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照耀中国

2021-07-06 03:53于生妍
党的生活·青海 2021年6期
关键词:初心马克思主义总书记

于生妍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回望过去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在全国出版发行,对于广大干部群众学好党的历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部专题文集,收入总书记2012年11月29日至2020年11月24日期间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文稿40篇。其中有16篇文稿是第一次公開发表。特别是书中收录的总书记在全国各地视察工作时的讲话,十分珍贵。

这部专题文集立意高远、思想深、内容丰富,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学习党史、如何学好党史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为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提供了根本遵循,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本刊推出专题策划,与读者分享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体会。

共存的伟大精神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挺起精神脊梁。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一大批英模人物顽强奋斗、忘我奉献,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精神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人挺起精神的脊梁,发挥了时代先锋关键性、引领性的作用,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蕴含着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在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他们在历史前进的道路上树立起一座座精神丰碑。今天,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同困难作斗争,既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更加需要我们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把伟大精神熔铸到血液里,永远保持奋勇争先的朝气锐气。

赓续精神血脉。都说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是因为共产党人拥有特殊精神。时空变幻,精神永恒。历史是教科书,是清醒剂,也是最好的营养品,我们当代共产党人要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精神,“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接续共产党人的精神长征,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我们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传承红色基因,守护好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扬巨大的政治优势,让伟大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不朽的政治灵魂

“可以告慰马克思的是,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正在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执着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坚守政治灵魂。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一百年来,理想信念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魂”。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自己最深沉的初心,明确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始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朝着这个伟大理想前行。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同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

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今天,学习马克思主义,就要突出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以一系列原创性战略性的重大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我们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和价值追求,坚持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的中国实践、生动的中国故事、厚重的中国精神、丰富的中国经验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

执政的关键所在

“每次来西柏坡,我想得最多的是,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两个务必,主要基于哪些考虑?我们学的还有没有不深、不透的?‘两个务必耳熟能详,但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能不能深刻领会并使之更好指导党的建设?如何结合新的形势加以弘扬?我们坚持‘两个务必重点应该抓什么?怎么抓?”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每一个党员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都要心存敬畏、严格遵守”。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一九二七年毛泽东同志亲自撰写的“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入党誓词,句句都是共产党人政治觉悟的生动写照。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勇于担当、善于作为。

对党忠诚,做优良作风的传承者。就要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时刻做到“两个维护”,不搞“两面派”、不做“两面人”,一心一意、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以先辈先烈为镜、以反面典型为戒,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

时常自省,做优良作风的实践者。就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顿。用好自我批评这个武器,解决思想作风“生锈”问题,清醒应对“四大危险”。

勇于斗争,做优良作风的继承者。就要在挫折和困难面前遇强更强、越挫越勇,在面临外部环境变化快、改革发展任务重、矛盾风险挑战多的今天,要把握大势、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不当“好好先生”、不做“开明绅士”,而要勇立潮头、奋勇搏击,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永恒的力量源泉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始终牢记立党之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对于任何国家、任何政党、任何政权而言,一旦离开了人民,终究会一事无成。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历史表明,只有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创造历史伟业。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群众路线都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

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担当作为,既是党和人民事业的要求,也是党员干部最完备的精神状态、最深刻的为政之德、最根本的黨性修养。“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懈怠者干不成宏图伟业”。敢于担当作为,就意味着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群众的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在实践中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党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要立足眼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永远的初心守候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为人民谋幸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深刻回答了共产党人“依靠谁、为了谁”这一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除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相继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以人为本”等理念。这些理念是不同历史时期“为人民谋幸福”的具体体现。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坚持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最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来。“为人民谋幸福”是党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它为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提供了根本价值遵循。

为民族谋复兴。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从一个只有50多名成员的弱小组织起步,发展到今天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根本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正是这样一以贯之的结合、这样执着的坚持,才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才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进而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了新时代,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要牢记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敢于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赢得各种有着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猜你喜欢
初心马克思主义总书记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不灭的初心(节选)
时局图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