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湖北武汉 430068)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城市形象的宣传,各个地方纷纷举办园博会,以此来建设城市名片。由于部分城市展园对主题定位不明确,忽略了融入城市文脉主题的表达,造成各个展园之间差异性过于明显或者特色不突出的现象。为了活化城市现有屈原文化资源,将城市文脉运用屈原文化进行城市展园景观设计中,以此来拉动当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提高周边土地价值。
《文化分析》一书中对“文化”这一词语解释道,可以将这一范畴分为三个层面:“理想的”“文献的”“社会的”。屈原文化则依据“文化”概括的三个范畴,诠释为“理想的”屈原精神、“文献的”屈原作品以及“社会的”屈原纪念活动三个形态层面。
城市展园是指将博览型园林设定在一个固定的场地里,并对展览城市赋予特定的主题,以此来呈现的室外园林设计。通过对有限的场地的设计,通过挖掘具有城市特质的景观要素并以景观的效果呈现,让参观者通过游览能够清楚的了解参展城市。
城市展园主题的选择在文脉传承中占据主要部分,由于参展城市的地域文化背景和地域特色各不相同,使得各个城市展园的差异性过于明显,在设计中经常忽略了与展览区域主题相契合。而园博会中城市展园的数量在总数中占大多比例,所以更易造成与整个园博园不融洽的现象,究其根本是忽略了与城市展园相符合的主题表达。
依据当前的城市展园现状,不难发现很多城市展园的城市文脉特色不突出,让游客对展园环境的感知处于一个单一的形式。很大部分取决于城市展园设计中手法太过单一及生硬,形成的环境场所却无法真正让游客对文脉感知和交流。
展园设计主题的表达要与园博会文脉主旨相契合,彰显城市形象,浓缩城市文化特质。每一个小的城市展园都分属于不同片区,不同片区都有不同的大主题,在总体上迎合大主题。宜昌园属于“楚韵”的大主题,作为楚文化的主题表达,应该突出城市的核心特色,而屈原文化作为荆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楚文化中优秀的非遗文化,能够体现宜昌城市的生命力和文脉底蕴。将宜昌园以屈原文化为切入点,更能将宜昌跟荆州展地相连接,共同延续荆楚文脉,同时也能够契合整个展园片区楚韵的主题。通过对屈原文化概念中的屈原精神、屈原作品,以及纪念屈原的节日进行提取与建构,抽象与转化,让它以隐性的表达方式地融入景观元素中。
(1)空间的处理。良好的空间是变化丰富、相互贯通的,因为城市展园地块的局限性,所以巧妙地打造错落空间,有利于带来丰富的游览体验。(2)地形的打造。借助地势的处理,在场地堆石叠山等手法的处理,打造不同的竖向景观,营造变幻起伏的园路体验,能够让游客感受屈原曲折的人生经历。(3)建筑的设计。建筑作为文脉传播的承载体,因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差异,通过建筑的形态、色彩、材质反应屈原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征,将屈原的楚文化的浪漫融入建筑中。(4)植物的营造。通过将屈原作品提到的香草植物融入景观设计中,让游客能够融情于景,学习植物科普知识。
美国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在《建筑文化》书中谈道:“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屈原文化城市展园的景观设计便是最好的应用,以屈原文脉作为荆楚文化意象的表达脉络,借助设计手法以物质空间的形式呈现,用地形、建筑、植物的营造来延续荆楚文脉和屈原文化,形成底蕴丰厚的物质作品。此项目位于荆州园博园中市州展园的“楚韵”片区,整个场地地势较为平坦,占地面积约为3100㎡。
“风韵”展区的宜昌园的设计以宜昌自然山水风貌的地形堆积,以“风韵”为设计主题,以屈原文化作为文脉切入点,运用多元化的文化融合,着力打造以屈原生平历程为文化路线,通过功能分区、文化节点、生态科普水岸线,增强参展人群的互动性,为市民提供健康的公共场所,同时积极普及科普教育知识,实现可持续园林景观的方向发展。
将该基地规划为“一带、五区、多节点”的功能结构,其中“一带”是场地四周的长湖河流景观带;“五区”通过深将屈原文化解读为精神的、文献的和社会的,融入景观主题中,通过空间序列组织串联功能分区,分别是入口台阶处的楚韵兮风区;中间下沉的水池连接叠山与建筑,起承转合的求索体验区,平坦开阔的变法草坪区,与自然无边界处理的滨水景观带。通过对景观的空间大小、开放程度、高差变化的不同,使园中园景观沿步行路径形成很好的动态游赏的空间序列。门楼、凤舞九天、击鼓明志、楚辞阁台、汨罗河畔等节点设计,使其通过深层文化内涵的文化意象表达,实现景观对文化的传承。
(1)楚韵兮风区
此区域作为展园的出入口,不仅是交通的引导区,也是文化的传播区。提取楚文化中的浪漫主义情调以及色彩,例如楚人尚红尚黑,故在门楼的选色以青瓦红柱构成,铺地的色彩上引入红、黄、为色彩意象。屋檐的设计上充分体现楚人崇尚的线条美,采用曲线造型,歇山式屋顶中九脊四坡的形式,以韵律感的线条勾勒,造成屋檐起翘的视觉效果。在白色的墙壁上,装饰琉璃凤舞浮雕纹饰,将楚人浪漫的色彩和独特的纹饰彰显在入口处,来增强人们的心理认同感。同时入口门将游客引入游一个过渡性小空间,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将空间对比融入开场设计,感受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的曲径通幽的意境。
(2)求索体验区
由“移步生莲”“屈原雕塑”“九曲问天”“独醒亭”等节点构成。“九曲问天”的道路由多节台阶构成上下起伏的求索道,将屈原生平通过地形的变化让游客能感同身受,配合植物的围和,承担了绿地与硬地间的过渡作业。屈原曾在的《离骚》中提到“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作为屈原流放经历的节点布置区域,通过搭配木兰的植物营造,文化元素问山和独醒亭营造介入的方式,不仅融注景区文化氛围所需要的屈原精神品质因子,为宜昌自然山水景观提供适宜的精神文化空间,也增加多种运动休闲活动,使迂回的道路与自然景观贴切历史,是一个功能较为综合的公共活动区域。“移步生莲”的廊桥的设计起到了将入口平整的场地与后面的“九曲问天”的叠石相连接,起到一个过渡空间的作用,将平面的蜿蜒曲折和竖向的高低错落都潜移默化的融入进去。在廊桥下配置荷花,楚辞中四次提到荷花,莲荷意象频繁出现,特此营造一种荷花遍开的繁荣景象,感受屈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品格。每当夏季,荷花盛开,也能从嗅觉上感悟沁人心脾的感觉。“独醒亭”的设计因整个场地过于平整,所以用堆山叠石的手法,让其有高低错落的变化,让人在其中能感受曲折的变化,能感受仰视与俯视的透视感觉,有自上而下的巍峨壮观的仰视效果同时也具备自上而下历历在目的俯视效果。
(3)变法草坪区
此区域由“击鼓明志”“楚辞阁台”等节点构成,是场地中的主要的活动区域,草地的延伸,建筑与自然的衔接,楚辞阁台浮出水面,将空间无缝衔接。四周用浮雕展现屈原改革变法等场景,在经过求索体验区起承转合后,能够满足游客休息的空间的作用。“击鼓明志”节点中,因为木鼓是典型的战国时代楚式风格,通过将虎座凤架鼓转化为实体景观小品,让游客在体验的同时感受楚文化率直、野性的魅力。
(4)屈原文学植物科普区
此区域为植物科普区,选用屈原文学作品提到的香草本土植物,通过对植物进行铭牌的挂饰,并在上面标明植物的中文名、拉丁学名、种类以及科属等,让游客能够认识楚辞全文提到的花草,营造意境,贴近屈原文化主题。此区域作为视觉景点,植物总数繁多,如白芷、泽兰、菖蒲、荷花、兰花、栗、木兰、樱桃等香草植物,另外通过提取菊花为景观元素,打造菊花花境,让游客观赏的同时能够拍照打卡。
(5)民俗追忆区
此区域由“龙舟怀古”“诗歌简牍”“曲桥”等节点构成,在曲桥上设计系彩绳的活动,通过对屈原文化社会性的转换,提升游客参与性与体验性,让传统节日庆典与现代展览相结合,营造健康积极的交流活动。酒坛、粽子小品配以渔船和中式铺装,这样的“符号过程”,烘托对屈原的纪念和传承。同时与旁边宫形成呼应,提高了公共空间的生动性。在环境上有很强的意境营造,构建一个人们知觉直接感知的物质空间,让有关屈原的民俗节日,通过参与的社会实践唤起,在中式铺装上采用青石板、青砖等仿古材质,复归中国人民朴实的精神。
(6)滨水景观带
此区域作为园区的滨水带,边界的处理上呈现出全开放的状态,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亲水体验,营造一个绿色公共水岸空间。整个亲水沿河而建,在自然滩地和木栈道平台自由切换,形成人和自然生态体系和谐共存的场所。在河岸边采用自然式的设计手法,运用动静有序,自然和木桥的空间切换,营造自然闲适的景观氛围。临水边种植兰花、蕙草、杜衡、芳芷、芦苇等植物群落的组合搭配,提供适宜的小气候环境,进入一个全新的境地。
在世界多元化、城市快速化发展的今天,大量城市展园无法彰显各自真正的文脉特色,无法真正有利于城市化的发展。面对这些问题,要想保持展园景观发展的独特魅力,应保持特色与吸收融合并用,以文化作为文脉切入点,依循造园的设计手法,这样才能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感,城市展园的设计才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