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雄云 林志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勞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大关中学附属小学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始终坚持开展劳动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理念统领、行政推动、立足校本、多元尝试、各方协同、务求实效”的基本策略,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资源,积极构建“学—教—评”一体化的劳动生态空间,旨在培养学生的“5G”劳动能力,培养新时代的“五好”劳动少年。
实践背景
从宏观层面,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符合新时代学生的发展要求。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及配套文件《大中小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劳动教育纳入国培计划,并从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与品质五个方面提出了要求,使得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有了明确的目标指向。
从中观层面,劳动教育是“争做新时代少先队员”的内在要求。劳动教育在全面育人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劳动磨砺可以让学生学会独立、敢于担责,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从微观层面,劳动教育是我校“飞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以培养“有梦想,会规划”“有修养,会交往”“有能力,会创新”“有安全意识,会健康生活”的飞梦少年为目标,有效开展“5G”劳动生态,五好劳动少年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培养学生健康生活和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理论支撑
理念:“5G”劳动生态重构 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一体的劳动空间里,重构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生态环境,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智慧和集体的共识,形成共商、共建、共担、共享、共进的生态氛围。“G”为共商、共建、共担、共享、共进五个词的拼音首字母。“5G”的具体含义为:共商,即学校、家庭、社会深化交流,加强互信,共同协商劳动教育问题;共建,即学校、家庭与社会携手共建劳动教育平台;共担,即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承担劳动教育的责任,发挥应有的担当精神;共享,即学校、家庭和社会为学生平等发展、共同分享,让每一位学生都享有平等的劳动机会,共同分享劳动荣誉;共进,即学校、家庭、社会相互借鉴,让劳动教育与时俱进。
目标:五好劳动少年素养指向 劳动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而且是最好的生活教育,学生可以在劳动中获得生活体验,并从劳动中获得生活乐趣。基于此,我校通过“5G”劳动生态重构、五好劳动教育的实践,培养五好劳动少年,即针对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自主性、合作性、坚持性、技能性和榜样性五方面的表现,进行五好劳动梯级式评价:“劳动小主人”,即能够自主认识到劳动的价值与意义,自主参与劳动,在劳动过程中勤奋自立、勇于创新;“劳动小伙伴”,能自主分享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在劳动过程中互帮互助、敢于承担;“劳动小先锋”,有着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是一个自主劳动者;“劳动小能手”,能掌握各种劳动技能,具有处理和解决劳动问题的能力,了解劳动生产的技术与方法,某一项劳动能力特别突出;“劳动小标兵”,热爱劳动,是同学们心目中的劳动榜样,能带动身边的同学们积极参与劳动。我们致力于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形成生长、和善、坚毅、优雅、引导的五好品质,培养学生生长、和善、坚毅、收获、光荣的劳动素养,并形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与品质。
设计:“5G”劳动生态圈建构 我校以“5G”途径重构的劳动生态(如图1),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一体的劳动空间里开展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实践,形成共商、共建、共担、共享、共进的劳动生态氛围与环境,并进行“五好”劳动少年评价,培养学生生长、和善、坚毅、优雅、引导的劳动品质。
探索实践
学校为适应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学校队员劳动能力,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重构“5G”劳动生态,培养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乐于劳动和热爱劳动的五好劳动少年。
“5G”劳动教育实践阵地建设(如图2) 通过建立“学校劳动实践阵地”“家庭劳动阵地”“社会劳动阵地”,设置多样劳动基地,开展各类劳动实践活动保证人人有阵地,人人有事可做。学生在各个阵地上开展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在足时和足量的劳动任务中体验劳动的乐趣。
“5G”劳动教育基地实践
“5G”劳动教育阵地实践流程图(如图3)
劳动教育基地实践过程 第一,招募,劳动实践基地自主招募。每学期通过在校园内张贴的宣传海报和飞梦电视台的倡议演讲推出劳动教育基地招募活动;学生根据劳动实践基地的岗位职责、招聘要求、自身特长等相关情况自主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并认真填写“求职信”,亮出自己的优点;小“招考官”和辅导员根据本岗位的应聘要求对报名学生进行现场考核。
第二,劳动实践基地岗前分批培训。学校首先对负责劳动辅导员通过模拟体验的形式进行专项培训,使他们了解岗位职责与权利、具体操作流程,然后由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劳动培训,引导学生熟悉劳动任务、技能和目标,最后再由劳动基地的小组长对各岗位学生进行培训;积极开发劳动课程,设计的劳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劳动的原理、规则、程序、方式、注意事项等,培训方式确保灵活多样、多措并举,如手工制作、项目设计、方案研讨、成果展示、榜样示范等;邀请身边的劳动模范、能工巧匠等做专题讲座、讨论交流。
第三,劳动实践基地岗劳动过程。辅导员和学生依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成长需要和实际能力共同设计劳动基地的劳动作息表;学生根据作息表进行劳动实践;每次劳动结束后填写劳动评价表,进行自我评价、互评和教师评价;对于在劳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大家一起分析问题原因,商议解决策略,并做好活动记录,保存第一手资料;学生和教师一起小结劳动成果,并定期将自己的收获进行展示。
第四,严格考评,完善薪酬激励。为了更好地进行记录评价,推进学生五好劳动多维评价的可视化,构建少先队员梯级评价体系,学校开发了线上、线下评价平台,学生、家长通过图文、视频等记录打卡,教师通过过程管理系统进行即时评价;不同阵地采用不同的评价制度,可以采用一月一评、两周一评或一周一评的方式,分自评、组评和考评,从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与品质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由负责的辅导员教师进行综合评价,评出劳动小主人、劳动小伙伴、劳动小先锋、劳动小能手、劳动小标兵;不同评价分别给予不同金额的“劳动币”,凡是分组都设组长,组长根据本组人员整体情况给予1.5倍、2.0倍不等奖励,“劳动币”可以在学校“飞梦超市”兑换物品。
第五,四大策略推进。策略一: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创设机会引导学生体验劳动过程。策略二:岗前培训,尤其对培训对象要进行分层培训,不同对象进行不同主题项目培训,避免笼统、一刀切的盲目培训,一定要有针对性、有计划地进行刚需培训,在培训中培育队员劳动能力。策略三:重设阵地岗位,明确职责与分工。加强岗位管理,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工作中的问题,及时调整,采取有效措施,推进队员劳动实践成效性、有效性。策略四:开展“五好”劳动少年、“最美劳动者”推优评先活动及时表彰大力宣传。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大关中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