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背景下高校人才协同管理模式创新
——评《全面质量管理与高校人才培养》

2021-07-11 08:26刘义敏,刘婷婷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创新型协同人才

书名:全面质量管理与高校人才培养

作者:班秀萍 叶云龙

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1-2596-3

出版时间:2017 年9 月

定价:61 元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转型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向着创新型人才发展靠拢,对于人才培养的方式、理念与模式不断创新。很多高校在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开始注重多元化教育资源的投入与建设,尝试协同管理模式,积极开拓社会合作,通过联合办学、校企合作等方式丰富教学主体和教学资源,以达到更好地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目的。

当前在转型发展背景下,高校实施人才协同管理模式创新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科研人员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实践和研究工作。《全面质量管理与高校人才培养》一书由班秀萍、叶云龙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班秀萍和叶云龙均有着长期的教育研究工作经验,对于全面质量管理和高校人才培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实践经验。全书共有十一个章节,第一章主要讲述的是质量方面相关定义、形式等内容。第二章讲述全面质量管理相关常识性知识。第三章以全面质量发展阶段和要求为主要内容。第四章至第十章讲述高校人才培养相关内涵、学生观、存在问题、现状原因,以及在高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必要性、过程、方法等。第十一章总结性的讲述了全面质量管理与人才培养之间的意义和关联。全书是以我国高校开展教育工作和人才培养为基础,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作为研究基础,结合我国当前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综合性的人才培养方法分析与研究。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我国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建设“双一流”的重要核心。为了更好地确保“双一流”的建设,党和国家不断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并在政策法规等方面给予了诸多支持。比如在国家关于开展中长期教育改革工作以及发展规划的相关纲要文件中,就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体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等对“双一流”建设工作提出了基本要求与相应的保障条件。在关于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设计方案以及统筹规划工作中,均提出将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制定协同育人机制等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性工作。高校转型过程中实施人才协同管理模式的创新,正是依据国家提出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一战略目标而实施的具体改革措施。其在教育主体方面突破了传统的以高校为主体的模式,充分利用和发挥企业、科研机构等资源,使其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中来。高校实施人才协同管理模式创新首先需要实现运行机制、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创新,以期达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还能够为高校开展科学研究、对接社会需求、关注文化传承等方面提供坚实基础。由此可见,高校人才协同管理模式的创新是转型发展背景下高校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实现了高校育人机制方面的突破与发展,提升了高校实施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实施人才协同管理模式的创新,需要运用创新理念,突破原有的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学科界限、专业界限等,使得人才培养具有跨专业、跨学科的特点,不断开拓学生视野,使得学生发展方向与社会需求相契合,使得高校人才培养符合教育目标,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利用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转型发展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现状问题。一是,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主要体现在教育主体仍是以高校为主,缺乏与企业、科研机构、其他事业单位的联合与互动,使得高校人才培养主体固化,教学资源单一、匮乏。比如科研机构有着更加前沿的科研内容和实践教学设施,如果能与高校联动,就可以为学生提供接触科学前沿的机会。除此之外,高校开展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教师教学为主,教师主体性地位侵占了学生的中心地位,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体现。高校课堂应该充分结合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来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制定,在教学活动中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二是,高校缺乏实施创新教育的动力。受到传统教学评价方式的影响,社会、高校等对于人才培养评价工作的开展以教师自身的学历、科研项目、职称等作为主要考量因素,缺少对创新教育实质性内容的评价,使得很多高校或教师在开展人才培养时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方面的培养。同时,高校教师自身也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自身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但很多高校在开展教师培训时,将培训内容和重点放在了教师专业课程教学能力方面,对教师开展学生创新培养教育能力的重视不够,造成了实际教学过程中人才培养质量无法得到提升。三是,高校人才协同管理模式开展缺乏途径。随着我国高校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很多高校管理人员认识到协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缺乏有效开发与建设的途径和经验。主要表现在缺少与企事业单位的有效互动,使得教学资源得不到拓展。

转型发展背景下高校人才协同管理模式的创新,需要高校高层管理人员充分重视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设定,结合高校现状不断创新协同育人培养模式。高校开展人才协同管理模式需要各级政府、企业、高校等多部门共同努力,才可使其得到有效推进和实施。首先,国家有关部门需要加强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制度建设和法治建设,用以保障高校协同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为高校实施人才培养提供更大的创新平台。比如通过政府部门的组织与规范,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建设科研平台、实施科研项目、建立研究生工作站等,丰富校企合作形式,实现协同育人创新工作的发展。其次,高校需要明确当前开展人才培养的目标。转型发展背景下,高校实施人才培养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当前国家社会发展和需求为目标,转变传统的教学工作模式,创新教育理念,制定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注重教育主体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充分认识到协同管理模式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持续加强高校人才协同管理模式方面的创新,可以借助政府力量、加强校企合作,结合学生专业和自身发展需求,寻找更多的协同管理途径,为学生寻找更多优质教育资源。随着现代企业不断向着“高精尖”方向发展,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也不断提高,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使学生更为深入地接触到行业发展现状,结合具体岗位提升自身专业知识贮备和职业素养,对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可以起到良好促进作用。同时协同管理模式方面的创新还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通过加强与社会养老机构、幼儿园等机构的合作,丰富学生实践活动内容,使学生到上述场所内开展一定时期的实习工作,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对于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等有着积极作用。总体而言高校人才协同管理模式的创新,需要实现学生学业方面的创新培养,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职业素养、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爱国情操、责任意识等,真正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最后,高校需要加强教师队伍职业素养的提升。高校教师队伍是实施人才协同管理工作的主体力量,其自身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高校需要转变教师的教学工作理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并将这一理念认真落实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高校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方法等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高校还应加强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能力培养工作,使其认识到创新教育工作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比如选拔优秀教师进入到先进企业、科研机构进修等,使教师掌握更加前沿、先进的科学知识,用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并将自身的经验向其他教师进行传达。

转型发展背景下高校人才协同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当前我国教育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途径创新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时代需要。通过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来达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目标,从而提升高校整体竞争力。为了更好地突出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各级地方政府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更多的社会群体、企事业单位在进行人才选拔过程中加强对高校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方面的要求,以此为动力来推动高校实施更加全面深入的协同管理模式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创新型人才不足成为制约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创新型人才培养关乎着国家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我国需要通过加快“双一流”建设工作步伐来不断推进产学研三方面协同育人工作的创新与发展,通过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来推动战略发展,注重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建设。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多项政策,为高校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并将创新型人才培养纳入到高校持续发展和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中。高校人才协同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丰富教学资源、拓展学生视野、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使高校课堂紧跟社会行业发展需求,满足我国当前综合素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最终着力推动全社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输出。

猜你喜欢
创新型协同人才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人才云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