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德育微课程, 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

2021-07-06 05:17王爱美
格言·校园版 2021年30期
关键词:学科德育过程

王爱美

相对于传统的课程内容而言,微课程的内容非常精炼,学生的学习过程以自主学习为主,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学科知识与道德认知两个方面的收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发、建设德育微课程,需要认识到: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微课程建设,需要挖掘语文学科内容中的德育主题,并以之为主线来设计微课程;基于德育主题的微课程建设,本质上是一个课程开发的过程,需要教师站在课程开发的视角去研究并实施。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基础,以学生的学习为基础。

在小学教学中,通过微课程的开发来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进而在此过程中提升教师自身的课程开发能力,是一个既能够促进学生道德水平提升,同时又能够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事情。所谓微课程,是指运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并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将学科教学内容中的某些重要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并以课程的形式展开其学习内容、重点,以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而获得认知的课程。相对于传统的课程内容而言,微课程的内容非常精炼,学生的学习过程以自主学习为主,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学科知识与道德认知两个方面的收获等,本质上,微课程需要利用教材以外的资源来形成一种结构化的数字学习资源。微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学习时间很短,学习内容很少,但是学习的主题明确、内容精炼等特点。从当前的实践来看,微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的,其效果也是非常良好的,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就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中的德育主题展开讨论,并尝试就如何基于德育微课程开发、建设,去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一、德育微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基于语文学科内容去开发德育微课程,是一个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一方面,语文学科与德育关系密切,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很大程度上就孕育着德育的价值,学生在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熏陶当中,往往可以获得德育认知,从而表现出语文学科的德育一面;另一方面,语文学科有着自身的教学逻辑,如果明确德育作为教学线索,那就需要教师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造,以让学生在微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有比较明显的德育收获。显然,这考验着语文教师的课程开发水平,又或者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发、建设德育微课程,本身就是一个提升语文教师课程开发水平的工作。

一般认为,对于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来说,通过采取微课教学的模式,可以让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得到突出,同时打造更加丰富、精彩教学环境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点的理解过程和效果。在认同这一结论的基础之上,再去思考德育课程的建设,笔者以为需要思考这样的两点内容:

第一,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微课程建设,需要挖掘语文学科内容中的德育主题,并以之为主线来设计微课程。

就如同上面提到的一样,语文学科教学原本有自身的主线,而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德育微课程的开发,显然需要从中寻找出一条新的德育主线。例如,在《幸福是什么》一课的教学中,从叙事的角度来看,三个牧羊的小孩清理老泉并再挖一口小井,随后在美丽姑娘的提醒之下,寻找自己对幸福的感悟,是本文的主要描写的内容。但课文的标题显然具有一种德育意味,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以对“幸福”的认知设置一个德育微课程,这就是从原来课文中挖掘德育主题的一个基本思路。

第二,基于德育主題的微课程建设,本质上是一个课程开发的过程,需要教师站在课程开发的视角去研究并实施。

课程是一个宏观概念,是涉及学科性质、教学理念、教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等诸多要素的总和,带着课程的视角去认识德育微课程的建设,类似于语文作文中的立意与选材及作文等。德育微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德育主题引领下的教学理念确定、教学线索明确、教学素材选择等,课程开发是一个重要的隐性主题。

二、基于小语的德育微课程开发能力培养

基于以上两点认识,立足于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笔者一方面注意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老式的教学模式与理念,需要把学生作为小学语文课堂的主体对象,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设计教学,师生之间共同构建轻松、高效的语文课堂;另一方面也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建设德育课程,进而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路径,或许应当是:明确德育主线,选择德育逻辑,选择德育内容,进而制作出德育微课程。

例如,上面所举的《幸福是什么》这个例子中,笔者在明确了德育主线之后,确定的德育逻辑是“类体验”德育方式,即通过微课程视频的提供,让学生产生一种体验感,并在这种过程中形成德育认识;而为了让学生产生体验感,笔者结合课文中的描写,以三个小孩的动画形象作为素材,让他们走入树林,疏通泉眼,砌成小井,然后与美丽的姑娘交流(用字幕的方式给出对话内容),然后三个小孩去各自寻找幸福,再然后重点渲染三个人十年之后相遇的话语,最终明确“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一德育主题。

这样的一个微课程制作从技术上来说并不复杂,时间也就在三分钟左右,而实践表明学生在观看这个微视频的时候,确实可以能够在德育的视角之下,更好地认识这篇课文的价值,从而让他们感受到幸福是什么,这就是一个德育过程。

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是去明确德育主线——对幸福的理解又或者说将课文中对德育的理解,内化为学生自身对幸福的理解,这就是一个德育过程;而在确定“体验式”德育思路的时候,在确认学生通过视频的观看能够形成德育认识(德育逻辑)的时候,在基于课文线索而将文字转化为视频的时候,就是教师的一个开发课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都得到了体现,因此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自身开发课程的能力也就得到了切切实实的培养。

三、教师课程开发能力须以学生学习为基

教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它不像工厂生产产品一样,只有生产线上的工人是活生生的人。相反,教学的主体与客体都是生命的载体,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看起来面对的是“课程”这个抽象的词汇,但实际上却是面向活泼可爱,充满着生机的学生。因此笔者以为,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基础,以学生的学习为基础。只有研究把握准确了学生的学习规律,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基础更加牢固。

这依然可以从两个视角来理解,在传统的视角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程的教学模式,能够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实际上是从知识达成的角度做出的判断,而如果从课程开发的角度来看,微课程更应当是教师面向学生的学习需要,面向学生的成长需要而选择的载体,而开发微课程的过程,就是教师促进自身教学理解,并将对教学的理解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流程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从语文学科教学的角度梳理出德育主题,则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有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在这个视角中坚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切实提升教师自身的课程开发能力。

猜你喜欢
学科德育过程
《中国德育》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