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书,日子过得再艰苦,只要有书读,就是一种幸福。”据《人民日报》报道,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张湾镇张海村75岁的农民张传党,几十年来自费从书店买书,办起了一间家庭图书室。从媒体上传的图片看,这个图书馆简直有点过于“朴拙”——没有想象中整齐划一的书架,没有数字化的检索借阅软件,门头“藏书之家”的牌匾也“满身沧桑”。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老人屋子内的每一个角落,都摆放着各类图书,静静等待着村民来翻阅。老人一直生活在清贫的环境中,他却不辞劳苦、节衣缩食让家庭书屋坚持了近半个世纪的光阴。而书籍数量也从最早的40余本增加到目前的2.2万册。
多维解读
1.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老人对读书充滿了神圣的向往,虽然一直生活在清贫困苦之中,但他心中对书籍的热情没有减少,阅读给他带来精神上的愉悦。老人固守这方寸之地,始终保持着一种“宠辱不惊”的姿态,遵循自己的内心,为乡村阡陌散播着沁人肺腑的书香。老人的生活是清贫的,但精神世界却是丰盈的。
2.人生有味在读书。读书,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智慧的积累。读书,可以让人修养性情,升华精神;可以让人增长知识,改变气质;读书,还可以让人拥有有趣的灵魂。每一个图书馆都是传播知识的“圣地”,都是让“最是书香能致远”得到有力印证的地方。
拿来就用
“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憧憬与渴望,而“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更是被不少家族奉为家规家训。让一缕缕书香充溢于屋宇之内,用知识的光芒去照亮更多人的前程,点燃更多人的希望,这不仅是家庭发展的需求,更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