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卞江岐 张凌志 刘禹华
镇海基地一期项目管理者章剑波和团队以苦干实干,演绎激情与速度。
●“别人都往繁华走,我们却到荒野来。”这是章剑波——镇海炼化副总工程师、项目管理部副总经理的无悔选择。 摄影/张凌志
1000多个日夜的奋战,长三角南翼东海之滨,中国石化镇海基地、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正加速实现由海涂泥滩到炼塔林立、钢龙蜿蜒的壮丽巨变。
“决胜6·30”!海岸随处可见的标语让工期节点特别醒目,时时提醒着镇海基地一期项目的中交时间——2021年6月30日。随着中交时间临近,项目管理部进入“白天现场、晚上会场”工作模式,章剑波办公室里的灯是工地板房里最晚熄灭的。
“让听得见炮火的人组织战斗!”章剑波,镇海炼化公司副总工程师,项目管理部副总经理、工程部经理。他的办公室所在的白色板房成排横亘在镇海基地广袤海涂的一隅。彩钢板的四方窗外,每当运载庞大罐体的重型机械碾尘而过,板房内章剑波桌上高高摞起的图纸总是跟着不住地振动。
工地现场如火如荼。板房外,来自全国40多个施工队的2万余名建设者正在将这摞图纸变成现实。
“别人都往繁华走,我们却到荒野来。选择做一名建设工程人,就注定了与板房相伴,驻扎荒野,开荒拓土。”章剑波说。早在15年前,他就来到东海岸参与浙江省首个大乙烯项目——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
“‘打造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石化基地,为我国石化产业和浙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谱写新篇章。”2006年11月6日,镇海炼化百万吨/年乙烯工程奠基仪式上,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殷切嘱托。执锨铲土,立下奠基碑,在长三角南翼冲积平原早已沉寂千年的唐滩宋涂上,一张“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的答卷徐徐铺开。
大乙烯项目的第一个板房——项目部办公点,就搭建在距离奠基碑百米之遥的荒涂上。荒凉的东海岸,从零起步,地基打桩、建造厂房、焊接构件、吊装巨塔……“这里的变化是一天一个样。”章剑波回忆道。
在滩涂上施工,地基属于软土地基,地下工程施工量非常大。项目部协调参建单位克服重重困难,在中国石化大型工程建设史写上了精彩的一笔。
第一套大乙烯工程建设先后获2012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金奖、2012年度美国PMI项目管理大奖大型复杂项目奖、2014年度世界工程 “诺贝尔奖”——“菲迪克工程项目奖”优秀奖、入选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百项经典工程”等4项国际国内最高奖项。
“11套主体装置包括乙烯装置、环氧乙烷装置、聚乙烯装置、聚丙烯装置……”章剑波如数家珍。“你可能听着这些化工名词太陌生,但若我说它可以变成你身上穿的衣服、脚上穿的鞋子、医用的口罩、私家车的内饰,这你就不觉得陌生了!”
国企为国,在浙兴浙。首套大乙烯装置投产11年来,累计创造利润超460亿元,整体投资回报率超220%,直接拉动下游产值超1000亿元,国内唯一连续5次在所罗门全球乙烯绩效评价中位列第一群组,成为当之无愧的大国重器。
15年后,赶考者们向东海海涂进一步拓进。在新时代的起点上,镇海炼化正加快中国石化镇海基地建设,奋力打造“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的绿色石化基地,打造中国石化旗舰型标杆企业,为中国石化未来发展探路引航。
2021年3月25日,又一个初春,镇海炼化第二套大乙烯的净化水场启动机泵,成功向化学水站供水,镇海基地1号地块首个生产装置——净化水场顺利建成投用。
就在一年前,中国石化集团董事长张玉卓带队调研镇海炼化,赋予镇海炼化“为中国石化未来发展探路引航”的新目标新定位,并与当地政府达成共识,将镇海基地中交时间从2021年12月28日提前到6月30日,要求镇海基地项目提速争先,成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镇海基地一期项目是在镇海炼化现有产能基础上新建第二套大乙烯。相比15年前章剑波参与建设的第一套大乙烯的工期,章剑波团队在近3年来已经开足了“两倍速”的马力。如今再提速半年,“决胜6·30”,意味着建设速度要从“两倍速”切换到“四倍速”。
今年以来,镇海基地以“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状态,把好项目进度、安全、质量关,紧扣节点,推进项目建设。章剑波组织团队夜以继日攻关,形成13套装置三级网络计划节点1600余个,全部纳入公司督办体系,将计划中交时间排到了“6·30”。
为了规划出更为科学高效的工序,创造施工建设新速度,章剑波组织工程部和承包商一起,梳理进度节点。对具备施工条件的分项进行评估后,他决定改变传统工序,把能干的先干起来,避免最后赶工期时出现人手不足的现象。
为此,项目管理部启动“白+黑、5+2”工作模式,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白天集中力量加快现场施工,用晚间和周末对疑难问题进行集中协调推进,并以阶段小目标保障攻坚大目标,力争2021年1季度达到“689”——管道预制安装完成60%、设备到货80%、钢结构安装完成90%。
白天,章剑波几乎少有时间在自己的办公室落座,经常处于“动起来、干起来、跑起来”的冲刺状态,整个团队也被催生出沸腾的活力。
工程团队加强施工组织协调,加快推进钢结构安装、设备吊装及工艺管道预制安装工作进度,“以日保周,以周保月”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设计团队紧盯施工图报审进度,协调设计单位加强现场服务,及时解决设计问题,为工程施工扫清障碍;采购团队按照“一个项目、多个工地”的模式坚决扭住物资到货的“牛鼻子”;生产团队加大生产准备人员培训力度,保障项目开工投用……
江南四月,工地与东海交界处的芦苇丛中,春花点点盛开。镇海基地施工现场,塔吊林立,卡车穿行,22000余名工程建设人员奋战在建设一线,安全质量与进度效率并行。
截至4月13日,镇海基地项目累计安全培训合格入场作业人员62798人次,完成连续安全人工时2600万。2021年1季度,镇海基地如期实现“689”阶段性目标,为决胜“6·30”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好不容易在家休息,一个电话,蹦得比兔子还快!”章剑波的爱人梁正扬也是他的同事嗔怒道。多年来,时刻保持作战状态已成为章剑波的常态。
2020年12月20日,一个普通的周日早晨,章剑波拉起办公室的窗帘,半融化的霜流淌下来,冬日的朝阳洒在东海边的滩涂,眼前吊机林立,桩机隆隆。全球最大的4000吨级吊机如钢铁巨人矗立,两座近百米高的丙烯塔已吊装就位——“在家哪能看到这样的风景!”章剑波微笑着拿起安全帽走向工地。
作为这片庞大施工场地的负责人,每逢休息日在家时,章剑波总是有点放不下心,常常是第一时间冲到现场第一线。这样的“作战”习惯,来自于长期的经验积累——越是到关键节点,越是要倍加细致。
章剑波的思绪回到了十年前镇海炼化首套百万吨大乙烯刚刚建成之时。当年,作为工程管理部主任的章剑波被委以重任,保运乙烯冷箱这一关键区域。当遭遇乙烯冷箱法兰泄漏突发时,正是因为扎根现场的“作战”状态,章剑波第一时间穿戴防护,冲进装置,迅速判断出泄漏部位,关键时刻冷静地指导乙方作业人员使用杜绝火星产生的铜扳手进行操作,有惊无险地排除了这一可能影响装置开工进程的重大隐患。
“作战状态是高效和有效决策的支撑。”章剑波说。
2020年,在战疫的战场上,章剑波大年三十就和同事一起连夜与47家承包商进行一一对接,动态掌握人员返岗复工计划和健康状况。疫情稍有缓解,镇海基地响应国家号召尽快复工复产,竭尽全力把项目建设需要的人员“抢”回来。然而,复工之路困难重重,返岗务工人员出不了村、上不了路、进不了门。章剑波带头组织协调,解决返岗人员的交通、住宿、核酸检测等问题。“一站式”服务大大提升了务工人员的返岗速度。大年初四181人、初五226人、初六323人……
●白天现场晚上会场,一发现章剑波的身影,员工们赶紧把他“截住”汇报工作。 摄影/张凌志
短短20天时间里,3500多名承包商员工从16个省份陆续赶回,向镇海基地集结,只耽误了半个多月的工期。2020年2月17日,镇海基地全面复工,通过优化实现了整体进度按原计划推进。
累吗?章剑波回答道:“累!但是累得值得,累得光荣!”
大国重器正在拔地而起,从板房里的蓝图变成现实。
这里承载着中国石化发展大格局中镇海的使命担当,那是身为“工程人”无比幸福的人生际遇。身穿蓝色工服、年过半百的章剑波,一如既往坚定地扎根在数万名建设者之中。
“石化行业竞争异常激烈,挑战一年胜过一年,慢一步就可能失去发展机会。我们就在战场的最前线,更要冲在前。”章剑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