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21-07-12 08:28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思政院校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51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其“课程思政”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和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一)课程思政的含义。目前学术界对于课程思政的含义尚未形成统一的表述,但实质是一样的。上海率先提出了“课程思政”的理念,高毅德等学者认为,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李国娟认为,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课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伍醒等学者认为“课程思政”突出了课程建构精神的育人内涵,提出了“以德为先”的课程价值论以及“立德”、“求知”相统一的课程发展观,是课程理论对“立德树人”理念的具体阐释。综合以上表述来看,相比传统的思政理论课直接授课方式,融入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更强调结合专业知识点,提炼对应学科德育资源,进而实现对学生思政教育的目的。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一致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关注心灵、重视生命成长的教育活动,它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授课目标不是单纯传授心理学知识,而在于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人格发展、情绪调节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学习、交友、恋爱,促进大学生在适应环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思政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理念,它不仅仅注重对学生道德的培养,更注重学生内在潜能的开发,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是一致性的。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互补性。思政教育重视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培养,但对大学生人格发展、如何应对挫折、适应环境、人际交往等问题并未给出明确指导,而心理健康教育则较好地补充了这一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在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误区的同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让学生在面临学习、实践、人际、恋爱等问题时,避免各种压力对身心造成的不良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很好地补充思政教育相对缺乏的内容,更好地巩固和深化思政教育取得的良好成果。反过来,良好的思政教育形成的价值观念可以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养成更加优秀的心理品质。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互为补充、互为前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实行课程思政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课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现状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思政的现状,通过问卷星在高职院校范围内发放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一)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宣传不到位,培训面较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6.67%的心理课任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只有一定了解,23.33%的老师比较了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理念未真正深入教师“脑”与“心”现象比较普遍,“课程思政”的宣传和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相关配套培训不够,一般仅限于学校层面。

(二)高职院校教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课程思政的困惑。心理课教师普遍认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施课程思政很有必要,但实施难度比较大。平时授课,因为缺乏相关课程思政授课经验和技巧,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找到切入点,不能把握课程思政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心理课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有待提高。

(三)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首先,顶层设计不足,相关配套制度没有落地。其次,对公共课和专业课老师缺少相应指导,没有经常性开展思政课程大讨论和集体备课制度,对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未进行研讨和指导。第三,课程思政示范课推广度不够,大部分老师没有现场观摩优秀示范课的机会,导致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落后。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分析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一般以专题形式进行授课,以某高职院校为例,共有八个专题,分别为心理健康概论、大学生自我意识、大学生学习与创造、大学生情绪管理、大学生人际交往、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分为两个学期进行授课。将思政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学时,可积极探寻二者在内容上的共通点,巧妙设计教学融入点。经过初步探索,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一)全面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辩证看待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在心理健康概论专题中,探讨了健康的含义。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其中我们可以将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鼓励学生将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心理健康状态与道德健康状态(或思想道德修养)统一起来,作为个体自我实现的方向。亦可结合“健康中国”理念,让学生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心理观,教会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全面、辩证、发展性认识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以理性平和的心态,积极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

(二)拓展自我意识的内涵和外延。在进行自我意识专题教学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的自我意识,此时可启发学生将个体层面的自我意识上升至国家层面。结合时政热点,联系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帮助学生增强对“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的认识和认同,树立远大目标并愿意为之奋斗。在探究自我意识偏差问题时,如自我中心、自卑、自负、攀比等心理现象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认识,以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学生个人发展。

(三)学会学习,培养家国情怀。在进行大学生学习与创造专题教学时,主要涉及自主学习、终生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三个方面。教师可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之敬业进行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社会担当与家国情怀。结合最近最热的“学习强国”APP,让学生体验学无止境的乐趣。

(四)用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进行情绪管理。通过合理情绪理论的教学,大学生理解了“认知”与“情绪”的重要关系,教师可引导学生树立合理认知,以理性平和、积极乐观的社会心态进行情绪管理,结合疫情防控中的情绪调适问题,培养学生的情绪调适能力和积极心态。亦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平等、诚信、友善的思政元素,提升学生情绪管理能力。

(五)以大国外交看待人际交往,以“红色爱情”感悟婚恋真谛。结合我国外交方针政策,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对于个体层面的人际交往同样适用;融入“四个自信”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学生明白由内而外的自信带来的人格魅力是人际交往的秘诀。“红色爱情”故事的讲解,让学生体会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六)从“中国精神”合理看待压力与挫折。在压力与挫折专题中,可结合中国精神进行讲解。将团结、仁爱、吃苦,有韧劲等精神融入课堂,要学生学会科学看待压力,合理应对挫折。

(七)领悟生命真谛,培养爱国情怀。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人开始思考生命的真谛。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这是一个很难得的生命教育和德育教育契机。利用国际、国内对生命不同的态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健康中国教育,在教会学生认识生命本身、学会坦然面对各种挫折逆境的同时,感恩国家、社会的付出,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用于实践。

四、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建立完善的课程思政工作机制是确保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成效的根本保障。有效开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加强顶层设计,配套制度落地,“上下”同步齐动。思想上重视,才能落实到行动上。高职院校心理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做好顶层设计,从学校层面出台相应制度并落实到位,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心理教研室协同联动、二级学院落实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提高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关键在教师,而教师的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是保障。因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五点:细指导、广共享、强培训、重合作、树典型。高职院校需要对心理任课教师进行相应指导,经常性开展思政课程大讨论,对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进行研讨。建立健全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将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和内容纳入各级培训当中。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团队等组织作用,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抓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思政示范典型,建立课程思政优秀教案评选制度、优秀示范课观摩学习制度,大力提高任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三)坚持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创新心理课教学方法。运用多元教学方法,秉承唯物辩证法原则,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关怀、信任,切实树立学生教学主体地位。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比如团体辅导活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吸引学生对课堂的兴趣,让学生在体验中建构认知,发展能力,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确立正确的三观。

(四)用好评价这根“指挥棒”。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建立以学生自评、教师互评、老师自评、督导考评为主的评价机制。加强课程思政示范课的选拔及推广,对课程思政做的好的心理老师给予政策倾斜,做好激励工作,促进心理课课程思政遍地开花。

五、结语

聚焦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育人工作对心理授课教师的个人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巩固了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了教学效果,开拓了视野。从学生层面来讲,学生认识到心理知识与个人的成长、思维的发展、道德素养的培养等均存在密切相关,会更加关注自我成长,使心理健康课课程思政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体验。由此,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才能真正担负起“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使命,顺利完成“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思政院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