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楠 丁 骁
1.沈阳中汇方元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辽宁 沈阳 110179
2.辽宁启源人力资源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辽宁 沈阳 110000
继电保护系统不仅可以保障电力系统高效运行,还可以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突发性故障时,快速查找故障位置进行动作,以此来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运行离不开运行人员的维护。因此,对运行人员进行必要技术培训,从而使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十分必要的。
电力自动化运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电保护系统。继电保护系统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继电保护系统可实时监测电力系统中的各个组成元件,并对电力系统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客观输出,从而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准确的数据。在条件允许时,及时采取预定措施,可缩短事故停电时间,尽快恢复电网供电,继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2.若电力系统发生突发性事故,继电保护系统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判断发生故障的具体位置和初步原因,为运行人员排除故障提供指导。当继电保护系统与电力自动化控制设备结合运行后,可在极短的时间节点内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设备从电力系统中切除出去,使故障设备免于继续遭到损坏,从而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3.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接发性故障,而继电保护系统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会及时发出告警信号,同时向运行值班人员发出预警,以便运行人员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或由装置自动进行调整,继而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稳定运行。
1.选择合格的继电保护系统。目前继电保护系统中各设备质量的可靠性以及智能性仍存在不足,在电力自动化运行过程中应当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更深入开发和提升。在电力系统发生突发性故障时,继电保护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明确故障发生位置并且对设备进行切断,以节省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的过程中给电力系统各部件造成的损失,这也是继电保护系统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另外,检验继电保护系统是否合格,还应当检验该系统的选择性和灵敏性的数据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若数据符合技术标准,以及其他部分均达到要求,则该继电保护系统视为合格。
2.把握关键环节
(1)强化选型设计。在选择继电保护设备的过程中,应当选择厂商知名度高、技术成熟、性能稳定的设备。设备质量应可靠,着重检查机械设备在监测信号以及控制方面的稳定性是否存在缺陷;技术参数须符合或高于国家标准;设备之间的协调、控制、联动等应处于相对较高水准。
(2)继电设备的安装调试。安装与调试是综合性的技术使用过程,其贯穿于设备寿命周期的全过程,决定设备的基本使用寿命。良好的安装调试管理,使得设备获得坚实而稳定的灵性运行条件。在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内的继电保护系统设备安装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3)注重验收维护。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是施工全过程的最后一道程序,也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最后一项工作。它是工程投资转入生产或运行的标志,也是全面考核投资效益、检验设计和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开展验收,使各参建单位更熟悉系统整体运行状况,同时为此类项目验收总结经验。设备的维护不仅能够有有效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工作效率,更能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因此验收与维护工作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3.完善工作机制
(1)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继电保护维护工作需要具备极强的专业技能,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运行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相对较薄弱。对此,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制度,通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活动,对运行人员的技能进行专业化指导,确保专业技能培训呈现周期性和专业性的特点,使运行人员更加掌握继电保护维护知识。
(2)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的干扰,导致电子系统出现事故的几率相对较大,对此应当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针对违章指挥、违规操作等行为应当加大处罚力度;建立监督举报制度;通过对从业人员的监督举报,能够督促指导岗位人员切实纠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监督的过程中,确保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受到合理合法的监督,避免因职务高低而存在监督盲区。
(3)加强继电保护的应急管理。继电保护应急管理的工作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尽量完善变电站应急保护处理制度,保证在发生电路故障过程中能够迅速解决故障,避免因继电保护设备故障造成危险事故,带来巨大损失;二是要应当充分利用电力系统整体资源,对各类型超役或老旧设备以及可维修设备进行妥善调补,防止在部分设备短缺时,能够完成物资供给的应急调度。
总而言之,虽然我国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已经大为改善,但在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部分不足。为解决此问题,首先,应对继电保护系统的相关设备进行适当选择;其次,针对相关设备的安装环节进行科学化和合理化把关;最后,对各类设备的运行情况以及运行数据,通过高科技手段进行监测,确保继电保护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能够真正完全发挥效能。另外,对运行人员也应当进行专业技能的适当培训,以此保证运行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