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布里希说过:“实际上并没有所谓的艺术,只有艺术家。”因为他的艺术史研究更看重的是艺术家的个体经验,而所有的艺术都可以看作是艺术家内在情绪和情感自我表达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实际上并没有所谓的设计师,只有设计?
艺术强调自我,而设计强调共情。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艺术和设计曾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过去一百年里又产生了明显的差异。从包豪斯开始,现代设计与现代艺术的脉络更像是两条平行线,在国际通行的学科划分里面(比如QS世界大学排名),Art & Design是并列关系。然而,在中文的习惯表述中的“设计艺术”或者“艺术设计”,更容易理解为偏正结构,即(偏重)设计的艺术或者艺术(性质)的设计,这也给学界和社会正确理解设计造成了一定阻碍。
理解设计与艺术的分化,必须放到工业社会的大背景下面来思考。从18世纪到20世纪的工业化进程,本质就是通过标准化的设计、规模化的制造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其核心是效率。因此,植根于工业生产、面向社会和市场的现代设计应运而生,商业逻辑和技术可实现性成为关系到设计成败的关键,这与艺术的精神诉求(如康德认为“艺术无功利”)几乎是背道而驰。
当我们用更宏观的视角看待艺术与设计,却能发现二者之间有许多的共性。比如:艺术和设计都是时代的产物,前者反映了特定历史时代的文化和生活,而后者也必定体现出时代的特色。当我们看待一件经典设计作品,必须把它放回所处的背景里面,才能正确认识其创新价值与影响力。另外,艺术与设计的创作都重视灵感,也都需要生活的沉淀。
21世纪的艺术已经与市场高度融合,艺术与设计的界限几乎也变得模糊,设计师自身的影响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就像小米2021年的新logo,因为出自原研哉之手,就显得顺理成章。
20世纪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满足人之所需(what people need),所以少即是多(less is more)才能成为金科玉律,至今还影响着世界主流的设计风格。而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基本已经得到满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成为新时代的发展驱动力,我们需要更加多元和个性化的设计和设计师。新兴的增材制造、柔性制造、智能制造让设计师可以有机会摆脱生产技术的限制,通过大数据的精准匹配,让小众化的设计作品也能够对接到目标用户,或者说帮助用户找到他真正想要的产品(what people want)。
《夏》560 mm×760 mm 朱辉
以包装设计为例,传统意义的包装概念,其实用功能大于精神功能。而随着“美好生活”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精神、文化、情感层面的需求大幅提升,对包装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看到:可口可乐瓶可以定制图案和文字,江小白和茶颜悦色的设计关注到用户的个性化感受,人工智能甚至可以让生产线出来的每一件产品的包装都独一无二。
时代在变,设计在变。追求极致形式美的设计工作可能将让位于人工智能,以获得工程上的最优解。但是设计就是要追求新的可能性,设计学科将有助于打破科学技术和人文艺术之间的界限,建立更加广泛的联系(open i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