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胥芬芳
为人民足食祛病,让人民医食无忧,乃“国之大者”。
民以食为天。“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追求。他守望稻田,耕耘大地,为民生计,为“稻粱谋”。去世前两个月,还坚持在海南杂交稻基地工作;病危之际,每天都挂念水稻问天气。他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巨大贡献,让更多的人吃饱了饭。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为拯救生命,吴孟超用他那因长期做手术而变形的手指稳稳握住柳叶刀,誓与死神较量到底。我国是个肝病大国,吴孟超决心要让中国肝胆外科站到世界最前沿,从医数十载初心不改。作为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他创立了肝脏“五叶四段”理论,使肝癌手术成功率大幅提高。他九旬高龄依然坚守在门诊、手术室和病人的病床前。治病救人70多年,从死神手中夺回超过1.6万名患者的生命,也培养了许多优秀外科医生,创造了医学界传奇。
“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在袁隆平的梦想里,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颗粒像花生那么大。他说,“这个梦想的实质,就是水稻高产梦,让人们吃上更多的米饭,永远都不用再饿肚子。”“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这是中国科技评奖委员会的评价。“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袁隆平心里一直装着的,是一粒粒“金种子”,是万亩良田阡陌纵横,是亿万人民“吃得饱、吃得好”的福祉。
袁隆平
吴孟超以治病救人为天职,直到96岁高龄,依然站在手术台上。他曾说:“孩子们,这世界上不缺乏专家,不缺乏权威,缺乏的是一个‘人’——一个肯把自己给出去的人。”他常说:“我就见不得病人受苦受折磨的样子。”在一次长达10个小时的手术后,耄耋之年的吴孟超衣襟都湿透了,双手朝上搭在椅扶手背上,微微颤抖着。他闭着眼喃喃道:“我老了,我的日子不多了……我得争分夺秒。”他要做一盏不熄的无影灯。他告诉身边的医护人员:“如果有一天我真倒下了,就让我倒在手术室里,那将是我最大的幸福。”
吴孟超
同一天,我国痛失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当日下午,大批群众自发来到长沙市湘雅医院门口,挥泪送别袁隆平。当灵车缓缓驶出湘雅医院,芙蓉大道两侧的人们冒雨追随着车队,高喊“袁爷爷,一路走好”。车队驶经路口时,静候的车辆纷纷鸣笛致意。
网络中,在关于吴孟超的报道帖子下,许许多多医护人员,以及吴孟超生前救治过的患者和家属,纷纷为他燃起蜡烛、敬献鲜花、合掌祈福、留言悼念。
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以及各大新闻媒体网站和客户端,两位科学巨匠辞世的消息持续刷屏,网民留言绵绵不断——
“肝胆相照,大医勤朴且济苍生命;稻禾无忧,国士深耕尤思千万家”;“为中国谋幸福者,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后辈应继传星火,不负先贤望白头”……
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两位科学家精神的尊崇和景仰;哀思里,流露出对真善美的永恒呼唤;泪光中,折射出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奋斗者、创造者、奉献者是最美英雄。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