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化下的学校美术教育

2021-07-05 15:53黄世杰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艺术品美育博物馆

黄世杰

摘 要:博物馆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公共资源,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见证物进行的信息交流、共享的传播行为,发挥着日益重要的社会教育作用。博物馆美育更是当下学校美术教学不无裨益的补充。本文旨在探讨博物馆文化下的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的意义和方法,以提升学生审美水平。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 学校美育

一、融合博物馆美育,思考当下美术课堂观念

博物馆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公共资源,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见证物进行的信息交流、共享的传播行为,发挥着日益重要的社会教育作用。博物馆作为积累审美经验和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场所,更是当下学校美术教学的一个不无裨益的补充。所谓博物馆美育,是在博物馆里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以其丰富的馆藏、系统的罗列,让学生更直观、全面地了解自然与社会;另一方面,在美术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参观欣赏实物的美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审美高度,激发学生自主深入学习的欲望,完善真善美的审美品位、道德与人格,掌握一定的鉴赏方法,指引他们用美感与创造力思考未来,帮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

二、多元美育共生,博物馆美育与学校美育互补

(一)博物馆资源是对美育课堂最有效的补充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下进行美术教育……”,而博物馆就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集视觉、听觉、触觉为一体的场馆。

很多艺术品的美感其实用语言是无法真切表述的,而我们的美术老师不可能每一个人都是收藏家,不可能随着每堂课的需要准备各种各样的艺术品,而这个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博物馆丰富的馆藏资源资源开展我们的教学工作。

(二)美术课堂是博物馆发展的源动力

将博物馆引入美术课堂,甚至在博物馆里直接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增加博物馆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力,而且可以让博物馆里的藏品用起来,活起来。博物馆可以根据学生美术课程的需要,不断推陈出新,转换思路。博物馆不断引进美术课堂至少可以有两个方面发展:

1.影音化发展

现代化博物馆再也不是简单地按照类别、历史脉络来陈列展览,而是利用视频、背景音乐等现代化多媒体手段来配合艺术品的展览,以达到更系统、更全面的展示艺术品的文化价值、艺术高度。学生对于文物、艺术品其实是陌生的,为了使他们喜欢上文物,博物馆可利用直观的多媒体手段如动画短片、三维体验等,在学生与艺术品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只有把他们抓住,博物馆才有未来,才有更好的发展。

2.互动化发展

学生一般喜欢互动交流式的学习,所以当今的学校课堂都注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像传统博物馆那样只观看不互动的展览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久而久之会对艺术品产生乏味、厌倦的情绪,这样会达不到预期的展览效果。所以当今博物馆在布展时应多考虑与学生的互动性,用多种创新的互动模式,让学生身心融入到艺术氛围之中。

三、师生共成长,学校美育与博物馆美育二合一

(一)教师先行,提高审美能力

一节好的美术课,教师的引领也是非常关键的。既然是“引领者”就应该在课前先要理解艺术品的独特美感与精神价值,并且根据学生的学情,找到最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个性的审美体验。教师“先行”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先去博物馆体验,也可以请教文博专家。只有老师对艺术品有了真切的体验,接下来的教学过程才是有效的。教师的审美高度直接决定了学生的高度。

(二)学生走进博物馆,感受艺术氛围

想象一下,把美术课堂直接搬进博物馆那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博物馆里的文物通过自身魅力、文字介绍、视频呈现会深深把学生吸引住,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浸润在自然与人文艺术的长河里。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只要做好自己“引领者 ”的角色,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体验艺术的美感,不必担心教具的准备、氛围的营造等问题了。

将美术课堂带入博物馆是很好的教学活动,但也会遇到问题。首先是学校、家长的不理解,觉得没有必要这样费时费力。其次是来去博物馆的安全也是让学校、家长担心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动前做好详尽合理的活动预案,在活动中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表现与反应,确保活动高效安全的开展。为了更加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活动中,具体可以开展以下的活动:

1.增加孩子视角的主题展览

博物馆可以根据孩子的认知习惯、认知水平、认知取向,从他们的需求出发,联系博物馆开展孩子视角的主题性展览,比如:《有趣的动物造型》《古今玩具展》《古今学具展》《古物也卡通》等主题展。

2.学生参与“小小讲解员”活动

学生在一定的引导学习下,不仅丰富了自己对博物馆藏品的认知,而且提高了艺术的鉴赏能力。许多馆内的展览学生来充当讲解员,这对于他们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既要求他们更熟悉艺术品的历史文化价值,又要讲得生动有吸引力。每次活动轮换人员进行,竞争上岗,每次讲解完,其他“观众”进行评价。学生很爱这样的既有主体地位,又可以展示自己才华的好机会。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主动性强,情绪高涨。

3.专家走入课堂,引导文化潮流

在传统的美术课上,站在讲台上的一定是美术老师,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引领学生走进美术世界,走进艺术作品。而我们发现,由于各种原因,其实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很局限的,教师个人眼光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孩子的高度。适时地请有专业研究方向的专家走进课堂,让他们参与美术教学,我想有很多可以称道的亮点。参与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的,我们学校开展了丰富的活动,比如:专家的创作作品、专家的收藏、专家现场演示、专家微型讲座等。

新课改的巨大浪潮下,对于美术课堂有了更高的要求。求真、求美的美术课理想成为大多数美术老师的共识。近年来,在党中央倡导的“中国梦”的伟大旗帜下,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引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多从身边发掘文化资源,特别是博物馆文化资源。博物馆是地方历史文化艺术的集聚地,开发好这座艺术宝库,依托博物馆文化,建立学校美育的有效途径。博物馆文化下的学校美术教育意义重大而路途艰难,肯定还有很多未知的困难,在这里也是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美术教师加入到研究队伍来,必将迎来学校美育的春天。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1:02.

[2](美)妮娜·西蒙.参与式美术馆:迈入博物馆 2.0 时代.2017.

[3]郭之文.中国博物馆之旅.2020.

[4]黃洋,陈京红.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十讲.2019.

(湖师附小教育集团浙江湖州)

猜你喜欢
艺术品美育博物馆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博物馆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