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锐杰
相关考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唐]白居易《村夜》
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④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中国是农业大国,乡村是中国的根,"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挑选2~3则,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依靠土地来生存,所以国家的美永远离不开农村的美。一个破败凋敝的乡村,支撑不起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只有乡村美美,中国才大美。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诗意乡村,环境大美。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在一批批精准扶贫干部和乡村百姓的努力下,美丽乡村初见雏形。远望“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近“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世外桃源已经成普遍现实。再雅致一些,可以学学古人般“调素琴,阅金经”,尽情沉浸在“湖光山色两相和”的美丽清新中。随着持续的生态治理与修复,一幅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经济繁荣、文明和谐的乡村诗意画卷正徐徐展开。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生活富裕,精神大美。丰年是我们物质上的富足,迈入2021新征程的我们不能停留在物质的富足上,更要打造自我心灵和精神上的“丰年”。现如今,行走在中国乡野,丰富的文艺演出一波又一波,草根舞台秀出老百姓风采,广大群众共享“文化盛宴”;一批乡贤出力建设数字影院,为村民搭建更多形式的文化活动平台,以此回报父老乡亲,让他们“打开家门”就能够和城里人一样体验到现代数字影院的观影乐趣。各层人员共建乡村文化传习所,弘扬传统文化等一系列举措轮番上阵,化作一股沁人心田的力量引领着文明风尚,更打造着乡民们心灵和精神上的“丰年”。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回归本源,建设乡美。费孝通先生说:“人的生命并不从掠夺地利中得来,而只是这有机循环的一环。甚至当生命离开了躯壳,这臭皮囊还得入土为安。”漫漫历史上,出自乡村的文人、官员或卸任而还,或辞官而返,或遭贬黜回,殊途同归,更有晴耕雨读、终老家乡者,这一群体绵延相续,为乡村社会保持着地方治理和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乡村一直是我们的根,走出乡村,并不代表离开乡村。
新时代,更需要我们年轻人扎根乡村沃野,挥洒才智和汗水,成为“新农人”“农创客”和“土专家”“田秀才”们,書写乡村美丽的壮丽史诗。
点评
本文字里行间充满发自内心对家乡的热爱与深情;选材很有特色,从乡村环境到生活各个层面,引起读者的深思。大量运用诗文名句,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却恰到好处,既增强了说服力,又使文章富有底蕴。本文采用一总三分式结构,思路层次感强。(指导教师 黄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