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一儒 薛怀博 赵国刚
病人,男性,70岁。既往高血压病史。因胸骨后间歇性撕裂样疼痛,伴大汗淋漓12小时于2020年4月3日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血压160/86 mmHg,心率105次/分钟,呼吸和体温处于正常范围,脐周及右下腹固定压痛。血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计数15.01×109/L,中性粒细胞占86.3%,WBC:15.01×109,GRA:86.3%。胸腹部CTA检查提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指累及降主动脉而未累及升主动脉的夹层)[1]。胸腹部CTA检查提示TBAD(指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即TBAD,指累及降主动脉而未累及升主动脉的夹层)[1]。腹部彩超检查:右下腹可见一宽约0.9 cm的条状低回声区,短轴呈同心圆,考虑急性阑尾炎。主要诊断为:(1)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2)急性阑尾炎;(3)高血压2级(极高危)。入院后完善胸腹部CTA等检查,送入重症监护室后给予控制血压、心率,抗感染及一般支持治疗,拟择期行经股动脉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术后视情况决定是否行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入院第2天,病人脐周及右下腹疼痛加重,程度剧烈,伴恶心、呕吐。体格检查:烦躁,急性痛苦病容,强迫体位,烦躁不安,体温38.2 ℃,心率109次/分钟,血压于140/80 mmHg上下波动,脐周及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范围较前一天扩大。综合考虑后决定急诊行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下开腹阑尾切除术,术后病情稳定后再行经股动脉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术中见阑尾尖端化脓,回盲部结构清楚,其周围腹腔内可见白色脓性分泌物。分别结扎切断阑尾系膜、阑尾根部,清除周围脓液,冲洗后关腹。术中及围术期病人血压及心率控制平稳(收缩压于100~120 mmHg之内,心率60次/分钟左右)[2],手术顺利,从开腹至关腹结束用时仅15分钟。术后第3天行经股动脉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动脉破口被成功封堵,手术顺利。介入术后第4天病人一般情况可,无胸腹疼痛等不适。X线胸片复查,提示支架固定在位,后顺利出院。
讨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30%~40%[2]。合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急性阑尾炎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充满风险。尚无治疗经验总结。该类病例选择手术还是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难以抉择。手术治疗可直接清除病灶,但对主动脉夹层病情进展会有所影响。保守治疗对主动脉夹层影响较小,但不能有效直接控制阑尾炎病情。对于该类病例,我们认为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可使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对主动脉夹层影响较小。
主动脉夹层手术时机的选择:该病例无主动脉破裂、低血压或休克、持续性难治性高血压、难治性剧烈胸痛等表现,判断为非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3]。对于该类型夹层,如动态观察中无高危因素(主动脉直径>4.0 cm、首次CTA测出假腔直径>2.2 cm等属于高危因素),推荐在发病7天以后或亚急性期(14~90天)行经股动脉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结合降压等药物治疗[3-4]。急性阑尾炎手术时机的选择有两种备选方案,方案一为先保守治疗阑尾炎,发病7天后或亚急性期(发病后14~90天)行经股动脉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再手术治疗阑尾炎。方案二为先手术治疗阑尾炎,待到发病7天以后或亚急性期(发病后14~90天)再行经股动脉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我们选择方案二,其原因为此时病人急性阑尾炎病情进展迅速,且病人为老年男性,手术时间应尽早,以避免腹腔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另一方面,若保守治疗夹层破裂风险将增加:病人疼痛剧烈,病床上频繁翻身,止痛对症治疗效果差,导致血压及心率波动大[5]。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开腹手术:对于急性阑尾炎,腹腔镜下切除术已经成为主流术式,相比于开腹手术优点在于术中出血少,手术并发症低,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6]。对于合并主动脉夹层的急性阑尾炎病人,我们认为开腹手术是最佳选择,对主动脉夹层影响较小。其优点一在于不建立气腹,避免干燥、寒冷二氧化碳气体对腹腔内压力、膈肌运动、术中体温、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7-8],达到避免升高血压、心率或对其造成较大波动的效果,且手术时间更短。其优点二在于可以直接配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相较于全身麻醉,腰麻避免了过多的麻醉药物及插管、拔管等操作对循环系统的刺激,利于对血压、心率以及心室血压变化速率的控制,且减小了反流性肺炎的可能性,减少禁食禁饮时间,加速恢复,对老年病人较为温和。
严格调控围术期心率及血压:血压及心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或波动较大将会增强血流冲击力,增大夹层破裂风险。我们认为,相较于单纯急性阑尾炎,合并有主动脉夹层时,围术期心率及血压更应被严格调控、全程监护。联合应用降压药(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结合镇痛镇静药(如吗啡等)控制收缩压于100~120 mmHg范围内,心率低于60次/分钟,同时应注意避免灌注不足的情况[8]。应在病房、手术室、辅助检查场所三者之间平稳转运病人,尽量减轻震动、撞击、温差、外界刺激等对病人血压的影响。避免术后伤口疼痛、腹膜炎扩散及发热产生的对病人血压、心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