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兴宙
【摘要】现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了融媒体时代,新闻内容的传播方式出现了诸多变化,因此对于电视新闻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闻记者属于新闻现场报道的主要载体,在新闻传递的过程中,实际担任的任务非常重。为了满足融媒体时代下人们对于新闻服务的需求,自然需要不断提高个人水平,增强自身的职业素养。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电视新闻采访的特点,探讨了融媒体时代对记者采访带来的影响,并对于提升电视新闻记者采访技巧的方法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新闻记者;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7..049
对于电视新闻记者而言,为了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往往需要出现在现场之中,直接进行内容报道。而在进入融媒体时代之后,新闻传播的模式出现了巨大改变,人们不再单纯依靠电视新闻的方式获取信息,而能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获取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因此,新闻记者就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采访技巧,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
1. 电视新闻采访的特点
其一,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理应保证自己的语言表达较为口语化,促使听众能够有效完成信息获取。同时,在采访过程中,还要注重个人形象,外部穿着大方得体,给人感觉本次访问极为专业。毕竟,电视采访与传统报纸和网络新闻不一样,无需吸引眼球的标题引导阅读量,而直接通过采访的画面进行表达。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记者自身的专业程度也将影响采访质量。在拍摄的过程中,理应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后期还要做好画面传送。
其二,在采访时,记者还要注重一些拍摄的细节内容,诸如跟拍、抢拍等,并做好时间把控,既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而整个采访必须足够真实,没有经过任何多余的加工。实际采访的对象也都是一些较为典型的代表,同时要对其最典型的部分予以捕捉,逐步提高采访质量。比起报纸和网络新闻,电视新闻通常不会被时间所限制,能够在事件结束之后再进行采访,而电视新闻的最大特色就是现场性,因此每当新闻出现之后,记者就要尽快前往现场,获取最新的资讯,若没有及时前往,很容易造成采访工作错失最佳时间。
2. 融媒体时代对记者采访带来的影响
2.1 人们的收视习惯发生改变
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已经有了明显差异。无论是收看节目还是获取新闻,不再依赖于传统的电视媒体,而是能够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打开网络或者相关软件,直接搜索即可。甚至有些软件,还能直接进行新闻推送,诸如腾讯新闻、网易新闻等,无需客户主动获取。另外,伴随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出现之后,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也变得极为多元化。正是这一因素,人们的收视习惯就逐步出现转变。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当前热点新闻的发布不再以电视媒体为主,而是会先在自媒体平台推送。而新闻记者采访的工作较为复杂,涉及的工序有很多,包括前往场地、拍摄、人物采访、内容制作等,使得最终播出的新闻内容时效性有所下降。如此一来,就让新闻采访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1.2 随机性更强
在进入融媒体时代之后,传统媒体受到的影响非常大,其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新闻记者就要不断学习,完善自我,增强个人水平,才能保证新闻质量得到提高。早期在进行采访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提问、引导、记录以及稿件撰写等。而在进入融媒体时代之后,记者就要成为一名全面型人才,除了懂得摄像、编辑和视频制作之外,还要有着较强的个人意识,能够及时获取周围可能出现的各类新闻。同时,由于采访的对象和场所也会变得更为多元化,在采访过程中,经常会有许多随机事件产生,记者此时就要有着较强的应变能力。正是这一因素,新闻记者就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采访水平。
3.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记者采访技巧的方法
3.1 做好前期准备
在进入融媒体时代之后,信息内容量暴增,因此信息的真伪就很难有效辨别。而且多数时候,面对一条线索,实际前往的记者最多不会超过两位。为此,新闻记者就要加强前期准备,诸如提前编写大纲、准备器材、设备等。现如今,多数电视台为了寻求进一步发展,都单独开设了网络平台,因此记者就要尝试通过直播的形式发布新闻内容。在采访之前,提前思考本次采访在网络播放时会有怎样的效果,和电视新闻会有怎样的差异,做到全面准备,从而实现顺利采访的目标。
3.2 注重采访提问
在采访工作之中,“提问”可以看作是其中的灵魂部分。在整个采访任务中,新闻记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有效提问。因此,记者人员就要掌握提问的相关技巧,懂得如何有效把握现场的各方面细节,并以此为基础提供相关问题,从而能够更好地对受访者展开引导,让其时刻顺着记者的思路走。此外,良好的提问能够有效促进记者和受访者的关系,拉近彼此的心灵距离,创设优良的采访氛围,并让记者更好地把握当前新闻内容的真相。正是这一情况,新闻记者就要提前进行问题设计,并合理控制提问顺序,把握问题导向,快速赢得受访者的信任。之后,在整個采访过程中,应当时刻把握受访者的个人情绪,但凡发现某些问题过于敏感,使其不愿开口,则需要临时展开调整。除此之外,提问的内容也要一定的变化,尽可能涉及多个方面,不要总是拘泥于同一类,从而能够有效激发受访者的兴趣。
3.3 处理好和受访者的关系
采访工作并非只是单纯提问,让受访者回答“是”或者“否”,而是要通过引导的方式,对事实原有的真相予以还原,并尽可能将潜在的意义全部挖掘出来,获取更具价值的信息内容。为此,新闻记者应当时刻和受访者保持良好的关系基础。其一,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做到礼貌谦逊,对他人给予足够的尊重,诸如民族习俗、时间安排以及行为特点等。受访者回答的每一句话,都要认真聆听,时刻摆出正确的工作态度。其二,在采访的时候,不要将自己的个人情感带入进来。记者在采访的时候,很容易被现场情况所打动,但记者需要时刻铭记自己的身份。无论内心以怎样的态度看待受访者,自己都要在实际交流的过程中,不能展现出过于明显的个人态度。
3.4 营造良好的氛围
在采访过程中,如果受访者和记者处在优良的氛围之中,自然可以保证采访的整体质量提升。正是这一因素,氛围的创造就成了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
其一,实际采访的环境最好是被访者较为熟悉的环境,以此让其进入十分放松的状态,保持良好的个人情绪,能够积极应答,提升采访质量。诸如,在对学生采访的时候,就可以选择操场或者寝室;在此工人的时候,可以选择其日常工作的车间。
其二,部分人在面对镜头时,往往会感到极为不习惯,内心产生抵触情绪。少数被采访者较为腼腆,不擅长沟通,很容易变得十分紧张,导致采访质量下降。为此,记者就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話题,打破当前冰冷的局面。诸如唠嗑、拉家常等,使得受访者心理层面的隔阂逐步被突破,并使得双方的心理距离有所拉近。这样一来,受访者就能做到积极配合,保证采访的综合质量
其三,在初次采访时,被采访者往往会对记者打量一番,思考自己是否愿意加入本次采访工作。通常来说,主要评估的方向就是记者的言语表达、提问方式以及个人仪表。因此,记者就要在这几个方面下功夫,给受访者留下良好的印象,从而能够做到积极参与。
3.5 注重采访灵活性
其一,在采访过程中,由于经常会有一些突发情况产生。此时记者应当做到波澜不惊,坦然面对,并且可以随机应变,机智地转变采访情境,获取相应的内容。此外,一些受访者不爱进行表达,参与度偏低,此时记者就要转变引导模式,暂时避开需要采访的话题,寻找其他的切入点,逐步引起受访者的个人兴趣。
其二,记者需要明白,受访者是本次采访工作的核心人物,而记者自己只是一个引导者。因此,学会聆听他人的表达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聆听的过程中,思考其中的关键信息,寻找有趣的话题,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引导,促使整个采访工作变得极为有趣。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受访者的态度较为积极,表达能力强,特别能说。每当记者提问之后,其总是回答其他内容,将话题引偏。此时,记者就要迅速捕捉其发言内容的核心点,并重新引导,将话题再次带回到主线之中。
3.6 做好采访记录
早期在进行新闻记录的时候,记者总是通过心记或者笔记的方式,显然这种方法效率极低,而且容易遗漏。而在进入融媒体时代之后,记录的方式就变得极为多样化。记者就可以尝试使用录音笔进行记录,甚至用手机的录音功能也行。在采访结束之后,重新提取记录的资料,完成相应的归纳和总结即可。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闻报道工作中,新闻记者的工作任务十分重要。不但能够展现电视媒体的整体水平,而且还能让整个报道变得更具感染力。为此,新闻记者就要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身水平,增强职业素养,时刻以良好的姿态面对采访工作,有效完成采访任务,进而为广大群体提供更为优质的新闻报道。
参考文献:
[1]张立明.浅谈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采访技巧的提升[J].记者摇篮,2020,No.597(09):125-126.
[2]王文炳.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采访技巧的提升[J].传播力研究,2018,v.2;No.026(14):136.
[3]苏绍东.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采访技巧的提升[J].科技传播,2020,v.12;No.252(03):56-57.
[4]黄敬铭[1].论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采访技巧的提升[J].记者观察:中,2018,000(009):P.7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