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倪浩
疫情期间,中美两国涌现大量创新型企业,从而推动全球范围内同类企业总数量超过700家。根据美国调查公司CBInsights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6月24日,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729家,与2020年7月1日的478家相比,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增加了251家,增幅超过53%。
“独角兽”企业是指成立不到10年但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未上市创新型科技企业。《日本经济新闻》在7月8日的报道中分析认为,过去一年全球独角兽企业增长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全球央行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大量资金涌入创投企业推高这些初创企业的估值;另一个原因是,疫情期间数字化、信息化应用需求大量增加,吸引资金大量流入相关企业。
在这份独角兽公司全名单中,中美两国企业联合“霸榜”。据统计,729家独角兽企业中有374家来自美国,占比达到64%。过去一年中,美国增加的独角兽企业达到146家,贡献最大。排名第二的中国共拥有独角兽企业151家,比去年的124家增加27家。其他国家分别为印度34家、英国29家、以色列18家,分列在美国和中国之后。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来自中国的字节跳动以1400亿美元的估值在全球独角兽企业排名中独占鳌头,排名第二的是来自美国的金融科技公司Stripe,估值为950亿美元。排名第三位的是估值为740亿美元的商业航天企业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同样来自于美国。排名第四位的则来自于瑞典的支付企业科拉纳,估值达456亿美元。
排名前10的独角兽企业中,中国、瑞典、巴西、印度各占据一席,其余全部由美国企业瓜分。这份名单中,字节跳动之后的中国企业是排名第11名的猿辅导,估值为155亿美元,第12位的大疆创新,估值为150亿美元。
长期关注独角兽企业的长城战略咨询合伙人马宇文8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认为,独角兽企业没有上市公司及时披露信息的义务,因此远在美国的调查公司难以全面覆盖。
马宇文认为,“CBInsights这份报告对中国独角兽企业的统计是有所遗漏的,事实上即便中美企业仍有差距,但至少中国与美国在独角兽企业数量方面差距不会这么大。”他表示,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极限施压令很多中国独角兽企业选择“低调”。同时这份名单有过度关注美企的倾向,很多公司不满足“成立不到10年”的条件。
长城战略咨询刚刚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1》中显示,2020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就已达到251家,总估值首次超万亿美元,未来有潜力转为独角兽企业的高达425家。
马宇文分析称,独角兽企业的大量出现跟疫情有密切关系。生物医药、医疗科技领域企业增加比往年更为明显。
与网络经济相关的数字文娱、在线教育等行业也因势而起。
《日本经济新闻》分析资金加快流入独角兽企业原因时认为,除了传统的风投机构之外,私募股权投资(PE)和对冲基金扩大了对未上市企业的投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的数据对此给予印证,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对初创企业的投资额同比增长89%,达到1269亿美元,以季度算创下历史新高。
另外,全球资金泛滥,成了这些初创企业估值不断上翻的重要支撑。市场有观点认为,这些企业的估值出现了2000年前后互联网泡沫时期的现象,有些企业的估值已完全脱离了实际业绩。如果加息导致资金流入停滞,一部分独角兽企业存在陷入困境的风险。
同时,独角兽企业未来或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监管环境。路透社7月8日的报道分析称,本周中国政府表示将加强对所有在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的监管,并收紧跨境数据流动的规则,这一全面的监管转变将对即将进行首次公开发行(IPO)的公司的长期估值产生影响。
英国《金融时报》7月8日报道称,原本定于今年在美股IPO的三家中国企业Keep、喜马拉雅和零氪科技均已搁置赴美上市计划。近年来的中企赴美上市潮令华尔街投行受益匪浅。路孚特数据显示,2021年迄今为止,中国企业上市贡献的投行费用为4.858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