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棋文化彰显办学特色的探索

2021-07-11 23:46俞震红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1年6期

俞震红

[摘 要] 以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云塘学校为例,探讨棋类特色学校办学模式。从棋类特色学校办学模式的困境与抉择、实践与收获、思考与困惑三个方面,总结学校以棋类为特色,以校本课程为引领,以棋文化为氛围,发展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体会,旨在通过棋类特色学校的创办来挖掘学生个性、潜力,从根本上改变大众的教育观念,促进教育由“应试”向“素质”的成功转型。

[关键词] 特色兴校;棋文化;校本研究;以棋养性

一、困境与抉择——亮出“棋”帜,敲响“棋”音

(一)时代要求,特色兴校

步入新世纪,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公众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教育资源的震荡整合,学校布局的调整,生源绝对数量的逐年下降,又把教育竞争进一步推向激烈。义务教育均衡对中小城市学校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如果学校的格局和发展还遵循陈旧的观念、停滞的思维、老套的管理,将导致学校发展走入死胡同,不但阻止了教育教学的更新,也将堵塞生源通道。站在学校发展的格局之巅,如何走出一条特色办学之路,迎接新一轮的挑战,需要学校高层决策者调整办学思路,在坚持“质量立校”的基础上,走“特色兴校”之路,创建合格加特色的学校,靠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永葆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力与生机。

(二)素质教育,沃土培植

实施素质教育的热潮兴起之时,教师除了重视学生的文化知识素质外,更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引导学生发展与挖掘自身潜力,从身心健康到技能特长全面发展。

各校在课堂教学之外,都会开展一些适合于学生兴趣发展的社团,如美术、声乐、舞蹈。但形式相对单调,制约了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孩子们升入初中或高中后,很多家长考虑到课业的加重,让孩子不再学习兴趣特长,特别是很多特长需要参加考级、比赛,因此浪费时间和精力,导致这些特长没能长期坚持。而“棋”是思维的游戏,雅俗共赏,特别是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对弈不仅能提高智商,还能提高情商。在现代社会后者比前者更需要。下棋时首先要有坐心,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自信心,还要善于把握时机,沉得住气。有了足够的情商才能正常发挥智商,才能使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分析力等智力因素得到提升。

棋类活动更能吸引大量学生和教师的加入,活动内容也由最初的纯棋类搏杀拓展到智力运动。棋类活动的开展和学习,让全体师生之间有了共同的兴趣爱好,棋盘上的对弈,不分老幼,也因为有了“棋”这个共同的话题,让师生关系更融洽。特别是校园里追跑撩打的现象明显减少,随处可见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事无事下上几局的画面,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正是棋类特色活动的融入,为学校特色建设培植了肥沃的土壤,只要稍加引导,必然使其迅速发展壮大,进而成为学校特色。

(三)冷静思考,必然选择

形势发展要求学校推进特色建设,素质教育之花竞相开放又使学校特色建设成为可能,这样,学校特色建设工作就成了发展中的必然。

把国际跳棋文化确立为特色建设的方向,对该项目结合校情进行认真的利弊分析,有利方面:1.群眾基础扎实,智力运动氛围浓,可以快速成为学校风尚;2.智力运动经常有比赛,出成绩的机会多,先进性容易得到体现,反过来,有了成绩又能调动师生家长的积极性,进而增强参与热情;3.该项目好组织活动,学校如果需要,就能邀请各界人士来校进行特色观摩,展示特色建设成果。不利方面:全校师生虽然都爱下棋,但毕竟水平不高,如果上升为学校特色,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师资力量不足的困难。

棋类特色学校办学模式是指在办学过程中以“全面打好基础,发展个性特长,文化与益智双赢,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为指导,对学校教育过程的组织方式、运行规则、操作策略等进行特色组合,从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潜能得以开发、得以外显发展。

二、实践与收获——营造“棋”势,乐在“棋”中

(一)营建氛围,“棋”风浓浓

首先,将棋文化融入整个的校园文化建设。针对校园环境,精心布置棋文化走廊,教学楼走廊顶,分别悬挂图文并茂的图片,走廊悬挂“将帅”二字,时刻提醒我们要培养“人人皆帅气,个个成将才”的高素质人才;教室外的棋谱、残局让人流连忘返,棋语、棋理常发人深省。其次,每层走廊上整齐有序摆放棋桌,课余孩子们与老师、同伴切磋交流亦可成为一种时尚的课间活动,也形成了学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专门设立棋类活动室,棋室里张贴棋知识、棋星感言、棋谚语,并将各级棋类赛事中的获奖荣誉进行展示,激励师生进一步为之努力。同时还在学校围墙穿上文化衣,墙上的五棋小知识、简单规则让师生于无声处接受棋文化熏陶。操场上的巨幅象棋棋盘上,时常看到学生在这里或“将”或“杀”地玩着,棋盘暗示着棋如人生,孩子们从这开始起步,努力走好人生每一步。

通过棋室文化、走廊文化、围墙文化的传播和影响,通过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网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努力构建“人人知晓棋、个个喜爱棋、师生会下棋”的良好氛围,营造“一进学校、棋风扑面而来”的浓郁氛围,使整个校园仿佛成为一部立体、多彩、富有吸引力的棋类教科书。

(二)宣传造势,合力铸“棋”

如果国际跳棋就始终只是停留在一种兴趣爱好的阶段,不加以引导,不可能凝结成为校园文化,更谈不上成为学校特色。为此,进行一系列的特色建设运作势在必行。一是召开全校教师会,向教师阐明为什么要开展特色建设,以及学校为什么决定把国际跳棋作为特色建设的方向;二是对学校进行全面布置,在全校营造出强烈的棋文化氛围;三是召开家长会并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了解孩子学习国际跳棋的益处,告知家长学校特色建设的思路与规划;四是加强宣传,与棋协取得联系,广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时聘请好优秀国际跳棋教练员。

(三)研究“棋”路,回归课堂

如何将棋类特色落到实处?这还得回归到课本。开设棋类校本课程成必然。在一、二年级中进行普及,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棋类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对棋的兴趣;三、四年级进行提高,让学生懂得下棋的基本原理、杀法,并渗透下棋与做人的简单道理,开始培养其良好的棋德棋风。棋课普及、提高的过程也是发现苗子的过程。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再在五、六年级中选拔出一批基础好、实力强的同学组成精英培训班,聘请省棋协专家上课指导,进行战术综合运用方面的培训,培养学生调动全局的能力。这样的课程布局,实现了“全面普及—重点提高—精英培训”的阶梯式棋类人才培养模式。

校本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学校走出自己特色的途径之一。

(四)多彩活动,乐在“棋”中

为了给学生提供交流展示的舞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棋类活动,孩子们乐在“棋”中。首先,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人人学会一种棋,人手一副棋,每天一局棋,每年参加一场比赛;其次,开展“校园棋王等级制度”活动,根据平时对弈胜负情况,进行等级评定,让学生也尝一回棋类大师的感觉。学校还组织校级棋王争霸赛、擂台赛、智力运动会、网上棋赛、师生对抗赛、亲子对决赛等,以形式多样的棋类活动极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棋类作为一项独具特色的体育项目,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还能促进学生良好意志、心理品质的培养。棋类活动很像人生的模拟,有时逆水行舟,置之死地而后生;有时一帆风顺,却一时大意失荆州。输棋、赢棋的经历,对现在这些娇生惯养、挫折承受能力还不强的小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磨砺。小棋子,大学问。通过实践,不仅棋能促智、棋能培德、棋能冶情、棋能养性,棋类特色办学模式还能提升师生品味、发展学校内涵,促进素质教育。

三、思考与困惑——深入“棋”中,“棋”味无穷

在特色建设工作中所做的探索和努力,有以下方面值得借鉴:

学校在开展特色建设之前,一定要认真领会“特色”的含义,不要把学校特色与常规工作混淆,也不能认为组织的几次活动就是特色建设,以活动特色代替学校特色。

同时要认真分析校情,看学校在哪个方面文化积淀较好,哪个项目群众基础扎实,从而选准特色建设方向,否则,特色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特色建設在具体运作时要注重宣传,加强与各方面广泛合作,这样才能挖掘一切有利因素,事半功倍地推动学校特色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

确定特色后,一定要有一个长期的规划,制订三年或五年计划,也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订学年计划。但所有活动都必须按照计划依次实施,每次活动必须有方案、过程及成绩,便于资料的整理和收集。

参考文献:

[1]廖广轩.办学理念与学校特色[J].考试周刊,2008(19):190-191.

[2]李德敏.学校特色构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0(29):13-14.

[3]杨小村.开发校本课程办出学校特色[J].中国教育学刊,2002(6):26-29.

[4]胡丽玲.以校本课程开发培育学校特色的实践探索[J].小学德育,2008(23):12.

(责任编辑: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