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爱
摘 要:1+X”阅读模式要求我们根据课标与学情合理地选择文章,找到促进学生比较的有效切入口,让学生在比较中求异、在求异中整合,从而有效巩固课堂学习成果,实现举一反三。
关键词:“1+X”;阅读;选择;比较与整合
目前学生平时阅读的内容不外乎两大板块:一是课内指定阅读的课文板块,二是课外的整本书板块。尽管学生通过某一阶段的课内精读可以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然而用这些方法去阅读整本书,难度还是相当大的。由于整本书内容复杂,表达方式多样,书中蕴藏的情感往往委婉曲折,学生往往难以收到阅读效果,最终就会丧失阅读的兴趣。在此背景下,推进“1+X”阅读模式逐渐成为教改的大方向。
一、“1+X”阅读模式的意义
“1+X”阅读模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精读一课,然后再附加几篇同类或者相关的的文章,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从而把课外阅读纳入到教材体系的阅读指导策略。由于“1+X”中的“X”是指“相關或者同类文本”,这就降低了阅读难度。而且因为“X”与“1”之间存在阅读方法迁移的可能性,也使得长期以来学生课外阅读中缺乏有效指导的放任自流状态获得了改进的可能。
二、围绕“1”来合理选择“X”
尽管我们向来倡导学生要博览群书,然后在当今这个阅读资源丰富到几乎泛滥的时代,不加选择地“博览”最终往往只能是迷失方向,加上学生并不具备足够的审美与甄别能力,所以教师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一篇文章的阅读指导目的是特定的,那么根据这篇文章来选择多篇同类文本就需要把握好方向。一般的选择方向可以有以下四类:
一是围绕文章体裁来选文。根据“1”的文章体裁,如果在教学中需要突出这类体裁文章的阅读方法,那么在选文是就要做到同一体裁。比如学习了《守株待兔》,就让学生去读读《郑人买履》、《拔苗助长》、《掩耳盗铃》等小古文,从而让学生理解这类小古文的典型特点与阅读方法。
二是根据写作特色选文。比如六年级《开国大典》中要求学生“学会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是本课教学的目标,为了巩固这一目标,可以找到《谁是最可爱的人》、《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两篇文章中的相应段落进行阅读与训练,从而使学生加深理解,实现以读促写的目的。
三是围绕文章的作者进行选文。一般这里的作者往往是指文学史上比较有建构的作家,比如读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可以让学生去读读李白的《望天门山》、《送友人寻越中山水》等,从而全面了解作者诗歌的特色与他的个性。
四是根据文章的人文主题来选文。比如学生读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为了加深学生对长征这一特定历史事件的认识,进一步增进对红军战士伟大精神的了解,可以去读读《过草地》、《金色的鱼钩》《丰碑》等文章。
当然,要进行合理的选文只是“1+X”阅读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而要真正实现有效阅读,教师还需要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分类,比较所选文章的异同,形成一个尽可能同质的文本群,才有可能使学生从读会一篇走向会读多篇的过渡。
三、在比较与整合的过程中实现“1+X”阅读的增值
“1+X”阅读如果分开来看就是多文本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必然有比较。比较是把多文本中的同一语言因素进行横向的对比从而发现其不同的过程。如果没有比较,那就不存在多文本阅读。但如果把“1+X”看作一个整体,那也不无道理,因为选文时就是考虑了这几篇文章的共同特点而决定它们在同一组中的。如果没有整合,那就不叫“1+X”而是一组碎片化的文本的简单叠加,碎片化的阅读不可能产生有整合性的理解,也就难以达成对“1”的复习与巩固。整合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达到有效巩固“1”的阅读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事实上,在单文本阅读时,也可以有比较,比如拿“1”中第一自然段与最后自然段进行写法的比较,但这种比较范围太小,不足以显现特定文本的固有特点。单文本阅读也可以有整合,但这种整合力度不足,说服力也不强。因此,在“1+X”多文本阅读中,进行比较与整合既是必须的,也是极为有利的。
1.在比较中求不同
求异是比较的结果,我们在把多个文本视作一个整体后,需要进行文本之间同一语言要素的比较,这个要素可以是字、词、句及其表达方法等细小的方面,也可以是题材、中心、体裁等方面。
比如前边所述把《望庐山瀑布》当作“1”,外加《望天门山》、《寻越中山水》共三首诗作为一组文本,可以进行这样的比较:
首先从内容上看,三首诗分别写了不同是地方的景色:其中天门山只是一座山,属于小景,庐山虽是一群山,但所写物为瀑布,也属于小景,而越中之山水的范围就大了,应属大景。另外,《送友人寻越中山水》还有叙事的成份,这与前两首诗不同。
从写作体裁上看,前两首诗是七言绝句,而后边一首则属于五言诗。写作手法上看,《望庐山瀑布》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用词上“挂”、“飞”、“疑是”都是非常到位的。《望天门山》想象丰富,用了“中断”、“出”等传神的词语,把静态的山写成了动态的景。而《送友人寻越中山水》中既有叙事也有绘景,而且善于运用一些典故来写,有好几处对仗比较工整,如“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等。从写作顺序上看,《望庐山瀑布》从看到的写到想到的,另两首则都是通过船的位置移动来写观察的景象。
当然,可以比较的元素还很多。通过多向比较,学生对李白山水诗可以有更全面的了解,对诗仙李白的性格了解也变得更为全面与丰满。
2.在比较中求同
在比较中求同是为了找到同类文本的共性,实现有效整合。在上述三首古诗的求异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其实也能发现他们的共同点:都属于山水诗,表现力都比较生动传神,都表现出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浪漫主义的情怀。
总而言之,“1+X”阅读模式是基于传统阅读模式高耗低效状况的一次改革,尽管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但根据笔者的教学与实践体会,只要我们根据课标的要求与学生的需求来进行合理地选择文章,只要找到促进学生比较的有效切入口,让学生在比较中求异,在求异中整合,那么这一阅读模式必将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温儒敏.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蒋燕.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外阅读探究[J].华夏教师,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