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91206部队 山东 青岛 266108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而在当前各行业都强调安全第一的背景下,职业教育也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采用有效地手段、适当的机会,加强学生自我防护意识的培养,明确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如此,有助于其在今后工作岗位上更好保证自身的人身安全,工作更具效率。
焊工的职业伤害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气体危害。在实际焊接工作中经常会有化学物质产生,这些气体对人体有着较大危害。比如,进行手工电弧焊的时候肉眼可见烟尘,这些烟尘经历了氧化、冷凝,吸入人体后,无法在肺部分解,长期以往焊工可能会出现尘肺[1]。同时,焊接中的热、光辐射也需要重视,倘若焊工使用了质量不合格的防护面罩,就会伤害到眼睛与皮肤,甚至有失明的风险。另一方面,火灾与爆炸。焊接在加热原件的时候,经常会把化学能或是电能转为热能,然而如此一来也会埋下火灾及爆炸的隐患。同时焊工通常在较为简陋的环境内展开作业,若焊工未及时发现电路和机器存在异常,就可能发生意外事故。此外,在运用焊条电弧焊、气焊、气割等技术的时候,焊工经常会接触易燃易爆物品,比如煤气、氢、氩、氧气、乙炔等气体,如遇到现场环境温度高的情况,就可能导致气体瓶爆炸,给人员安全形成严重危害。
在上述中我们提到了焊工的职业伤害,为了取得更为理想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就需要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安全教育。
(一)结合真实案例,有效渗透安全教育。为了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由于不安全作业的危害,以及引发的相关事故,可尝试在实际教学中结合真实案例,帮助学生对其中的事故原因及安全知识有更深刻地掌握[2]。同时案例教学,既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焊工安全知识的积极性,又能帮助其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进而实现学生焊工安全意识的有效培养。
例如,在教学手工电弧技术的时候,可融入如下案例:某汽车柴油柜出油管出现了问题,焊工在进行维修的时候,虽然将其中的柴油都放完了,但未做其他观察就直接展开焊补作业,然后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有3人在此次事故中丧失生命。教师引导学生具体分析这一案例,能够得知焊工未清洗柴油柜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没有清洗干净柴油柜的时候,其表面仍存在油膜,能够挥发油气,进而与空气形成易爆的混合体。进行焊接时,在高温的作用下此混合气体便会爆炸,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可盲目进行焊补,要持有安全作业的意识,并掌握安全预防手段、措施。第一,对可挥发油气的部件进行焊接的时候,如柴油柜,一定要清洗干净然后才能展开焊补。第二,在进行焊补的时候,焊工要将阀门或油盖打开,再通入压缩空气,确保整个作业能够操作规范。相较于传统的说教,真实的案例无疑更具说服力,能帮助学生加强安全意识,从而实现安全教育的有效渗透。
(二)注重实训操作,增强安全防护意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职业教育的一项教育重点,而依托实训操作,也有助于焊工教学中安全教育的更好渗透,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实现安全技能的良好掌握。并且,想要为社会不断输送优质的实用型人才,需要理论结合实践,如此整个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完整。针对安全教育的实训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就某一焊工作业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展开实践操作,如作业过程中须穿戴的安全头盔、防护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服等,除了完善自我防护装备,还需做好相应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器材的配置。为使学生更真实感受作业现场安全应急的紧张感,教师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展开安全事故的应对演练活动,从而促使学生安全防护意识的强化。另外,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养成作业前进行安全检查的习惯,对此,要在实训操作环节中注重学生安全隐患排查意识的培养。
(三)开展教育活动,提高安全教育效果。通过各种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能进一步丰富焊工教学内容。首先,教师可立足焊工安全生产的主题开展课堂活动,要求学生尝试规划焊工安全生产方案,或是制作种种安全生产宣传海报。依托此种方式,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安全生产这一主题,同时,学生在规划方案、制作海报的时候,能更清楚认识到安全规划、安全生产的意义所在。其次,鼓励学生进行焊接安全操作手册地制作,并融入安全监督、安全排查、安全行为、安全文化及安全理念等内容,竭力使安全规范操作手册具有完整性、合理性。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相互交流,逐渐发现自身知识结构上的缺陷并及时完善。再次,现代社会强调趣味教学,因此,教师在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时也要注意融入趣味性,例如,引导学生自主搜索资料,融合真实案例进行焊工安全教育漫画地制作,使学生在学习安全技能和知识的时候能够拥有更多兴趣,在兴趣的推动下无疑能够收获更为理想的安全教育效果[3]。最后,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带领学生去焊工作业现场进行参观,使学生真实地感受焊工作业环境。大量实践证明,学生对于室外活动都比较感兴趣,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与学校合作企业展开互相沟通,这对于其今后就业,明确自身未来发展方向有着较大裨益。
总之,学生是职业教育中毋庸置疑的主体,同时也是未来生产岗位上的具体操作者,然而,生活实际中由于操作不规范而引发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危害着作业人员的身体安全,还影响了企业单位良性发展,更给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形成了限制。故此,需要在焊工教学中有效渗透安全教育,教师在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的时候,还要不断加强学生安全防护意识,如此才能使学生成长为安全知识过硬的实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