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春
(南阳张仲景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好发于中老年人,据统计,PD 在中国 55 岁、70 岁人群中发病率分别为 20/10 万、120/10 万,且呈逐年攀升趋势[1]。目前,PD 病因未明,发病机制相对复杂,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多以药物治疗为主,如多巴丝肼片,能有效缓解运动迟缓、震颤等症状,但对抑郁、便秘、失眠等非运动症状疗效欠佳,难以控制疾病进程,且长期使用极易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中断[2]。近年中医药在PD治疗中凸显独特优势,中医学认为,PD 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风火痰瘀为标,治疗宜采取熄风定颤、滋补肝肾等法。本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针对PD 病理病机特点,结合辨病与辨证,研制熄风定颤丸,从临床疗效、氧化应激指标、症状改善等方面探究其应用价值,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前瞻性选取我院2018 年7 月至2020年7 月PD 患者93 例,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 例。观察组男27 例,女20 例;年龄52~80(66.13±3.35)岁;病程 1~8(4.81±0.68)年;Hoehn-Yahr 分级[3]:Ⅰ级 18 例,Ⅱ级 21 例,Ⅲ级 8 例。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50~78(64.98±4.46)岁;病程 1~10(5.02±0.44)年;Hoehn-Yahr 分级:Ⅰ级 16例,Ⅱ级19 例,Ⅲ级11 例。两组性别、年龄、Hoehn-Yahr 分级、病程等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纳入标准 (1)符合《神经病学》PD 诊断标准[4]:①齿轮样强直、动作缓慢、姿势反射障碍、静止性震颤;②头颅MRI无异常改变,但伴有阳性改变(大脑皮质萎缩、脑室扩大);③左旋多巴制剂有明显疗效;以上3 项同时具备2 项即可诊断。(2)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颤证”诊断标准[5],属肝肾阴虚证,主症:四肢震颤、日久不愈、拘急强直、头晕目眩;次症:腰酸软、耳鸣、大便秘结、肢体麻木;脉象:脉弦细;舌苔:舌红苔少;(3)年龄50~80 岁;(4)患者知晓并签署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对研究药物不耐受;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滥用药物史、酗酒史;正在参加其他研究。
1.4 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接受扩冠、降压、降糖、调脂等对症支持治疗,禁止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及抗癫痫药物。对照组给予多巴丝肼片(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198),首次剂量为每次0.125 g,3 次/天,随后每周服用量增加0.125 g,直至达到有效剂量,一般为0.5~1.0 g/d,3~4 次/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熄风定颤丸[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制剂科,批准文号:郑药制剂(2001)BW-10053],药物组成:白芍、川芎、石菖蒲、白僵蚕、天麻、龟板、制首乌等,每次6 g,3次/天。两组连续治疗12周。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6]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尼莫地平法:证候积分变化率(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临床痊愈:疗效指数≥95%;显效:疗效指数70%~94%;有效:疗效指数20%~69%;无效:疗效指数<20%。总有效率=(有效+显效+临床痊愈)例数/总例数×100%。
1.6 观察指标 ①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7]评分,量表包含运动功能(27 项,共108 分)、日常生活能力(13 项,共52 分)、神经精神症状(4 项,共16 分),得分越低提示症状越轻。②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色反射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③两组不良反应,包含轻微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异常等。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检验水准为a=0.05。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UPDRS 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神经精神症状、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精神症状、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UPDRS评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UPDRS评分比较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n观察组47对照组46时 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35.21±4.43 20.24±5.16①②33.89±5.51 27.13±4.48①神经精神症状11.24±1.05 6.03±0.42①②11.51±0.98 8.91±0.52①运动功能50.53±5.56 24.49±4.58①②52.21±4.47 30.30±5.51①
2.3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 MDA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GSH-Px、SOD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n观察组47对照组46时 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GSH-Px(U/μg)86.77±8.31 102.22±10.11①②93.53±11.05 27.13±4.48①MDA(μg/ml)28.33±4.45 14.71±2.27①②19.40±2.38 8.91±0.52①SOD(U/μg)109.22±12.78 140.41±13.13①②120.33±12.57 30.30±5.51①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轻微恶心2例,呕吐1例,发生率为6.38%;对照组发生肝肾功能异常1 例,轻微恶心3 例,呕吐2 例,发生率为13.0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541,P>0.05)。
PD 系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平均发病年龄约60岁,绝大多数PD 患者为散发病例,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现阶段PD 的治疗多依赖多巴丝肼片、安氯氮平等西药,其中多巴丝肼片为左旋多巴复合剂,可补充纹状体内多巴胺,维持多巴胺与乙酰胆碱平衡,改善PD 症状,但单纯应用疗效有限,且增加药物剂量会诱发较多不良反应[8]。
中医学认为,PD 属“颤证”“震颤”等范畴,中医辨证最常见肝肾阴虚型,其他证型有气血两虚型、痰热动风型、气滞血瘀型及肝风内动型[9]。肝主筋,支配四肢协调运动,但由于PD 患者年龄偏大,肾亏精少或年少七情内伤,致藏精不足,肝失滋养,筋脉难以滋润,四肢痉挛,故中医常治以平肝熄火、滋补肝肾法。熄风定颤丸方中鳖甲功善滋阴潜阳、益肾健骨;龟板补阴潜阳,与鳖甲共为君药;制首乌、炒杜仲滋补肝肾,僵蚕熄风止痉,天麻祛风定颤,共为臣药;川芎行气活血,赤芍功善止痛、清热凉血,珍珠母镇静安神、平肝潜阳,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痰、熄风定颤、滋补肝肾之功。本研究显示,治疗12 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UPDR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熄风定颤丸辅助多巴丝肼片治疗PD 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可作为临床治疗本病可行性治疗方案之一。
资料显示,氧化应激在PD 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10]。GSH-Px、SOD、MDA 是人体重要的氧化应激指标,其中MDA 属脂质过氧化物,可间接反映细胞损伤程度;GSH-Px、SOD 属酶类抗氧化物,可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11]。李蒲城等[12]研究发现 PD 患者血清 GSH-Px、SOD 含量较低,MDA 含量较高,可能会降低体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增加氧化应激损伤,加剧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导致疾病进一步恶化。本研究数据显示,治疗前两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含量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治疗后观察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GSH-Px、SOD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熄风定颤丸辅助治疗PD 可调节氧化应激指标,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控制病情进展[13-14],同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加服中药具有较高安全性。
综上所述,加服熄风定颤丸治疗PD 患者疗效显著,可调节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控制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