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的“元”,意为“始”,“元日”即“初始之日”,指正月初一。
全詩先声夺人,以爆竹声开篇,伴随着大人的笑容和孩童的欢呼,高高兴兴地告别旧的一年。爆竹有两千余年的历史,经火焚烧,长节的竹子会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因此得名。关于其用途,有驱逐瘟神、驱散瘴气、威吓年兽等说法。
春节来临时,某些地方的天气不再酷寒,春风不仅送暖,还预告春归的讯息。屠苏酒是在名为“屠苏”的房子里酿成的酒,正月初一饮用以避瘟疫,又称岁酒。与普通饮酒方式不同,饮屠苏酒从最年少者开始。苏轼、苏辙两兄弟均写有相关诗句,说自己最后“饮屠苏”,由此可知他们那时已年老。
新年第一天,不但有“暖风”,而且有明媚的阳光。千家万户纷纷打开门窗,迎接新春的暖光,沐浴其中,喜气洋洋。有的人坐在院子里,有的人走家串户,孩子们待不住,三五结伴游玩,时而挥舞自制的玩具,时而打打闹闹,时而分享零食,好不快乐。
大人有一项重要任务:揭下旧的桃符,换上新的。古人在桃木板上书写“神荼”“郁垒”二神之名,或在纸上描画神像,挂贴于门首,祈求消灾佑福。逐渐衍生出春联,通常认为最早的春联是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在王安石生活的时代,它尚未盛行。
全诗选取爆竹、春风、屠苏、桃符等代表性元素,展现了北宋民间庆贺年节的场景及氛围,同时寄托自身的壮志雄心。
你仔细品,诗有言外之意。王安石是个工作狂,过节不忘工作。作者对亲手描绘的宏图充满信心,立志如“春风送暖”般改善人民的生活,把和煦的阳光洒满神州大地。此诗不单是自我激励,更是写给皇帝、同僚及民众看的:“国富民强不是梦,让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元日可理解为起点。一年之计在于春,一计之核在于什么?念。要有想干事的意识,才有会干事的谋划,干成事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