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阅读之说明文

2021-07-09 02:02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光碟开普勒宜居

【答题要点】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主要考查的是同学们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有句顺口溜可供大家记诵:“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来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

读原文时,同学们首先要完成两个任务:了解文章大意,说明的对象,各段间的联系,作者的见解及相关材料等;给段落标上序号。

其次,读题很重要。阅读过程中,一定要给题目中的关键词做上标记。

第三,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是答题的关键。一般来说,答案的检索区间就在命题点的附近。

【阅读训练一】

寻找“流浪的地球”

先秦时代的一首《卿云歌》写道:“明明上天,烂然星陈。”宇宙茫茫,太空无垠,星辰璀璨,恒河沙数。除了地球之外,是否还有一颗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呢?人类一直好奇地追问着这个问题。

如何发现和观测其他行星?

美国的一位科学家曾想出了一个办法,它的原理是这样的:当行星运转到恒星前面时,恒星的亮度就会有一些微弱的变化。如当水星运转到太阳前面时,水星会遮住太阳的一部分光线,使得太阳的亮度稍稍变暗。这种现象叫作凌星,而发现行星的方法叫作“凌星法”。凌星法对观测设备和观测条件要求较高,因为行星的体积比恒星小得多,A.凌星时恒星产生的光度变化微乎其微,犹如在很远的地方观测一只蚊子在明亮的灯泡前飞过时导致的亮度变化,所以光度计的测光精度要求优于万分之一。依据这一思路和要求,美国航空航天局设计制造了开普勒望远镜,并于2009年3月将它送上太空。相对于广为人知的哈勃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的视野更广,它能同时观察10万颗恒星,并且每30分钟测量一次它们的亮度变化,从而检测出正在恒星前面飞行的行星。

开普勒望远镜的优势很突出,但是劣势也非常明显。比如它无法获得行星质量的信息,而质量对于类地行星来说非常重要。宇宙中充斥着各种太空信号,导致有些行星微弱的信号被掩盖,而开普勒望远镜在筛选信息时困难重重。如果行星的轨道特殊,不从恒星的表面飞过,那开普勒望远镜就无法发现这颗行星。这些因素使得开普勒望远镜发现宜居星球的历程举步维艰。更不幸的是,2013年5月,开普勒望远镜发生了机械故障无法继续工作,致使这个科研项目被迫终止。自始至终,开普勒望远镜总计发现了约3300颗太阳系以外的行星,但是它们或者没有液态水,或者所在的位置并非宜居地带,但其中没有人类感到既陌生又熟悉的“流浪的地球”。

为了寻找地球“失散多年的兄弟”,中国天文学家提出了不同的思路——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该计划由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提出,它能突破嘈杂的太空信号、巨大的亮度差别和空间分辨率的限制。

这个计划又被称为“觅音计划”,它的依据是如果行星围绕恒星运转,它就会使恒星产生周期性的小幅摆动,通过观测恒星位置的细微变化,排除恒星自身的运动之后,就可以推测出恒星周围是否有行星,并且能估算出行星的质量。这个計划可以不考虑嘈杂的太空信号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能够过滤掉类似木星那样的体积庞大、主要成分是气体的行星。

经过八年的技术沉淀,“觅音计划”现在已经进入实施阶段。B.要让“梦想照进现实”,需要在测量精度上达到微角秒,这相当于在地球上观测月球上的一枚硬币。为此,中国计划发射一颗测量天体的高精度望远镜,达到星际间微角秒级别的测量精度,这样就能以直接成像的方式发现和认证太阳系以外的宜居行星。这个望远镜的“小目标”是探测距离地球32光年范围内的约100颗恒星、50颗类地行星。

如今,中国在类地行星的观测上有了深厚的积淀。依托航空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相信在寻找宜居星球方面一定能够厚积薄发,不负众望。

(作者赵君鹏,选自《知识窗》2020年第9期)

思考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约”字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请说说宜居星球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训练二】

如何保存未来数据

数千年来,人类一直在用各种手段保存信息。尽管在过去几十年里,人类存储的数据量出现了极大增长,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记忆越来越多地以数字形式储存在我们的硬盘或“云端”里,但这些数据的寿命却很短,甚至长不过我们的一生。

如何才能将这些数据长期保存不丢失?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正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2017年2月,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的数据存储技术,利用玻璃中的微型纳米结构去编码信息。基于这一技术,标准尺寸光碟能保存约360TB的数据,而在温度190℃左右的环境中可维持长达138亿年,这一时间和宇宙的历史相仿,是地球年龄的近3倍。

这一技术被称作“五维数据存储”,它最初发表在2013年的一篇论文中。自那时以来,科学家不断地推动这项技术的优化发展,最终要实现商用。

五维光碟能使用位于玻璃碟片内的微型物理结构(即“纳米格栅”)保存信息,通过读取折射的激光能够呈现5种数据状态,这也是这种技术名称的来源。利用激光技术设备,可以知道纳米格栅的方向、激光折射的强度以及用X、Y、Z轴表示的空间中的位置。因此,相对于传统光碟,五维光碟的数据存储密度更大,例如传统的蓝光光碟能保存128GB的数据,而五维光碟存储的数据量是蓝光光碟的3000倍,即360TB。

由于玻璃是一种坚固的材料,只有很高的温度才能导致玻璃熔化或变形,而玻璃又有着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因此,这种五维光碟能确保数据在非常长的时间里保存,不会丢失。

在五维光碟长期保存数据信息的情况下,如何使这些数据信息让未来的人解读?那就是保存所有的软件,存放在云端的服务器上,使它们永不过时,就好像博物馆一样,只不过这个博物馆是数字形式的。通过对软件的数据内容和操作系统做一个快照,然后进行长期保存。在未来漫长的时间中,这些快照还需要根据当时的技术环境,从一个云端移到另一个云端,方便任何需要者使用。

五维数据存储技术给人们将来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尤其对图书馆和博物馆来说更有潜力。科学家认为,这一技术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商用。尽管在五维光碟中记录信息还需要用到成本高昂的实验室激光设备,但光碟数据的读取并不困难,南安普顿大学的科研团队表示,类似DVD播放器的五维光碟读取设备将在未来几十年面市。

(作者任志方,摘自《意林》2018年1月下,有删改)

思考

1.下列对本文说明对象的概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未来数据     B.硬盘或“云端”

C.五维数据存储技术

D.图书馆和博物馆

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2013年以来,科学家不断地推动“五维数据存储”技术的优化发展,最终要实现商用。

B.五维光碟的数据存储密度比传统光碟大,它存储的数据量是蓝光光碟的3000倍。

C.在五维光碟长期保存数据信息情况下,未来的人可通过云端服务器上的软件,解读过去的数据信息。

D.五维数据存储技术对图书馆和博物馆来说很有潜力,五维光碟读取设备将在未来几年面市。

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结构形式为“总一分一总”,七个自然段划分为:①‖②③④⑤⑥‖⑦

B.第二段中运用的“约”“左右”“近”等概數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第五段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五维光碟的特性。

D.第五段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先说明玻璃具备坚固性和化学稳定性的原因,再说明五维光碟能长久保存数据的结果。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

猜你喜欢
光碟开普勒宜居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宜居的海底城市
宜居大化
所有的鸟鸣
智能纳米光碟:癌症新杀手
宜居星球
开普勒的最新发现:第二地球
“死而复生”的开普勒
开普勒的大发现
孤独远行的开普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