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 磊
深圳市儿童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广东 深圳 518026
人性化约束是人性化护理的环节之一,而人性化护理是由人性化照护模式逐步发展而来的,是护理人员在科学任职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理念,是一套整体性、个性化包含人文关怀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治疗操作中减少不适感,可以达到身体感官及心灵全部放松[1]。手术室是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特殊科室,同时也是医院中院感防控的重要部门,除手术相关人员外其他人不得入内。大多数儿童患者由于对陌生环境的感知,以及离开熟悉的家长亲人,而对手术室产生未知感和恐惧感,会出现哭闹不止,严重者最终导致手术无法正常进行[2],甚至会影响儿童心理健康。身体约束是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临床实践,是应对麻醉躁动、预防患儿术中坠床、意外伤等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国内外针对身体约束的研究已有开展,但仅局限于成人或重症ICU 患者,针对儿童手术患者的身体约束研究极为缺乏。约束不当会造成坠床、压伤、非计划拔管、无菌区域污染等不良事件发生,甚至引发高血压、心动、过速、压疮、循环与神经系统损伤、感染、抑郁、谵妄,甚至会导致死亡。儿童术中人性化身体约束,即在保障手术安全的前提下,针对儿童实施身体约束时,严格把握指征,充分考虑麻醉方法、手术方式、年龄、配合度等因素,决策实施适宜的约束工具、措施、时机等精准化、人性化的护理关怀措施[3]。本次研究主要调查人性化约束在儿童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儿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2019年5月—2019年11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需全麻下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手术治疗的儿童患者240例。纳入标准:(1)年龄在3~8岁之间;(2)患儿家长了解此次研究内容并同意参与。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病变患儿;(2)有严重过敏史的患儿。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120)和约束组(n=120)。对照组男童65 例,女童55 例;年龄3~6 岁,平均年龄(4.5±1.5)岁;约束组男童60 例,女童60 例;年龄3~7 岁,平均年龄(4.8±1.6)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此项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必要时采用传统固定约束及四肢呈“大”字进行捆绑。约束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后增加人性化约束护理措施:(1)病房环境护理。患儿及其家属在了解到即将手术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等消极心理,此时处于一个舒适的环境内,可使患儿及家属心情放松,有利于降低患儿心理的抵触反应。护理工作者可为患儿提供一个温馨、整洁、舒适的病房环境,将病房内的光线调至柔和,避免灯光直射眼睛,最大限度减少会导致患儿情绪紧张,睡眠不佳的影响因素。注意及时开窗通风,保持病房内空气流通,及时打扫病房内产生的垃圾。(2)心理护理。手术时间确定后,及时告知患者家属,并与家长沟通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为患儿解释,使患儿放松。随后多注意患儿以及家属的心理变化,多与患儿进行互动,及时了解患儿的内心活动,提醒家长注意陪伴。对于心情低落、状态不佳、暴躁的患儿,医护工作者更要拿出充分的爱心与耐心,采用儿童语言为其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过程,同时也可以增加肢体语言来进行更好的沟通,让患儿更容易理解接受,从而改善低落、暴躁的情绪,引导患儿提出对手术的疑惑,逐步使其理解手术意义,并对即将经历的各类操作有所心理准备。(3)手术前护理。手术前1 天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沟通,通过对家长的询问了解到患儿的心理活动,了解患儿当前可能存在的疑虑及恐惧进行解答,给予心理安慰及支持,鼓励患儿配合手术治疗及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4)手术中护理。术前由护理人员迎接患儿与一名家长陪同下进入麻醉诱导间,诱导间配备沉浸式海洋主题动态投影,并播放轻柔优美的主题音乐,以转移儿童对手术的注意力。让儿童在家长陪同下完成麻醉诱导,完成后方可转入手术间。术中选择柔软、舒适度较好的聚酯纤维约束带进行适宜约束(松紧度以能容纳一指为宜)。并做好术中定时观察。(5)手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将患者摆为麻醉苏醒体位,整理好患儿衣物,在保障患儿安全前提下,于患儿苏醒前及时解除不必要身体约束或放松约束带扩大肢体活动度。陪伴在病床旁边,患儿清醒有意识后轻呼患儿的名字告知其手术过程十分顺利,使患儿放松,安心休息。术后转运过程中尽量减少约束工具约束,鼓励家长与患儿积极沟通,安慰患儿,提高配合度。(6)针对术中约束患儿,尤其是术中发生麻醉躁动或术中意外苏醒患儿,清醒状态下实施强制约束的手术患儿,应联合病区、家长开展针对患儿的心理疏导工作,减少术中约束造成的心理阴影,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的介入治疗。
实施前与出院前分别向家长发放满意调查表,使其协助患儿填写,比较满意度;比较患儿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
采用SPSS 19.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后约束组与对照组患儿及家长满意度分别是100.00%、91.67%,约束组满度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手术护理前后满意度调查比较例(%)
护理后约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分别为5.00%、19.17%,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约束组(P<0.05),见表2。
护理后,两组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降低,且约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儿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例(%)
表3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s)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对照组(n=120)约束组(n=120)SDS 65.84±2.57 47.56±1.32a 64.77±2.43 29.59±1.42ab时间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SAS 62.73±2.12 46.21±1.42a 61.94±2.01 28.88±1.52ab
身体约束是医院普遍的一种医疗辅助手段,医护人员认为它可以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如意外拔管、坠床等),帮助保护患儿安全。目前关于身体约束是否能有效降低意外拔管的危险(包括中心静脉导管、尿管、以及术后引流管等),以及身体约束是否会给患儿的心理带来额外的伤害,对于儿童患者的未来成长是否会造成阴影存在较大争议[4]。病患来到医院就诊时,不仅仅承受着身体上的病痛,同时心理情绪也是极度敏感期,极易受到外界的言语及行为伤害,希望得到更多的陪伴,对于他们来说,此时医务人员使用的各种治疗仪器都是冰冷的,甚至是恐惧的,特别是对儿童患者,他们本身思维稚嫩比成年患者更难以适应陌生环境,对疾病以及环境的未知都会为他们带来焦虑、恐惧、紧张的心情。常规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往往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来决定,常对患儿使用身体约束,并在约束后忽略对患儿的持续评估,在做身体约束前,不能及时有效的告知家长及患儿本身,有些医院甚至缺失告知和签字的相关流程[5]。
当人的健康受到损害时,大多数人会出现紧张、焦虑、疼痛等不适征象,特别是儿童患者,更容易出现恐惧,导致情绪极不稳定。长期处于恐惧、焦虑、烦躁的精神状态下,会导致患儿的病情进一步加重,拉长治疗周期,进而出现生活品质下降。孩子是一个家庭所有成员的心之所系,当孩子的健康受到威胁,家长的情绪会处在十分焦虑的状态,极容易出现医患矛盾。在现代医疗工作中,护理人员实行了人性化护理,为患者提供温暖的护理服务,满足其对疾病治疗有利的需求,仔细了解并解答患儿及家长的疑虑,降低患儿及家长的焦虑,使患儿在身心皆处于放松状态时接受最优化医疗服务,提高患儿对治疗的遵从性、促进预后恢复[6-7]。在人性化护理的模式下实行人性化约束,人性化约束护理中加强对约束患儿的病情监护、心理指导,增强患儿及家长战胜疾病的信心,稳定其情绪,使他们的人格尊严得到尊重和保护,绝大多数家长及患儿在病情治疗后都能够理解治疗期间的约束是为了更好的配合病情治疗,对于治疗的依从性也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