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熙斌
雷晓宁,郴州市嘉禾籍。自幼拜师中国著名画家赵良翰(吕凤子学生),著名教育家、美术理论家刘汝醴(徐悲鸿学生)和艺术大师亚明先生(新金陵画派)学习中国画。精于素描、油画,擅长写意、工笔马绘画,雕塑和园林设计。系中国国际友好联合会理事、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现为职业画家、雕塑家。作品《信步》现悬挂于朝鲜妙香山国宝馆;《骁腾万里》作为国礼赠送马耳他总统;《九骏图》悬挂于中央统战部部长会议室;《骏马奔腾》《万马奔腾》被人民大会堂收藏。2001年被中央中国画研究院授予“中国当代中国画大师”荣誉称号;2009年受民进中央邀请在中国军事博物馆举办“力与美的赞歌——雷晓宁画展”。2018年由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主办的雷晓宁画展世界巡展首站北京展在山水美术馆举办;2019年雷晓宁画展世界巡展(第二站)在南京国际展览馆举办。
去年10月,郴州市嘉禾籍中国著名画家、雕塑家雷晓宁在临武县城主办个人画展,展出了近年新画作44幅及两尊雕塑像。其中,人民大会堂收藏的写意中国画《万马奔腾》缩版、新工笔画《盛世六骏》《父子情深》等作品格外引人注目。此前,2019年8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有关单位在江苏美术馆主办了《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范本——雷晓宁画马专辑》新书暨文创产品发布会。雷晓宁笔下的马,天马行空,马嘶雷鸣,恣意奔放,飘逸纵情,气韵独具,被国内画坛誉为“当代第一马”。1999年6月,他创作的写意画《马放蓝山》参展“第二届全国书画大展”,荣获金奖。2001年9月中央中国画研究院授予其“中国当代中国画大师”荣誉称号。
雷晓宁的祖父雷飞鹏出身于嘉禾县普满乡定里村,是清朝光绪恩科举人(列全国第十七名)、皇室翰林,参与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的“公车上书”,后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南京日报》周末版在2015年9月3日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专辑撰稿《一个家族的抗战往事》报道:大伯雷筼曾任天津市高等法院院长等职务,因沧石铁路对日交涉被日本特务所暗杀。四伯雷嗣尚曾任北平市(现北京市)副市长,1937年“七七事变”受蒋介石特派参与对日谈判,1944年受湖南省主席薛岳委任为湘南自卫军总司令,兼任蓝山县县长,由于战时积劳成疾年仅44岁病逝于家乡。父亲雷志洁曾任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和杨虎城将军秘书、机要科长、主任秘书等职务,参与起草“西安事变”“抗日救国八项主张”的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六叔雷志协历任贵州省黄埔军校独山分校秘书、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秘书,受周恩来影响与胡济石共同策动雷孟炎部队起义,后任人民解放军湘南支队独立团参谋等职,1960年蒙冤病逝,年仅48岁。雷晓宁的祖父、伯伯、父亲、叔叔经历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关系到中华民族存亡的“公车上书”“七七事变”“西安事变”的三大事件,可谓投身国民革命、土地革命的传奇家族。
雷晓宁生于南京,9岁时拜师著名画家赵良翰(吕凤子学生),后又拜刘汝醴(徐悲鸿学生)、亚明先生学画。亚明先生是中国画坛重要流派——“新金陵画派”的中坚推动者和组织者,长期担任江苏省画院、江苏省美协的主要负责人。他和吕凤子、傅抱石、陈之佛、钱松岩等一大批大师朝夕相处,专攻中国画,擅人物画、山水画,造诣深遂,自成一体。他创作的《长江万里图卷》以精心的构思、宏大的篇幅、细致的刻画、独到的笔墨成为其一生高峰期的经典之作。通过亚明先生精心的传授,雷晓宁悉心揣摩,深入堂奥,掌握了一定的技法技巧。1974年他被南京艺术学院点名招录,在那特别年代,却因家庭出身政审不过关,与艺术高校无缘。雷晓宁天资聪睿,跟随亚明先生学习中国画时间最长,绘画马的工笔、写意艺术日臻完善。亚明先生多次对雷晓宁说:“你有画马的特殊灵性,可以把马作为你今后最重要题材,你会超过最伟大的画马画家。”绘画艺术是个体劳动,讲究自我发挥。当从师积蓄了一定的本领,不安于现状,就会另辟蹊径,自立门户,或者说自成体系。除昔日从师学到的基础技能,还要有自己独到的想法、画法,更要将寻常法度与自己所思所想与客观物象联系起来,将共性标准与自己的个性追求切实协调起来,才能掌握充分体现严谨、自由、规范而灵活的绘画骏马的技法技巧。雷晓宁长期坚持到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大草原写生,对马进行深入研究。他骑马、品马、读马,揣摩观察马的各种动势和情感。他深入了解马的机敏、活泼、暴烈和温顺,研究马的爱恋、自信、急躁、悠闲等情感变化,马的跳、跑、卧、滚、站的各种动态和规律,深谙马的生活习性,他甚至达到了能鉴别一匹马时能立判其年龄的程度。并且,他把马的黄金律尺寸拿捏得十分精准,多一分则长,少一分则短。画马的中国画的本体是“形神兼备”。“写意画”“工笔画”同样都具有表现绘画马的功能。工笔画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画法,写意画是元明之后中国画一种情感展示最彻底最完善地体现中国文化写意精神的绘画方式。东方艺术有一个特点,即在谢赫六法中提到的——气韵生动。一般人认为写意画容易体现气韵生动。雷晓宁的写意画马,用静态的画面体现了气韵感、空间感和舒服感。例如,他创作的写意画《骁勇》《腾飞》《双骏争入画》《九骏图》《天高碧宇随鹏举》等作品,以丰富的气韵感动了观者。雷晓宁创作时大胆实践“写意画”的马绘画技法,打破传统古今以线条勾勒马的形体动态,以水墨平涂马的结构处,强调书法的中锋用笔。他在画马时,运用中锋、侧锋、逆锋、皴擦点染,并将西方解剖马的结构、素描、透视、光影等造型手法融入到创作中来,其笔墨、形、色等,已把马的写意精神物化、形式化,成为自觉的追求。马的“写意”与“写意精神”使他的繪画马艺术,从最初侧重形而下的描绘,走向形而上的精神表现,其内涵与外在形式,浑然一体,成为他所画马艺术有别于画坛其他画马的画家个性,从而奠定其独有的重要的“当代第一马”地位。然而令人欣喜的是,雷晓宁所画的“马”,没有辜负恩师亚明先生的期望,具有文化性、抒发性和书写性,融入了中国文化的诸多元素。他所绘画的马,超越了马的形态,是“寄托性情”“直抒胸臆”,从而呈现他绘画马的美学特征。首都人民大会堂和全国人大委员会于2003年、2004年两次特邀雷晓宁为人民大会堂创作《骏马奔腾》(1.6米X2.6米)和《万马奔腾》(2.7米X7米)巨幅长卷写意中国画。画中场面宏大,个性鲜明,构图浑然天成。雷晓宁用最简略的笔法,突出最能体现马的精神气质外形的部分躯干、筋骨,以凸显雄壮、威风凛凛,既充满了阳刚之气,又具有阴柔之美。画中呈现宽阔无垠的边疆草场,成千上万的骏马疾驰如风,嘶叫似雷,或昂首远眺,或扬蹄长嘶,或踏尘而驰,追逐着一轮红日。马的形态、跑姿、嘶吼之态跃然而出,呈现野性力量之美。马蹄下倒伏的劲草,映衬着风速和马速,映衬着奔马狂飙奔放的雄姿,极具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雷晓宁的绘画马作品,追求诗的状态与境界。他创作的大写意中国画《信步》,由中国代表团作为唯一国礼捎带参加金正日诞辰纪念活动,现悬挂于朝鲜妙香山国宝馆,与当年周恩来总理赠送金日成的艺术大师徐悲鸿所绘马作品并列挂放。2007年受中央统战部邀请,他创作的《九骏图》被悬挂于中央统战部部长会议室。2008年,他受外交部有关外事部门领导邀请创作的《骁腾万里》,作为国礼赠送马耳他总统。他还多次受全国政协、军委等有关部门邀请,创作多幅写意马,被称为“徐悲鸿大师画马的再传弟子”。
在中国文化中,马以其“强悍力量、忍辱负重、勇往直前”的艺术形象,一直是我国传统绘画题材之一。以画马为专题始于南北朝的南齐毛惠远和北齐扬子华,唐朝的曹霸、陈闳、韩干、韦偃等画马名家,将画马这一题材推向成熟完备。宋代的李公麟、元代的赵孟頫、清代的朗世宁等画家,以各自擅长绘画形式留下众多画马经典之作,近现代的徐悲鸿一改前人画风,自成一派。中国画当代性的视觉语言,离不开传统滋养的汲取和外来艺术的融汇。雷晓宁不仅擅长写意,而且精于工笔。他创作的工笔画马作品,追求的是无人态之态,无我之境中有我,其隐喻与含蓄,不同于写意画那样肆意与强化,但不等于从最初的构思立意到境界的塑造中人的主体意识的缺位。正如古人云:“本动笔前,须兴高意远,已动笔后,要气静神疑。无论工致与写意皆然,是其然也。”例如,雷晓宁创作的《花儿与少年》等工笔骏马作品,写其马意蕴,重视马的“象外之意”,强烈地抒发了自己的主观情感,善于将马的意象与自己的笔墨的审美性完美结合,讲究笔意与空白的有机结合、虚实相生,从而使自己的绘画马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度。雷晓宁的工笔骏马,冲破旧文人画的束缚,建立起新的审美观念和绘画图式,把强化了纯化了的视觉语言,纳于他所塑造的骏马中。工笔画《盛世新六骏》(每幅均为3.47米x2.8米)组画,由六幅独立的工笔画组成。这六幅工笔画,由工入逸,把人物画形神兼备、山水画超逸高拔、花鸟画内蕴寓意三者糅为一体,拓宽了工笔画马的艺术语言和审美价值。这六幅独立的骏马,既可单独成画,又可连缀组画,既有阳刚之气,又具阴柔之美。它们既是自然界的造化,更是力量的化身、大展宏图的精神写照。画中之马,形神兼备,气韵生动,融传统寓意与现代造型于一体,在追求笔墨语言形式的现代转换中构成了自己的艺术符号,展现了中国画特有的笔墨造型形态和审美精神。
雷晓宁的工笔画马所把握的技法技巧、艺术格调、情怀和定力,都体现在《盛世新六骏》作品中。他不凡的才情、学养和直觉感受,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攀登上一个新的艺术高度,并完成了绘画语言和精神观念的双重超越。《彼岸》是他创作的巨幅工笔画。画家以英国纯雪马、西班牙宫庭马和汗血马等世界名马为原型而创作的心中的骏马。在他的笔触中,以书法的笔意“双钩”造型,使用“三礬九染”,也使用“平涂填色”“渲染填色”交替互用互补,时而厚涂,时而薄罩,丰富的技法技巧,增加了艺术的表现力度,凸显了他的工笔技法娴熟、形式感强的个人风貌。景物刻画得大气疏朗,细致的描绘不流媚俗。两匹相依相偎的骏马,一匹灰白色马探出头在河边畅饮清澈的生命之水,一匹枣红色马悠闲地等待喝水,仿佛一对伉俪快乐地生活在幸福的彼岸。画家描绘的近景是夏季盛开的荷花和流动荡漾的涟漪;中景草地上生长着一丛丛绿茵茵小草,勃发着生机;远景天空飘动着云朵,好似飞动摇曳,似真似幻,全然浑化在笔墨点线的晕染互润之中。色调冷艳清逸,正反填染章法独特,运思巧妙构图新颖,极具苍润浑厚。再加上虚实明暗的变化,构成飘渺浮动的氤氲气韵,让人不由得神游其画中,恰如宗白华先生所说“笔笔灵虚,不滞于物,而又笔笔写实,为物传神”。《彼岸》作品中伉俪之马生动传神,给人以比真马还真的视觉冲击力效果,无不显示出雷晓宁在骏马绘画艺术中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探索的激情。《父子情深》作品,旨在表现父子之间的情感,赞颂父亲对儿女无私的爱、儿女对父亲大山般依恋之情。雷晓宁创作的这幅画,不仅让观者体味动物和人间的父子情深,更让观者去领略山水之美。画中的枣红色小马伸长脖颈亲吻大马之嘴,让观者体会浸沉于现实生活中的父子情感世界中。骏马身后,几棵挺拔的葱郁树木,马脚下一大片茂盛的草蓬,天空弥漫着乳白色雾霭,何尝不是画家的独创呢?这让我们想起元人汤采真所云:“山水之为物,禀造化之秀,阴阳晦冥,晴雨寒暑,朝昏昼夜,随形改步,有无穷之趣,自非胸中之壑,汪汪洋洋,如万倾波,未易摹写。”雷晓宁创作时,也把山水元素植入画中,花花木木,牵绊勾连,画工画形,绘工赋色,让观者仿佛置身于山水之前,在天地之间神游梦回,留恋山水之情怀,充分实践着“天人合一”的古老箴言。这幅画既有工笔画的双钩,也有随类赋彩,驾驭色彩方面他有着相当精深的研究与发现。他所描绘的马,已经超越中国画的传统格局和审美规范。传统的中国画往往是截取一个局部,经过剪裁的“近景式”或“小景式”作品,让人感到清新明快、赏心悦目。在雷晓宁的作品中,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骏马都是描绘的中心和主题。而在《父子情深》作品里,骏马是一种被借用的符号,而不是要表达的主题。特别是那匹小马伸脖张嘴去亲吻大马嘴唇的细节瞬间,构成了作品中的“画眼”,使作品具有一种宏观的境界。雷晓宁把大马、小马拟人化处理,正是他突破传统题材的类别规范,找到了一个新的“切入点”,即对马做“微观化”处理,具有一种微观的人情况味和生命活力。然而这幅画意蕴父亲之爱的情感内涵,则是雷晓宁从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上的一种“宏观化”的思考,使他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画家的视野。
雷晓宁画马形成了自身独有的艺术体系与艺术魅力,在雕塑艺术方面亦成绩斐然: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城市兴起雕塑热。1990年应江苏盐城市邀请,创作完成中国环保战线第一位革命烈士徐秀娟汉白玉“海之恋”塑像;在南京创作完成大型城市雕塑“青春之歌”;为宜兴徐悲鸿纪念馆创作徐悲鸿大师塑像;1996至1998年两年时间,他创作完成了国内首座采用锻铜工艺总高33米、世界最高的老子雕像(获“世界吉尼斯之最”和国家专利)。该雕像坐落于江苏句容茅旅游风景区,展现了老子的仙风道骨神采。这些雕塑施展了他超凡的雕塑艺术和园林工程设计的惊人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