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环保设施公众开放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2021-07-07 00:50黄笑逸冯晓飞姚轶黄笑逸
世界环境 2021年3期
关键词:浙江省设施公众

■文 / 黄笑逸 冯晓飞 姚轶 图 / 黄笑逸

图1 地上是“水美公园”,地下是杭州临平净水厂

在环保设施引发的社会关注度不断增强、群体性事件风险加大的大背景下,原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多次联合发文要求环境监测设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四类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推动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公众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两山”理念诞生地和率先实践地,浙江省积极推动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倒逼企业规范运行,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形成良性循环。

一、浙江环保设施公众开放现状

(一)开放基本情况

浙江省自2017年开始启动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在国家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开放标准,经过多级努力,初步形成了不断深化、有序开展的工作格局。截至2021年1月底,浙江省159家单位分四批列入国家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名单,其中环境监测设施44家,城市污水处理设施60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33家,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22家,提前实现四类设施开放全省县(市、区)全覆盖。

(二)开放特点

1.多方分工协作,全力保障开放工作

政府部门、环保组织共同参与公众开放工作,切实保障开放工作顺利推进。建立健全政府部门协作机制,做好具体落实工作。环境、教育、住建、团委、妇联等部门联动,将开放工作与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工作紧密结合,增强推进合力。鼓励环保组织参与共建,积极推进政社联动。台州黄岩分局将当地环保志愿者协会作为预约平台和组织单位,点对点组织公众开放活动,并且借助环保组织,扎根基层开展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宣传。衢州市生态环境局则邀请引进的高端技术人才就公众普遍关注的生态问题做环保公益讲解,为公众开放的专业化、长效化奠定基础。

2.四类设施能开尽开,重点企业探索开放

开放单位通过公众开放,回应公众关注,不断探索扩展开放面,努力化解“邻避效应”。多个地方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四类设施公众开放,其中不乏一些具有特色的四类设施。杭州临平净水厂(图1)就以“地下污水处理,地上公园休闲”的形式向公众开放,在实现经济、环境效益双丰收的同时,也让周边居民解除顾虑,提升幸福感。此外,鉴于一些重污染行业企业也是社会公众十分关心的环保治理对象,舟山大力推动一些环境基础设施齐全、环境效益良好的企业对公众开放,包括电力行业、造船行业等,在介绍自身环保设施的基础上,展示了企业技术先进性。

3.扩展参与方式,扩大参与受众面

“智慧化、数字化、互联网+”助力开放。为补齐线下开放人数有限、场地有限的短板,黄岩区率先采用线上线下联动模式,邀请电台主播直播进行讲解,同时以在线问答等方式与屏幕前的群众进行互动。2019年,黄岩区累计组织线上线下活动33场次,参与群众达1780余人次,线上围观达13万人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直播方式更是在浙江省内全面铺开。嘉兴组织开展了环保设施公众开放“线上行”活动,发布了24期可供回放的设施开放视频,在消除了时间屏障的同时,也让群众足不出户了解了疫情期间环保卫士的努力,打消百姓对生态环境治理的担忧。

二、浙江省环保设施公众开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设施开放准备不充分,参观效果有待提高

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是提升公众意识、强化环境教育的重要措施,但部分开放单位把开放工作当作额外负担,既没有规划完善参观通道,又在开放功能的设计上敷衍了事,以内容单一、平铺直叙的讲解、浮于表面的科普开放为主要形式,手段僵化、缺乏互动,个性化服务不明显,对公众的吸引力不强,公众的获得感不深。

(二)宣传方式较为陈旧,公众知晓度有待提高

部分开放单位的宣传针对性不足、相关选题策划能力欠缺,更多的还是以“自弹自唱”的形式进行推送,缺乏深度谋划,重磅报道不多,二次宣传效果不明显。宣传渠道单一,缺少开放单位与参观群众互动的平台,导致形成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开放单位苦于无人参观,而有参观需求的人又不知道哪里可以参观。

(三)开放单位受客观条件限制,开放尚未实现常态化

公众亲身参观环保设施远比单纯说教有效,对改善企业对外形象大有裨益。但部分开放单位面临高峰期人手不足、经费投入紧缺等窘境,在现有条件下,开放参观时间一般为固定的若干日期和时间段,随机开放机制不健全。参与对象往往是以学生、志愿者、人大代表等定向团体为主,全民参与度不够,未能通过设施开放实现对企业正常运转、达标排放的常态化、主动化的社会监督。

三、对浙江省环保设施公众开放的几点建议

经过3年多的探索实践,浙江省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工作在推动公众理解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今后,浙江省应围绕“强科普、广监督、破邻避”的设施开放工作理念,在政府的保驾护航下,让企业在公众监督之下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宣传教育作用,塑造出政府、企业、公众各尽其责的多元参与模式(图2),打造环保设施公众开放的浙江品牌,形成全民共治的良好氛围。

(一)做好全民监督,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转变观念,坚决摒弃设施开放为企业额外负担的观念,将设施开放作为展现企业环保实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机会,促进开放工作与单位日常工作相互融合,在项目的设计、建设、生产过程中始终考虑设施开放和公众参观的需求,不断完善开放环境,将主动开放的理念贯彻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调整心态,增强服务群众意识,拓展公众参与渠道,加强部门、企业、公众、社会组织的合作,以“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进一步完善公众开放项目,主动将流程工艺、管理措施、污染处理、清洁工艺等各项内容纳入参观内容中,推动实现不特定对象随机性的开放参观,形成持续的社会监督压力。

(二)创新互动形式,深化科普教育

图2 环保设施开放中多元参与模式

挖掘和积累开放单位的优秀活动资源,编制特色化参观指南。以参观讲解为基本形式的同时,创新展示手段,注重渗透式教育及趣味式引导,增添互动体验环节,利用仿真、虚拟现实等现代多元的科技手段,让参观者通过触摸、操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参与体验,把设施开放打造成一个集专业性、知识性、互动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的公众参与特色阵地,启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学而思、思而行,主动了解和参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的公益活动,做一个环境友好型公民。

(三)细分参观人群,加强开放后的效果评估

依托特定的开放主题,针对不同参观对象探索实施差异化互动讲解形式,开展精细化、定制式活动,提高开放效果。例如,对于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士侧重于技术交流;对于学生以游戏互动等形式为主进行知识科普。此外,健全公众意见反馈机制,通过问卷调查、现场问答等方式评估活动实施有没有达到预定的效果,掌握开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对活动进行调整精进,促进公众深入学习环保科普知识,带领公众亲历环保一线,准确了解和认识环保设施运行带来的正面效应,达到环境教育的良性循环。

(四)优化媒体宣传,提升设施开放影响力

加强宣传动员,做好事前事后宣传。活动实施前,加大宣传力度,制作主题宣传片、公益广告,组织专题采访等活动,主动对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环保组织、名人等走进开放单位,调动起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将设施开放工作打造成为一个有知名度的生态文化品牌活动。通过微博、微信等渠道,实时更新开放单位的概况、活动形式、参观时间、活动进展,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开放活动的积极性。活动结束后,将活动照片上传至网络平台,展示活动成果,提高活动吸引力。

(五)做好能力建设,保障常态化开放

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省级层面加强顶级设计、总体规划,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具体责任,推动各地落实。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建立健全部门协调机制,实行专人负责,主动联系争取当地文明办、教育部门等单位支持。强化指导,邀请专家对开放单位、志愿者进行系统培训,了解公众开放的目的、意义。鼓励企业组织现场参观学习、培训交流,提升全(兼)职活动讲解人员专业水平,带领公众系统了解企业生产运行情况。无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将开放频次、宣传情况、受众满意度纳入其中,并给予相应奖励,确保开放工作逐步推进,彰显时效。

(六)打造学习样板,提高设施开放水平

对标国外在环保设施开放方面的先进做法,研究不同层级、不同规模、不同类别的环保设施在公众开放当中的具体举措,对比浙江省环保设施开放现状,进一步寻找差距和不足,因地制宜借鉴成熟经验,及时研究制定浙江省环保设施开放标准,确定开放基准线。组织开展全省监测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垃圾处理系统、固危废处理系统四大类中比较规范、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开放单位案例申报,高水平总结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及时推广应用,吸引公众深入环保治理,推动形成崇尚生态文明、共建美丽浙江的良好风尚,形成全国示范引领。

猜你喜欢
浙江省设施公众
《初心》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民生设施非“摆设”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浙江省特级教师
——吴淼峰
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