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艳艳 白靖宇
电视剧《装台》由李少飞执导,马晓勇编剧,张嘉益、闫妮、姬他、陈小艺等主演,播出后好评如潮,得到央视的肯定。《装台》讲述的是普通小人物在西安的平凡生活,城中村居民刁顺子带领一帮从外地来的农民工从事舞台演出的装台工作,主要负责秦腔团演出的舞台搭建,情节设置以刁顺子的情感生活变化、女儿刁菊花的折腾和不消停、大哥刁大军的穷困潦倒、一起干活的大雀的突然离世及装台过程中遭遇的心酸波折等展开,全方位展现了西安这座文化古城的发展历史、风俗文化、美食美景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戏曲的魅力。电视剧《装台》中,生活在城市里的农村人在努力地生活,虽然众生相,人百态,命无常,但是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与无法抗衡的命运并没有击垮众人,每个人都如向日葵般努力面向阳光,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传播着大爱与正能量。这部电视剧的名字“装台”指演出前舞台的搭建,同时象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今中国社会的大舞台”[1],每个中华儿女在中国社会的舞台上完成“装台”工作,各司其职、爱岗敬业。这部电视剧幽默诙谐,即便生活千疮百孔却依然保持乐观,不管是自我安慰还是相互调侃,都成了生活的一味调味剂,激励自己向阳而生,鼓励他人负重前进。西安这座城市的文化建构与传统戏曲发展,与西安方言的传承及陕西美食的推广息息相关,而且,平民意识的书写使得电视剧更加深入人心,大众更易产生共鸣。
一、传统文化的象征:秦腔
秦腔源于三秦大地,又称梆子腔,八千里路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是西北地区传统的戏剧。2006年5月,秦腔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秦腔角色有生、旦、净、丑,各具特色,是唱、念、坐、打的综合表演,展现出陕西文化的粗犷、豪放、朴实,表演中富于浓厚的生活气息。电视剧《装台》中刁顺子带领的团队主要为秦腔团装台,剧中多次出现秦腔的唱段,不了解陕西秦腔的观众,从电视剧中可以了解大量陕西传统戏曲文化。秦腔是一面了解陕西文化的窗户,加速了陕西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电视剧《装台》中多次出现人面桃花的片段,人面桃花唱段是说唐朝诗人崔护讨水喝,对开门的绛娘一见钟情,离开后念念不忘,第二年在门上留下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人面桃花的唱段属于碗碗腔,是陕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观众对剧中人面桃花唱段印象深刻,因为桃花贯穿此剧始终,另外,“桃花”意象在剧中对个体的意义不同:秦腔团一直排练人面桃花唱段,为了去北京的演出一举成功,那样,秦腔团练功房的暖气就有了着落,秦腔团的复兴就有了希望;蔡素芬缝纫桃花网子,意味着她告别过去的不幸和坎坷,做好了开始新生活的准备;刁大军的初恋名叫桃花,桃花意味着他的青葱岁月和回不去的过去;大雀儿的梦想是有一天给女儿植皮,女儿能美貌如桃花;顺子吟唱“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道出了他生活中的无奈,他生命中的过客留给他那一抹温暖的回忆激励他继续面对生命中的风风雨雨。
《装台》第九集,瞿团和众人一起准备迎接上级领导,可是苦于没有观众,免费送票也送不出去,最后八叔联合村里其他房东一起动员房客免费观看,这才有了台下的观众。虽然事情得到圆满解决,但是从侧面可以窥见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的地位,这是陕西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在现代音乐和流行文化的冲击下,秦腔等剧种受到了冷遇,沦落到免费赠票也无人观看的境地,很多秦腔演员没戏可演,只能到农村的红白喜事上演出。然而,传统文化工作者诸如瞿团、靳导、秦腔团的演员们以及顺子和他的装台团队,对于秦腔饱含满腔的热忱。他们积极进行舞台设计和改革,虽然困难重重,但是靳导一直不放弃,瞿团一直在努力筹划,而顺子团队这一群自诩文化艺术工作者也尽心尽力完成自己的工作,他们虽不如灯光师丁大师那样架势十足,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也和丁大师一样,都是舞台的幕后工作者,都是“装台人”,都在为推动秦腔的发展做好自己的工作,都为秦腔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最终,在大家齐心协力的配合下,他们最终获得了到北京演出的机会。演出当天,演员们使出浑身解数在漫天飞舞的桃花中演出、在栩栩如生的桃花背景下完美谢幕,观众热烈的掌声不绝于耳,久久回响。这一场景展示了陕西传统戏曲虽然被大众忘却,但这种忘却只是暂时的,经过团队的努力和改革,秦腔以更美好的姿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再次赢得大众的喜爱和青睐。剧中多次出现年轻人二代一直想实现站在秦腔舞台唱主角的梦想,茶楼里“丹麦人”出色的表演、秦腔团老艺术家张老师精湛的唱腔和唱功、农村红白喜事的秦腔表演,甚至顺子手机的铃声亦是秦腔的唱调,这一切都展示了依然有大量热爱传统文化的陕西人,依然有传统文化艺术工作者在锲而不舍地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有朝一日,陕西传统戏曲一定会走上国际舞台。
二、文化底蕴象征的符号:陕西方言
从广义上讲,陕西方言包括陕北方言、关中方言、陕南方言,关中方言又包含西安方言。西安是十三朝的古都,西安方言经历了历朝历代的变迁,极具历史沧桑感,具有直爽、浑厚、博大等特点,它融合了各民族的特色,唐朝时期达到辉煌的顶峰,当时的皇帝、嫔妃、大臣、外国使节等都讲西安方言,也称关中话。在电视剧《装台》中,关中话、陕北话、陕南话都有所呈现,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陕西方言的魅力。方言成了电视剧《装台》的一大亮点,他们的方言充满生活气息,自我解闷、自我逗乐,既质朴生动又到位给力[2]。《装台》中弥漫着强烈的方言元素色彩,虽不是完全的原汁原味,但是可称之为“陕普”。一方面,观众能听得懂,如果纯粹使用完全地道的陕西方言,恐怕观众理解起来困难;另一方面,观众领略到了陕西方言的魅力,感受到陕西方言为电视剧带来的地域色彩魅力,已达到了方言为电视剧增色的目的。“陕普”体现了陕西人的处事风格和接物待人的方式,激发观众发现陕西方言的魅力,引起了“陕西话热”的浪潮。讲普通话是一种味道,讲陕西话却别具一格,人物形象更加地道和饱满,表达主题更加平民化,观众体验更加真实和接地气。这部电视剧体现了小人物的命运多舛,同时也体现了小人物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力量,既有为过上幸福生活的勤劳努力,也有为家庭、为儿女的隐忍和宽厚。以刁顺子为领頭人的装台团队,他们不向生活“认怂”,他们质朴的生活态度以及在生活中的欢笑和泪水,都深深地打动了观众,引起了观众的共鸣,正如,片头曲《不愁》以陕西方言的形式唱到:“生活虐我千遍万遍,我待它如同初恋。”
三、城市的整体记忆:美食
电视剧《装台》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美食,油泼面、凉皮、羊肉泡馍、臊子面、肉夹馍、胡辣汤等,都是西安有名的美食,也是国内外游客来西安旅游时争相品尝的食物。和南方的饮食相比,西安的食物风格比较粗犷且具有历史厚重感,这与当地文化是息息相关的,体现了陕西人豪迈的一面。西安作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拥有悠久的饮食文化历史,其中渗透着皇室帝王文化,比如西安羊肉泡馍起源于秦朝、水晶饼起源于宋朝等,历经朝代的变迁和更替,陕西菜更具魅力和特色,是全国各色菜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电视剧《装台》中刁大顺带领装台队蹲在地上吃油泼辣子面的场景,是陕西人吃面的典型模样,蹲在地上吃面是陕西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风俗,这在很多民俗雕塑中都能够看到。给面加油泼辣子,是陕西面食的经典吃法,而且陕西面食种类繁多,比如油泼面、扯面、杂酱面、干拌面、酸汤面、臊子面、蘸水面、西红柿鸡蛋面、拉条子等,陕西人不论男女老少均喜好吃面,小到一个家里,女主人公亲手擀面;大到一个城市,各种面馆不计其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陕西面食在陕西美食中首屈一指,在全国享有美誉,更是陕西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食元素。陕西的牛羊肉泡馍在剧中也有体现,刁大军带着一家人吃羊肉泡馍。早些年间,牛羊肉泡馍是富人的美食,但现在也是老百姓普遍的食物。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大小规模不等的牛羊肉泡馍馆子随处可见,人们三三两两进入泡馍馆,就着糖蒜,欢声笑语四起,安逸的生活情调别有一番滋味。陕西人吃泡馍有一个习惯,那就是自己掰馍,越小越好,在掰馍的过程中要保持心平气和,同时要拥有耐心,将馍掰成均匀大小的块儿,在这个简单的过程中渗透着浓厚的文化韵味:气定神闲。锅盔是一张厚而大的饼,外酥里软、口感极佳,窦老师对锅盔十分钟爱,每次顺子看望老师必带锅盔,也必能讨到老师的欢心。剧中丹丹从北京来到西安,在二代的饭店里进行直播,顺子如数家珍般向丹丹介绍各种西安小吃,观众垂涎三尺,过足了眼瘾,这种与时俱进的直播剧情,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也从侧面宣传了西安的美食文化。街边小摊儿的美食从电视剧《装台》中也能略窥一二,各式早餐如胡辣汤、煎饼果子、馍夹菜、油饼、串串等,冒着热腾腾的气儿,都是西安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食,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展现,观众感受到的是浓浓的人间烟火味。
四、平民意识的书写
近年来,多数都市剧主要展示城市金领、社会精英、富家公子小姐们的爱情玛丽苏、霸道总裁与傻白甜的爱情套路,这一切都在严重偏离普通大众的生活,误导年轻人形成狭隘的价值观和爱情观,偏离了平民意识的书写。电视剧除了娱乐功能之外,还应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那就是教育和引领大众,因为电子媒体在现代社会中的用途广泛,电视剧比书籍能接触到更多的大众群体。电视剧《装台》做到了这一点,既融合了年轻人喜欢的现代元素,比如青春、喜剧、时尚、幽默等,又呈现了深刻的主题思想: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平凡与伟大,现实生活的一地鸡毛与平凡生活的难能可贵。这部电视剧展现了普通人面对困难不屈服、不妥协的人生态度,传递了一种中国人骨子里向上的正能量[3]。刁顺子,平时以装台为生,没有装台时拉拉货,跑了第一个妻子,死了第二个妻子,娶了第三个妻子蔡素芬后,女儿刁菊花处心积虑地刁难,滋生事端让刁顺子和蔡素芬不好过。刁顺子每天带着装台队干着繁重的装台工作,面临经常被拖欠工钱的困境,并要想方设法解决拖欠工钱的问题,回到家还要应对找茬的刁菊花,面临随时一触即发的家庭大战,并要想尽一切办法消除家庭矛盾,这就是刁顺子的日常,一边是铁扣主任总想着剥削和压榨装台队,一边是刁菊花总想着欺凌和驱赶蔡素芬。其实,刁顺子的日常生活就是我们每个普通大众的生活写照,沉重的生活压弯了顺子的脊背,但是在伤心难过、沮丧之余,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家庭的责任以及对团队的忠肝义胆。大雀儿去世后,刁顺子接过了照看大雀儿妻女的重任,想完成兄弟给孩子植皮的夙愿;墩墩在张家堡祠堂出事后,顺子勇敢站出来承担惩罚;装台的工钱要不来,兄弟们的工钱眼看就要成泡影,顺子到铁扣家里要钱;韩梅虽不是顺子亲生,但是在第二任妻子去世后,顺子供韩梅上了大学;刁菊花虽然处处为难父亲,但是顺子一直说孩子从小没妈,可怜;刁大军去世后,顺子从陕南接来了大军初恋情人的聋哑儿子干装台;顺子明明知道三皮暗恋蔡素芬,但并没有将三皮从装台队驱逐,依然带着三皮干装台,有着君子般的翩翩风度;顺子给韩梅和大雀儿的女儿都说过,城中村哪天拆了,都有她们的一套房。电视剧《装台》贴近人民大众的生活源头,刻画了城市中的小人物形象,描写了西安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引导大众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反映普通大众的心声,更易引起大众的共鸣。从顺子的一言一行中,观众能深刻地感受到儒家思想所尊崇的仁、义、礼、智、信的为人之道。他是如此普通,犹如我们身边的朋友,他也如此伟大,他的道德操守超越了我们中的任何一人。这部电视剧书写了平民意识,它源于生活,略高于生活,它向观众展示了平凡中的伟大,呈现了充满欢乐和泪水的质朴生活,引导观众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展现了高度的现实性、思想性和观赏性。
结语
城市文化的建构是一个庞杂的工程,其中,具有地域色彩的传统文化、方言特色及美食带来的味蕾记忆是最重要的三个建构要素。然而,在流行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逐渐被大众忘却;在全球国际化的影响下,地域方言逐渐被遗弃,大众掀起了学习国际语言的热潮,土生土长的年轻人不会讲地区方言已司空见惯;在迅速发展的汽车密集型文化和高歌猛进的物流业影响下,一个地区的美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没有了地区的局限性。正因为如此,捍卫和弘扬传统文化对保护地区文化的纯粹性更为重要,因为传统文化是一个地区人民的生活特质和精神风貌的综合体,是一个地区的活化石;坚守和传承陕西方言福泽子孙后代,后辈习得方言方能有更强烈的集体归属感,有对这个地区贡献一份属于自己力量的责任感和与他人聊起这个地区的自豪感,方言是一个地区的灵魂;捍卫一个城市的美食对记住这个城市十分重要,美食是味蕾的盛宴,对于一个城市的记忆全部集中在美食上,美食是一个地区的绚烂色彩。发扬光大这三个文化建构要素,扩大它们的影响力,具有陕西特色的文化才能得以保持,中华民族五彩斑斓的文化才能得以传承和发扬。《装台》这部电视剧充分彰显了秦腔、西安方言及西安美食的力量和魅力,充分突出西安这座古城的文化底蕴,反之亦是这3个方面建构了西安城市文化。电视剧的情节没有为了渲染舞台效果特意设计大的戏剧冲突和矛盾,而是通过描述小人物或者说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情感和工作,充分传递了平民意识书写的美丽和力量,引领大众用光明战胜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引导大众树立积极向上的三观。这部电视剧扎根普通大众,扎根生活,所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能熠熠生辉,而且,这部电视剧向大众展示了当代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反映了当代人的价值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参考文献:
[1]仲呈祥.电视剧《装台》三思[ J ].当代电视,2021(02):4.
[2]王蒙,單三娅.厚实的装台戏[N].中国文化报,2021-01-06.
[3]江腊生,江辰炀.台上台下的人生演绎─评电视剧《装台》的叙事艺术[ J ].中国文艺评论,2021(0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