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杰
在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中,书法和绘画是最为普及的存在,也是我们国人最为喜爱的,在平常的生活之中,也会当做一般的爱好来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自明代紫砂艺术发端以来,许多的文人雅士可以以紫砂为材质,在上面进行书法、绘画的镌刻,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其中的集大成者就是西冷印社八大家之一、著名的绘画家陈曼生,他在溧阳为官的时候,和宜兴的紫砂匠人杨彭年、杨凤年兄妹合作,开创了文人壶的代表“曼生十八式”,上面的铭文非常具有人文气息和金石味道,对今天的紫砂陶刻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今天紫砂比较普及的情况之下,紫砂陶刻艺术作品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的这组紫砂作品《双耳兽环赏瓶》是一对非常具有艺术质感的陶刻赏瓶,瓶体的形态延续了传统的造型,上面的兽形双耳观之令人顿生威严之感,上面还装饰有两环,扣之铃铃作响,趣味盎然,惟妙惟肖的造型凸显出作者巧夺天工的技艺水准。紫砂赏瓶作为一种文人雅器,其主要的功能就是供人们观赏,上面的陶刻装饰才是其主要的内容。这组作品其中一个赏瓶上面篆刻的是“芳情雀艳若翠仙,飞凤玉凰下凡来。”源于著名的《咏孔雀诗》,字迹清丽秀泽,隽永悠长,陶刻的功力也是展示得淋漓尽致,另一件赏瓶上陶刻的内容为“邀云作伴远忘返,与鹤分巢宽有余。”采用了篆书的字体,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悠悠古韵充分地凸显出来,同时也把紫砂篆刻和传统的书法篆刻有机地结合起来,带给我们一种穿越历史的厚重之感,刻刀的痕迹深浅自如,紫砂的质感尤其强烈,给我们很大的视觉冲击。从整体上来看这组作品《双耳兽环赏瓶》,把紫砂的人文韵味和金石味道带给我们广大的紫砂和书法爱好者,通过欣赏、触摸更加能够体会到那种刻刀力度透纸背的感觉,同时也让我们对宜兴传统的紫砂陶刻技艺有了更直观的体会,也能够充分地理解到古人的生活状态和心中的那份豁达,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情怀。
《双耳兽环赏瓶》陶刻专业 李杰
孔雀,是一种非常美丽的鸟类,在《咏孔雀中》写道:“时空无花情花开,羽绒豪放云天娇。芳情雀艳若翠仙,飞凤玉凰下凡来。”其中的意思是说,时空中没有花,孔雀开屏就像一朵花一样,它的羽毛豪气地张开,如云之骄子一般。若把群芳和艳丽的雀比作是仙,那么孔雀就是下凡的凤凰。全诗寥寥几字描绘了孔雀超凡脱俗的美,展现了孔雀的灵动美妙之处,显现出作者对孔雀的情有独钟,表达了作者对孔雀的喜爱与赞美之情,用在紫砂陶刻的装饰上面非常的合适。而“邀云作伴远忘返,与鹤分巢宽有余”为清代著名书法家杨沂孙晚年作品,婉转流通,精妙自然,正如世人评其篆书:“功力甚勤,规矩亦备,所乏者韵耳。”陶刻的装饰也采用了篆书体,可谓是相得益彰,精彩纷呈,其中的意思为邀请云朵来做伴,一同玩耍开心地忘记了回去,于是与仙鹤分享巢穴,仍宽绰得绰绰有余。表达了作者洒脱、自由的意境和情趣,我们后来人也非常羡慕和向往。我的这组《双耳兽环赏瓶》正是采用了非常具有人文气息的文字铭刻装饰,搭配瓶身古典质朴之美,凸显出它神秘而又具有东方韵味之无穷魅力,观之令人啧啧称赞,沉迷于其中而流连忘返,引起内心深处强烈的共鸣。
结语:在经过了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更迭之后,紫砂艺术不仅没有消失殆尽,而且在紫砂艺人们的不懈努力之下,更加地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包涵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形式的延伸也越来越丰富,特别是紫砂陶刻的产生,使其从实用器升华成为了艺术品,在更大的精神层面影响着我们的审美,带给我们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