,优先选择用电损耗低的电气设备,同时保证设备的使用率,对相关配电参数进行调整,尽量减少供电损耗。针对那些供电需求较大,无法在配电负荷参数上进行调整的情况,可以选择应用节能设备,进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1.2 必须符合建筑物的功能要求 建筑作为提供居民生活的重要功能性建筑,其各项设计的根本原则便是其功能要求的实现。因此,建筑企业在进行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时,也需要依照这一原则。首先需要满足建筑的基本照明功能;其次需要提供居民室内基本用电器的使用;最后,还需要保障一定的建筑物外观审美要求。
1.3 考虑实际的经济效益原则 建筑供配电设计中需要遵循降低电能损耗的原则,通过合理的供配电设计可以有效提升电能的利用率,增加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建筑物的供配电设计而言,需要在满足实际供电需求的基础上进行降低电能损耗设计,实际设计工作可以从负荷平衡、降低损失和降低维修成本几个方面入手。建筑供配电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保证用电安全和充足电能供应的同时,将供电损耗控制在最小值,从而实现电能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1 电器分类设计 现代生活建筑采用的分类相对较多,在明确相应线路设计方案之前,对所用电器实施针对性较强的分类,是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设计的关键组成部分。而在社会科技高速发展背景下,各种新兴电器也不断涌现,并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不同种类电器在功能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对于正常供配电系统来讲,一些功率较大的电器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出现运行不稳定等现象。另外,在具体设计中,对于不同电器性能的划分也需要有一个更加清晰、准确的认识,通过实施分类设计,不仅可以确保每种电器的功能都可以稳定运行和发挥,而通过对其性能的科学划分,对于供配电线路的设计来讲,也能够有效避免不同电器同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2.2 根据参数指标对导线进行选择 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导线进行有效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两个。第一,是导线材质的选择。一般会选取常用的两种材质作为导线,铜或者铝。建筑室内常选取的导线材质为铜线。第二,是导线的横截面积。在对导线的横截面积进行选取时要按照公式进行计算,这样既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还可以确定导线的电阻。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注意,在计算后应留有余量;保护线截面积应大于保护线最小截面积的规定值。
2.3 选取恰当的保护元件 建筑物电气保护措施中主要分为三个不同类别:一是过载保护;二是短路保护;三是漏电保护。但是在具体的建筑物楼内设置时,往往需要根据其可能使用的设备进行差异性选择。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保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在不断提高,施工人员则通过上下级的电气保护系统,对包括了配电室、部分线路以及各个楼层关键部位进行保护,并根据具体的情况选用合适的保护元件。除此之外,为了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具体的施工人员可以在建筑室内设置相应的漏电保护装置,保证意外事件发生时,可以尽快的进行断电操作。但当室内安装的保护元件为熔断器发生烧毁时,应当及时的选择专业电工进行维修。对于部分配电室、楼层而言,若是出现了电器功率较大的情况,就必须选用熔断器来进行断电保护,因为出现一般的电流短路状况时,空气开关很难将其断开。保护元件的选择需要进行很多的思考,一方面是电压、电流与电路的关系,另一方面则是对保护元件反应时间的要求。
2.4 接地设计 接地系统对于保证整个电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整个建筑电气供配电设计中,要积极做好接地系统的设计。根据低压配电系统接入方式的不同,可以将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形成保护接地系统(TT系统),也可以将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中性导体或保护导体与电源端接地点相连接形成保护接地系统(TN 系统)。鉴于这两种系统的功能及特点具有较大不同,因此在实际的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特点合理选用。
2.5 线路防雷设计 雷电作为自然界常见的放电现象,其指向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具有相当大的破坏性。首先需要在建筑物上设立合理的避雷线,其主要目的便是对雷电进行屏蔽、耦合以及分流等,所谓的屏蔽是减少建筑物对雷电的感应电压;耦合则是减少绝缘子电压在电路中的输送;分流有利于降低电流和电位差。避雷线的出现有效减轻了来自于雷电对供配电线路的危害,保障了供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避雷线安装结束之后,还应该进行避雷器设备的安装,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系统能够满足防雷需要,防雷系统也能够将雷击所产生的较大电流引入到地下,从而可以防止给线路造成损坏。最后,还需要在避雷体系之外配置自动跳闸装置,为供配电系统增加最后一层屏障,即使防雷体系没有发生作用,也可以通过自动跳闸的方式来断开线路,避免过大电流所带来的进一步破坏。
在对建筑电气中的供配电线路进行设计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在不断进行实践比较之后,选择较为科学合理的线路设计方案,同时还应对供配电线路的保护措施进行重点考虑不断完善供配电系统设计,适当增强供电的高效性与优质性,从而提高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及稳定性,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