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金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长春 130033)
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仅要承载“培养什么人”的任务,更要承载“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历史重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需要一批批有爱国情怀、有责任担当、有精湛知识技能和大国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有志之士,坚持立德树人的目标,课程思政改革是重要途径之一。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期,全国各地高职院校践行“停课不停学”文件精神,普遍开展了线上教学。按照“三全育人”中“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理念,不管何人、何时、何地、何种方式都应该时刻牢记“育人”的核心任务。因此,教学方式虽然从线下挪到了线上,但是“立德树人”的首要目标不能变。线上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施不仅十分必要,甚至比以往的线下教学更加紧迫。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复杂,抗击疫情任务繁重。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需要政府的高瞻远瞩、顶层设计,需要医务人员的高超医术,更需要全社会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有机协作、互相配合。在这时,作为当代大学生和中国青年的主干力量,高职学生更要深刻认识为什么抗击疫情、如何抗击疫情以及自己能为抗击疫情做哪些力所能及的贡献。这一方面需要学生自己领悟和体会,但更需要包括专业课教师在内的所有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的宣传、鼓励和引导。
中国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出了中国制度的优势、党的执政能力、广大医务人员的敬业精神、中国民众的大局意识、广大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中国年青一代的有为担当等。这其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令人感动、敬佩、泪目和铭记的先进事迹与个人,足以洗涤人的心灵。而尤其是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抗疫情况相对比,更是令所有人感觉比以前更爱国、更自豪。这一切都是“育人”的绝好素材和丰富案例,疫情期间的线上课堂也是进行线上课程思政教育的绝佳机会。专业课教师应该结合自身专业和课程的实际情况,去挖掘抗疫过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线上课堂教学之中,做到“教书”和“育人”两不误。
一场疫情让中国的线上教学的建设与开展进度明显提速,同传统的线下教学相比,线上教学在组织形式、运行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另外,即便是线上教学,也存在着不同类型的线上教学方式,这些不同类型的线上教学方式也有各自的特点和差异(见表1)。
表1 线上线下教学对比
基于线上教学方式的特点分析,结合疫情之下课程思政改革的实际需要,高职院校在短期内较好地开展线上课程思政改革有一定的困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教学应变不灵活,思政目标不明确
一些课程原本有比较充分和完善的思政目标,但是疫情发生后,面对全国上下、各行各业全力抗击疫情的时代背景,一些课程。依然按照原有的方式开展线上教学,每天发生的疫情变化及社会抗击疫情的努力与课程毫无关联。这其中原因有三,一是教师本身对时事并未关注,因此无法与课程内容和目标有机融合。二是教师关注时事了,但不知道该如何将疫情与自己的课程进行融合。三是关注了时事,但与本门课程内容关联不大,不能生硬地融入。
2.情感交流不充分,思政目标难达成
线上授课同线下授课相比,虽然有着明显的“不受时空局限”的优势,但是“情感交流不充分、互动性不强”的缺点也十分明显。没有充分的互动、丰富的活动和真切的情感交流,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确实难度很大。
3.考核评价不科学,方式手段太单一
线上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要与线下考核有区别,也要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评价有区别。要认识到立德树人、思政目标的实现是一个百年树人、润物无声的过程,是灵魂的启迪、思想的升华和价值的引领。不可用单一的手段、以单一的元素、在单一的学习阶段对学生的课程思政学习进行简单粗暴的评价。
在原有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此次突发的疫情危机,完善和升华课程的“价值引领”目标。将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家国情怀、民族自信、传统文化等目标进一步完善和充实。医学、药学、动物学、历史学、公共管理、酒店管理、政治学、经济学、外语等诸多专业与学科在这样一场世纪疫情之下,都有可以挖掘和融入的思政目标。
按照确定的教学目标,利用此次疫情危机中的一些典型案例、先进个人和突出做法,深刻剖析自身的专业、课程,选取合适的内容将其自然地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切记不可以生搬硬拽、生吞活剥、牵强附会,一定要做到自然、恰到好处,不能为了思政教育而把一门专业课上成了思政课。
由于是线上开展教学,以往的课程思政的教学手段必须要有所改变。要结合不同类型线上授课的优缺点,充分做到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确保线上课程思政教育的成效。充分利用授课平台的功能,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在课前和课后发布丰富的案例和学习资源,供学生课前学习与课后复习。在课上,教师要在线上加强与学生的研讨互动、运用启发引导、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各种方法,结合案例实际对学生进行“精神启发和引导”,而绝不是把相关资源和案例发布给学生或上传到平台就结束。
要科学设计各种云提问、云活动、云游戏、云互动等各种教学活动,将抽象性、理论性强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地展现给学生。同时主要对学生的观念引导,而不是教师的精神灌输,注重将教育规律和线上的网络传播规律有机融合。
同专业课的知识和技能相比,思政教学目标的考核本身就是难点。何况又是在疫情之下在线上进行思政教育,更提高了思政考核的难度,存在着信息反馈不及时、评价内容不具体等困难。针对这些困难,可在评价内容方面进行细化并提前发布告知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加以注意。如在考勤签到中,告知学生考查的不仅仅是出勤的表现,更是一种“时间观念”“自律性”等职业素养的考核,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评价方式方面,多采用线上问卷、线上投票、视频发送、在线测验等方式进行考核。同时充分利用平台的数据统计功能,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改进。
酒店经营管理案例分析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十分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开设在第四学期。既是对之前所有专业课程所学内容的总结和升华,也能对学生即将开始的实习做良好的铺垫,是校内学习与校外实习两个阶段之间,起承上启下重要作用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从线上授课之初就一直在探索着线上课程思政的实施。2020年初突发的疫情危机为本课的课程思政提供了时机和重要案例。紧紧围绕疫情下中国政府、中国企业、中国民众等全社会上下抗击疫情所采取的应急措施、展现的职业精神、突显的制度和道路自信等案例,恰到好处地将这些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本门课第四章第二节——“酒店危机管理”课堂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开展思政教育。“酒店危机管理”这部分内容对于介绍危机的概念、掌握危机处理的关键、妥善处理危机的措施等,对于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考虑全局的大局意识等具有重要作用。
本次课这一部分内容采用的案例是“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主要采用三个层面的案例:宏观层面(政府)、中观层面(企业)和微观层面(个人),从三个层面案例中挖掘三个层次的思政教学目标(思政点),即大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中的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小的学习习惯、时间意识等(如图1)。从中国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充分准备、高度重视、果断行动、协作配合、执行到位等措施,到企业脑洞大开积极自救、奉献爱心全力抗疫,再到个人义无反顾、职业坚守等,让学生从中国“自上而下的疫情阻击战”中寻找、总结、归纳出酒店企业应对危机的措施。并且由此引发学生由衷的民族自信、家国情怀、中国智慧,深度挖掘社会责任、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等思政要点。
图1 酒店危机管理课程思政“三层多元”价值目标引领架构
本课遵循“设定目标—选取内容—确定方法—考核评价”的“四步课程思政教学法”,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同向推进。案例的选择十分自然而不刻意,案例的做法和行业企业的做法有共同及可借鉴之处。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比较自然流畅地对学生进行“思政”的教育,显得水到渠成,而没有刻意地把一堂“专业课”讲成了“思政课”。学生通过这样一堂课的学习,做到了“专业成才”与“精神成人”两不误。
坚持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目标,将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以课程教学内容为主线,深度挖掘课程思政点。持续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与综合职业素养改革,有效推进专业学生“知识成才”与“精神成人”目标同步实现。
从课前积累、课中学习和课后反思三个阶段,让学生深度了解与认知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所采取的各方面措施案例,教师加以引导和启发,深度挖掘这些案例背后蕴含的思政点与知识点。采用小组讨论、头脑风暴、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刻感知做好酒店企业危机管理应该具备的素质能力要求,感受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个人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与应变能力、政府的果断决策与大爱之心等带给学生的心灵洗涤与内心感动(如图2)。
图2 教学设计思路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酒店危机管理的重要性,清楚酒店职业经理人应对危机应该具备的素质能力,通过经典案例分析掌握应对酒店危机的措施和办法。
(2)能力目标:能根据应对酒店危机的措施和办法,在实际工作中,结合酒店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措施有效应对企业危机。
(3)价值引领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时间意识;具备临危不乱、沉着冷静的素养;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家国情怀。
2.内容选取
本次案例选取的是酒店管理专业酒店经营管理案例分析课程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酒店危机管理。授课时长为2课时。
3.教学方法与手段
因疫情原因,本次课在网上进行授课,主要采用“学—析—思”三步案例教学法实施教学。在课前,主要让学生自主了解学习抗击疫情的相关材料。在课上,采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教师直播授课,学生在线上分组进行案例阅读、小组案例分析、小组完成任务和师生主题讨论与头脑风暴。教师对小组任务进行评价和总结。在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一步反思与总结。
4.考核与评价
本次课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主要坚持三个统一,即坚持对知识技能和思政考核评价相统一,坚持对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评价相统一,坚持将课前、课中和课后学习评价相统一(见表2)。
表2 考核评价表
1.创新之处
(1)疫情危机(课程思政)与酒店危机(教学内容)有机融合。
教学组织中选取的案例极具代表性,与课程的教学内容十分吻合。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案例切入分别去实现大、中、小三个层面的思政目标,同时实现了课程的知识技能目标与思政目标。这样就可以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把“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作为授课的主体案例,来学习专业知识。学生不会认为这是一堂思政课,但却又在获取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了“思政教育”。
(2)创新“学—析—思”三步案例教学法。
本次课乃至本门课都是以案例教学法为主,创新使用“学—析—思”三步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即让学生学习案例、分析任务、反思心得,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勤于思考能力,进一步有助于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
(3)开发课程思政立体化教学资源。
在课程授课中搜集的案例(文本案例、视频案例等)、教师录制的微课视频、教师的授课课件、学生完成的作业报告等都建设成为课程思政方面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对帮助其他课程开展思政改革以及整个专业思政改革起到推动作用。
2.下一步改进措施
根据本次课的实施情况总结和反思,发现在线上思政教育方面还有需要完善的环节,未来还应该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具体如下:
(1)加强课程思政理论研究
理论能够指导实践,只有把握正确的理论方向和原则,才能进行合理有效的课程思政改革,专业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思政修养才能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将会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课程思政理论方面的学习与研究,向课程思政改革的专家、典型高校和优秀教师学习。
(2)坚持将“一、二、三”课堂课程思政有机融合
课程思政改革不仅是第一课堂(课堂教学)的任务,同时也是第二课堂(课外活动)和第三课堂(校外实践教学)的任务。要进行科学设计,与学管部门、实习企业加强合作,促进三方面课堂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实现课程思政“课上课下一体化、校内校外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