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荣芳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图书馆,陕西 西安 710100)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持续进步,开放获取的发展在不断加速,开放获取运动在科研领域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开放获取的出现是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的本质需要,能够免费地、不受限制地、随时随地获取同行的研究成果,一直是科研人员的梦想[1]。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资源集散中心,是科研人员汲取学术养分的主要来源地。开放获取资源建设在图书馆领域兴起的初衷在于解决图书馆有限的经费和期刊价格不断上涨之间的矛盾,随着开放获取资源的快速增长,图书馆能否在开放获取运动中做好自身开放获取资源的建设工作,成为图书馆提升信息服务能力的制约因素之一[2]。
笔者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所收录的文献为研究数据来源,选取CNKI数据库中的高级检索方式进行检索,限定检索主题词为“图书馆”并包含“开放获取资源”,限定文献分类为“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检索时间截至2020年5月20日。经筛选剔除后,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98篇,笔者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和共词分析法,借助Excel、Ucinet、Net Draw等数据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将分析所得的数据结果从文献增长规律、期刊分布、文献作者分布及主题内容等多个维度揭示当前国内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建设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点。
文献数量是衡量研究对象发展现状的重要标识,通过研究某一学科或知识领域的文献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变化及增长态势,能够揭示该科学领域研究的某些特点和发展规律[3]。如图1所示。
从图1的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图书馆领域开放获取资源建设的研究始于2005年,究其根本,2005年6月在北京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由中国科学院和国际科学院组织主办的“科学信息开放获取战略与政策国际研讨会”的召开为我国的开放存取研究拉开了序幕。而推动图情领域学者对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建设的研究则与《图书情报工作动态》设置开放获取专栏、《数字图书馆论坛》设置机构库专栏专门报道开放获取的短讯或论文有着密切联系[4]。就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国内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建设研究领域在相关文献年发文量上呈现3个不同的发展阶段,2005年~2006年,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建设的研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2年间共发表相关文章9篇;2007年~2013年是国内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建设研究的快速增长期,7年间年发文量依次为16,21,34,41,29,29,37;在2014年之后,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建设研究年文献发表总量虽呈现小幅度的波动,但整体处于平稳发展状态,这也说明我国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建设领域的研究进入平稳发展阶段。根据近十余年来我国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建设研究所呈现出来的轨迹和特征,以及各时期相关研究内容的分析与把握,我们可以进一步预测,我国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建设研究是一个不断完善、持续发展、增值及有机成长的研究体系,关于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建设的研究仍有充分的研究空间值得挖掘。
图1 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建设相关文献数量年代分布
对文献来源期刊进行统计分析是为了更有效的掌握该研究领域文献的空间分布特点,明确该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为该领域的其他研究者的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源。
通过统计发现,所收集的398篇文献刊载于144种期刊。按照布拉德福定律的区域分析法,根据载文量的多少,将刊载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建设研究文献的期刊划分为核心区、相关区和外围区3个区,每个区的论文总数基本相等,即为133篇左右[5]。将检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表1所列出的《科学情报开发与经济》《农业图书情报学刊》《图书馆学研究》和《图书情报工作》等12种期刊累计载文量为158篇,占文献总量的39.70%。所以,可以初步确定这12种期刊为研究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建设的核心期刊。其中,《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载文量最多,刊载相关文献24篇,占论文总量的6.03%。所列的12种期刊中图书情报类期刊居于多数,从侧面反映了图书情报领域对该论题的研究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统计结果我们也不难发现,发文期刊总体分布比较分散,其他领域的期刊对于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建设领域的论文刊载数量较少,说明此领域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
表1 文献来源期刊分布
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建设领域有学术影响力的作者群体的发文状况是该领域发展现状的缩影,通过对作者个体发文量的统计与分析,可以预测和揭示该领域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对于该领域核心作者群的确定、发展前景的预测具有指导意义[6]。
根据美国学者洛特卡(A.J.Lotka)提出的洛特卡定律,通常研究人员与其所著论文数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发表2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发表1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的1/4;发表3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发表1篇论文作者数量的1/9;发表n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发表1篇论文作者数量的1/N2,而发表1篇论文作者的数量约占所有作者数量的60%[7]。通过统计分析,针对该研究领域共涉及有效作者359位,其中发表1篇文献的有337人,占作者总人数的93.87%;发表2篇的有17人,占4.74%;发表3篇的有3人,占0.84%;发表4篇的有1人,占0.29%;发表14篇的有1人,占0.29%。目前国内研究作者群体中,发表1篇文献的作者占比例已经高于60%,且发表2、3、4篇论文的作者占比远低于对应比率,这表明学者在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建设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成熟。
表2 相关研究文献作者分布
表3 作者发文量统计
表4 关键词频次
关键词是对文献内容高度提炼的词汇。在一定时期内相关学术研究领域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的集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该领域研究成果的总体内容特征、研究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学术研究的发展脉络与发展方向等[9]。
经统计后,398篇相关文献中包含了1 520个关键词,通过合并近义关键词和剔除无关关键词后,在表中列出了频次不低于10次的高频关键词,从表中可以看出,开放获取、高校图书馆、图书馆、资源建设、开放获取资源、信息资源、开放获取资源建设等主题是近十余年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建设研究领域热度较高的研究主题,这也能进一步说明研究者对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建设的主体、对象、内容等有着较为一致的认识。同时,通过表4的统计结果我们也不难发现,在1 520个关键词中,只有表中列出的12个关键词出现频次在10次以上,其他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过低,很多关键词仅出现了1次。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建设领域研究的内容相对较为分散,且在图书馆这一研究主体下,“高校图书馆”是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建设研究领域的主阵地,由此可见,虽然国内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建设领域的研究主题较为丰富,但所研究的主体还不够广泛,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深入挖掘。
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不同关键词之间的关系,笔者整理了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NetDraw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了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如图2所示。
图2 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
关键词共现网络可以揭示不同关键词之间的关系程度,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节点间的连线来表示,节点间的连线多少和线条的粗细都可说明关键词间的亲疏程度,连线越多,代表该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共现次数越多,越是研究领域的核心和热点研究内容[10]。由图2可知,所有关键词形成了一个互联互通的共现网络图,表明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建设领域各研究主题联系紧密。从图2呈现的关键词间关联强度关系可以看出,开放获取、图书馆、高校图书馆、OA期刊和开放获取资源等关键词是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建设研究领域的核心关键词,这些关键词词间联系相对紧密,是相关研究基本趋于稳定和成熟的有力体现。但是图中还有诸多关键词处于网络图的边缘,关键词之间随着时间推移产生联系的可能性较大,处于网络边缘的关键词也可能会逐渐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内容,与此同时,处于网络边缘的这些关键词也会逐渐成为该领域的核心关键词。
笔者以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的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建设的相关研究论文为基础,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和共词分析法较为详细的探究了当前国内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建设领域的理论研究现状。从文献计量的结果看,国内关于图书馆领域开放获取资源建设的文献年发表量近年来增幅明显,图书馆机构及相关从业者对该领域进行开放获取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和认知度持续增强,开放获取运动开始较早的国家或对开放获取运动较为支持的相关机构其开放获取资源建设的发展更为完善。从核心期刊及其所收录的研究成果来看,收录相关研究成果较多的期刊在数据库中多来源于“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类目,由此,可推测国内学者关于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建设研究主要集中于图情领域,同时研究者以图书馆工作者、高校图书情报专业学生居多。从主题内容分析的结果来看,当前该领域学者的研究热点集中于开放获取、图书馆、高校图书馆、OA期刊和开放获取资源建设等领域,在图书馆这一研究主体下,高校图书馆的开放获取资源建设状况吸引了更多学者的关注。
同时,笔者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在对相关研究文献的选取时,进行检索的主题词是根据笔者个人的主观理解选取的,所得到的检索结果可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对最终的研究结果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②本文的发表在时间上具有滞后性,文中所给出的研究结果具有特定的时效性,只能在一定时期内对其他相关研究者具有参考价值;③本研究数据来源以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所收录的文献数据为主,虽然CNKI收录了国内多数的相关研究文献,但并未穷尽国内所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结果可能不够全面,以期在后续的研究中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