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靠船墩的关键技术研究

2021-07-11 16:13李元礼陈晶晶
中国水运 2021年3期
关键词:装配式关键技术

李元礼 陈晶晶

摘 要:本文针对传统靠船墩的设计与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工程实例,从装配式靠船墩的设计、生产、施工等方面对结构尺度、构件链接、工厂化生产及现场吊运、安装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在工程建设中推广装配式靠船墩,提高质量及生产效率,进而提高靠船墩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装配式;靠船墩;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U65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1)03-0139-02

1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未来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更高的品质工程。面对这种需求如何把握,对整个水运工程建设及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实现工程建设的工业化,是迎接挑战的必要途径。依据联合国工业化定义的理解,船闸工程需要通过结构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及管理科学化,提高工程质量。工业化与传统的根本区别是生产方式的改变,表现为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

2传统靠船墩结构的建设现状

现有桩柱式靠船墩结构中,素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占主导地位。桩柱式靠船墩几乎全部采用现场浇注施工,没有构件工厂化生产,由于该结构整体性好、刚度大,在工程中广泛应用。但该结构缺陷也较明显。

2.1工业化程度低

现浇构件施工中,很多工序无法由机械替代,比如模版全部由工人现场支模,需要工时长、强度大,导致机械化操作程度较低。同时,现场施工对构件的质量影响也比较大,工人操作又容易导致质量缺陷。

2.2施工工期长

现浇构件施工,施工工序一般为搭脚手架、支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等,大多數工作由工人现场安装完成,生产效率低、工期较长。同时,由于现场施工,容易受施工场地、自然条件等影响,导致工期更长、质量更低,效益发挥不充分。

2.3工程成本控制难度大

由于现浇构件工序多,工人劳动强度大,容易受外界干扰,工程成本控制难度较大。而且,工期较长,影响成本的因素就越多,进一步增加了成本控制难度。

2.4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混凝土结构采用现浇体系,施工质量要求较高。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易发生漏振,振捣不密实等情况,结构刚度小、强度低,如果养护时间短便拆除模版,容易导致构件开裂等问题。同时,所有工序都是现场操作,给质量控制增加很多困难。现场施工使用的材料来源广,很难监控。现场施工工序多,难以标准化施工,对多构件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且每个工序均有工人现场操作,工人的责任、技术水平等都不一致,使工序质量很不稳定,从而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

3装配式靠船墩工业化生产

3.1装配式靠船墩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

3.1.1墩身与钢管桩连接节点

墩身底节与桩身采用“坐板凳”形式安装,即在钢管桩顶部开U形槽,用整根槽型钢贯穿两根相邻钢管桩顶部U形槽,两两相连;并在位于对角线的两根钢管桩间以剪刀型钢连接,以保证墩身钢桩整体稳定性,并抵抗墩身底节偏载作用。在墩身底节预制块件对应于钢管桩位置预留上的圆台洞,圆台洞周围设环壁构造筋。另将墩身底节的底板螺纹筋预先弯折顺圆台洞砼面呈伞形布置。底节块件安装到位后,将其扳平,并以同规格钢筋绑条焊形式将对应位置钢筋连接,使填芯笼主筋与墩身底板顶底面钢筋网交叉,采用C30防收缩砼浇圆台洞,确保墩身与桩良好固结。

3.1.2墩身块体拼缝严密

在专业预制工厂,采用同一套钢模具,流水化作业预制墩身块件,客观上保证了预制件的尺寸准确,拼合缝采用企口缝或焊接。

3.1.3墩身侧壁主筋连接要牢固

墩身侧壁主筋连接采用套管灌浆搭接法连接,按照有关规程进行设计和施工。

3.1.4拼装成型的墩身整体性

在预制结构的四角预留孔洞,拼装完成后,通过钢管桩或工字钢连接,并用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填筑形成一个整体。

3.2装配式靠船墩工业化生产

根据工业化装配式生产的需要,必须针对装配式靠船墩构件之间的连接及施工现场的吊运、安装,选择合适的参数范围,提出靠船墩构件的尺寸范围,并根据构件的尺寸、重量选择吊运设备和安装工艺。

3.2.1总体设计

基于装配式桩柱式靠船墩的工业化生产,主要研究针对不同吨位系靠船型的桩柱式靠船墩的结构尺度、构件大小及链接、施工现场构件吊运、安装,确定合理的控制参数,根据不同的构件尺寸配备不同吊运设备和施工安装工艺。

3.2.2靠船墩构件尺寸设计

根据系靠船型规格及水位变化情况,确定装配式靠船墩的大小,然后根据构件受力及吊装施工的要求,确定桩柱式靠船墩合理的构件尺寸。

3.2.3构件连接设计

为确保装配式桩柱式靠船墩安装后结构的整体稳定,在满足受力的要求下,各构件之间的连接采用钢管桩或工字钢加现浇混凝土。

3.2.4构件工厂化生产

为确保构件的工厂化生产,适合批量生产及方便现场安装的构件尺寸和结构形式,在现有生产线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便可批量生产桩柱式靠船墩预制构件,根据构件特点,选择适合的生产工艺、混凝土配合比及吊点布局等,以保证构件在运输和吊运安全。

3.2.5靠船墩施工技术

桩柱式靠船墩施工应合理安排施工方案,降低支架投资及施工难度。主要施工技术从起吊设备的选择、施工工艺的研究、施工阶段的监测等方面出发。

4装配式靠船墩工程应用实例

4.1工程概况

以九圩港一线船闸工程下游13座靠船墩为例,靠船墩结构施工图设计为下部钢管桩基础+上部钢筋混凝土墩身。

4.2 靠船墩设计

桩柱式靠船墩由下部钢管桩基础和上部箱形承台组成。靠船墩顶高程▽6.9,箱形承台底高程为▽0.7。靠船墩顶平面尺寸均为2.8×7.5(m),靠船面、背面箱壁厚度均为1.0m,基础采用4根φ1.0m的钢管桩,桩长为23m,承台底平面尺寸为7.25×7.5(m)。上部箱形承台在高程▽2.0、▽3.5、▽5.0处设置齿型缝,把上部承台分成四块预制。

4.3装配式靠船墩的安装

打桩船精确定位打入钢管桩,用双拼25槽钢将四根钢管桩相互连接,在钢管桩中填入桩芯钢筋笼,钢筋露出长度满足锚固要求;将箱型承台底板坐在钢管桩上,锚筋与承台底钢筋相连接,用砼填充。依次将剩余三块叠在承台底板上,接触面上刷西卡胶防止接触缝進水,各块件的榫头和榫眼一一对应安装。将预应力钢筋穿入预留的套管中,施加预应力,使接触面缝隙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在最顶部预制块上预留的孔向承台空箱筑满混凝土。

5结论

通过产业化的生产构配件,不仅可以保证构配件的质量,减少现场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还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施工时间及施工对现有航道通航的影响,进而提高装配式靠船墩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JGJ1-20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2]严薇,曹永红,李国荣.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发展与建筑工业化[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05):131-136.

[3]李芬红.论钢结构建筑是新型建筑工业化最重要的代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0(16):24-26.

[4]纪颖波.我国住宅新型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研究[J].住宅产业,2011(06):7-12.

[5]钟志强.新型住宅建筑工业化的特点和优点浅析[J].住宅产业,2011(12):51-53.

[6]程都.整浇装配式高桩码头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

[7]杨俊荣.体外预应力装配式桥墩方案设计及有限元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1.

[8]朱红亮,沈旭鸿.工业化装配式技术在内河航道重力式护岸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6,16(04):252-253+257.

[9]宗秋果,邢振贤,王青峰.装配式生态混凝土独立靠船墩应用现状与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14(11).

猜你喜欢
装配式关键技术
居住建筑中装配式钢结构的应用经济性分析
防雷关键技术在自动气象站系统中的应用探究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多源卫星影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关键技术研究
预制装配式波浪桩生态护岸研究
无人机集群作战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AI全科教师开发:基础、模型与关键技术
关于高层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施工技术探讨
浙江省为装配式建筑划分等级
甘肃省首家装配式建筑工程公司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