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叶圣陶先生一直倡导整本书阅读,他认为整本书阅读能够让学生接触到足够的、丰富的语言,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吸收。整本书阅读让学生有机会碰到自己想要的语言形式,学生会不自觉地模仿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学生接触到大量的经典作品,就会发展语言,这种发展是持续的,是能够为学生一生成长提供营养的。2020年肆虐的病毒打乱了原本有序的生活,为了让学生居家学习有效、有趣、有益,笔者结合部编版教材“快乐读书吧”板块,组织学生开展阅读名著活动,利用微信平台,进行线上阅读交流,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家的阅读更有滋有味。
因材施教,教师评价促学生快乐阅读
《西游记》《水浒传》是我们重点阅读书籍,通过线上交流,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并针对不同情况,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激励和指导,让学生在坚持中超越自己,体会阅读的乐趣。
分层指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有专门的“学习目标与内容”,根据不同学生的阅读基础进行评价引导,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提高。阅读一本书之后能将书的内容再现出来,是最基本的目标。对于初次接触名著阅读的学生,鼓励学生通读全书,梳理文章情节或结构。在初步读通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能对这本书进行简单的分析,是稍高的目标。针对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鼓励他们在进行阅读摘抄的时候,寫下自己的阅读感受,有积累有思考。已经读过此书的学生,鼓励他们进行原著阅读,感受原著中的句子句式工整、文章精彩绝伦。
特色点评,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有提升 教师在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要明确给出阅读任务,如情节梳理、信息提取、读出问题、人物聚焦等,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进而深入思考,再依据学生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加以评价。
一是好赞好赏,交流分享,提高表达能力。教师在交流中应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提升点,及时表扬,及时肯定,不断激励学生更用心地阅读积累。二是好问好思,答疑解惑,提高理解能力。在阅读中,用“问题”的方式,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再去阅读,再去发现,提升理解能力。三是好引好导,深入阅读,提高概括能力。鼓励学生关注整体,有能力的学生以概括主要内容的方式对整个故事进行归纳概括,学生再写感受的时候就会更关注事件和人物的关系,联系整体去思考。
云共同体,学生互评促阅读提升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鼓励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帮助学生在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中不断反思,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自主学习和发展。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并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让学生有章可循。如在开展《西游记》《水浒传》的线上阅读交流中,我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学生你来我往,在彼此评价中实现了交流与成长。
线上活动,终结评价展智慧阅读
终结性评价往往是针对阅读者整个阅读经验和阅读体验的,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手段,可以有诸如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较为生动的形式。
整本书阅读活动可以分享阅读感受、阅读思考,感受读书的乐趣。我们组建了班级线上“学术研究社”,让学生结合《西游记》内容出题,然后全班参与线上答题。在活动中,禹深出了这样一道题“唐僧的本名叫什么?”。同学们的答案出现了争议,浩浩马上用“百度百科”查到了玄奘本名陈祎。他的回答恰到好处,教师立刻表扬,并促使其他同学一起思考:“浩浩知道要查阅资料用事实说话,多好啊。我们遇到问题就是要这样回归文本找依据。”就这样,孩子们纷纷停止了争论,迅速回归《西游记》这本书,找到了确切答案“江流”。可是,问题依然存在,他到底叫不叫“陈祎”呢?在百度百科中这样写道:《西游记》唐僧以玄奘为原型。由此可以知道唐僧并不是玄奘本人,我们读《西游记》要以文本内容为主。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抢答题活动中,孩子们踊跃参与,收获了很多。教师也在该过程中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要回归文本的意识。
多元评价助力阅读,云上共读收获成长
构建层级分明的目标体系,采取丰富多样的评价形式,设计明确具体的评价标准,三者结合,必然能够让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推进更加有序,让整本书阅读的评价更有价值,助力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开展。
整本书阅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积累成为习惯,整本书阅读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思考空间,学生能通过与他人观点的比照,做出新的思考和判断,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广阔和深入。值得一提的是,在整本阅读活动中,教师应重视阅读前的整体思考设计,让每一次交流分享更适合学生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五小学鸿业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