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 推动学校课程改革

2021-07-09 08:30郝志军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五育育人理念

郝志军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和未来人才培养的长远需求出发,提出建立“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教育体系。当前,新时代“五育”并举的格局初步形成,“五育”融合的实践仍需探索。“五育”中的智育重、德育疏、体育弱、美育少、劳动教育缺的短板和弱项依然明显,融合推进实施尚需时日;认识的二元论、知识的箱格化、学科的分离化等问题依然出现在我们的学校和課堂中;“五唯”评价,特别是“唯分数”“唯升学”评价导向制约着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此,必须深化课程改革,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现全面育人目标。

坚持育人为本,整体发展。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育人导向,树立课程融合就是落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形成“五育”融合的学校落实机制。要立足中国大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注重知识内在关联和生活实际的有机联系,兼顾社会需求与学生个性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吸收人类优秀成果,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强化多元综合,知识融通。要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通盘考虑各学科、各领域的知识特点与内容特征,注重学科间的内在关联性,发挥各学科、各领域的独特育人价值。在学科育人的同时,推动学科内外、领域内外的知识融合、方法融合、思想融合、经验融合以及价值观念融合,增强课程的融合实施深度,推动学科间、领域间的优势互补,发挥综合协同的育人价值,让学校课程从“强起来”到“通起来”,真正实现“1+1>2”的育人功效。

着眼未来发展,与时俱进。要深刻认识当今世界所处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着眼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具备创新思维与前沿意识,深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吸收当今社会文化和科技进步的新理念与新成果,把握课程知识信息传播和应用的时效性,彰显课程融合的时代意蕴,强化融合课程的育人效能。

注重优化结构,创新方式。围绕“五育”融合理念,明确课程逻辑主线,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内容,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和义务教育课程新方案新课标的融合实施,形成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创新课程组织方式,以主题、项目、活动为载体,形成多元的课程主线、融通的课程内容与协同的课程组织,促使学科课程项目化、校本课程活动化、社会实践生活化、自主探究个性化;要积极开展课程融合的主题教研活动,通过学情分析、教材分析以及教法分析,总结“五育”融合理念下课程融合的经验,提炼“五育”融合理念下课程融合的实施模式。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猜你喜欢
五育育人理念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五育并举”,学校交出智慧答卷
“五育互育”:高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