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甲,尤 昆,尹春燕
(江苏正大清江制药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210033)
艾拉莫德在合成过程中使用了甲醇、乙醇、异丙醇和盐酸,有可能产生氯甲烷、氯乙烷和2-氯丙烷这类潜在基因毒杂质。根据已有临床前研究发现这类杂质的DNA烷基化作用会导致诱变效应、致癌效应和致畸效应,参考ICH M7,按照TTC法计算。按照ICH规定连续服用10年,则该类杂质的人体摄入量每人每天不能超过10 μg/天,艾拉莫德最大日服用量为50 mg,计算可知,艾拉莫德原料药中的氯甲烷、氯乙烷和2-氯丙烷限度不得超过200 ppm。
目前关于艾拉莫德含量和有关物质已有报道,但未见艾拉莫德中氯甲烷、氯乙烷、2-氯丙烷的相关研究。在现有文献报道中,氯甲烷和氯乙烷的研究文献较多,2-氯丙烷研究的文献较少,未见氯甲烷、氯乙烷、2-氯丙烷同时检出的研究报道。
本文建立了气相色谱检测本品中潜在基因毒杂质的方法,并进行了相应的方法学验证,该方法简便快速,可为艾拉莫德的质量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Agilent 7890B气相色谱仪(带7697A顶空进样器);梅特勒电子天平XS205R。
氯甲烷购自梯希爱(上海)化成工业发展有限公司(批号:2RYZE-MO,纯度5.7%);氯乙烷购自梯希爱(上海)化成工业发展有限公司(批号:MZYGG-CE,纯度15%);2-氯丙烷购自阿达玛斯试剂有限公司(批号:P12220-80,纯度99%);二甲基亚砜购自Scharlau(GC级);艾拉莫德原料由江苏正大清江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以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为色谱柱[如DB-624(30 m×0.32 mm×1.8 μm)或性能与之相当的色谱柱];升温程序:初始50℃,维持2 min,以20℃/min升至180℃,维持5 min;进样口温度:200℃;分流比:10∶1;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00℃;载气:高纯氮气;恒流模式:1.0 mL/min;顶空瓶平衡温度:80℃;顶空瓶平衡时间:30 min;进样体积:1 mL;外标法定量。
1.3.1 空白溶液
二甲基亚砜。
1.3.2 对照品储备液
分别取氯甲烷、氯乙烷、2-氯丙烷各适量,精密称定,用DMSO溶解并稀释至刻度,作为储备液 (C=0.4 mg/mL)。
1.3.3 对照品溶液
精密量取上述贮备液各5 mL,同置于100 mL量瓶中,加二甲基亚砜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混合对照品溶液。(C=20 μg/mL)。
1.3.4 供试品溶液
取样品适量(约0.5 g),精密称定,置顶空瓶中,加5 mL DMSO,密封瓶口,加热使溶解,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1.3.5 供试品(加标)溶液
取样品适量(约0.5 g),精密称定,置顶空瓶中,加5 mL对照品溶液,密封瓶口,加热使溶解,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氯甲烷、氯乙烷、2-氯丙烷在甲醇、乙腈和DMSO中可溶,在水中几乎不溶,而艾拉莫德在DMSO中溶解度较好,故选择DMSO作为溶剂。按照ICH规定连续服用10年,则该类杂质的人体摄入量每人每天不能超过10 μg/天,艾拉莫德最大日服用量为50 mg,计算可知,艾拉莫德原料药中的氯甲烷、氯乙烷和2-氯丙烷限度不得超过200 ppm。试验结果表明,当样品浓度为0.1 g/mL时,响应较好。
根据氯甲烷、氯乙烷、2-氯丙烷的性质,本试验采用常用的中等极性分析柱DB-624色谱柱(固定相为6%氰丙基苯-94%二甲基硅氧烷),最高使用温度可达300℃,具有极低的柱流失。通过不同流速(1.0、2.0、3.0 mL/min)考察,确定了流速为每分钟1.0 mL;通过对起始柱温(35、40、45℃)考察,确认了起始柱温为40℃,采用程序升温;考察了不同的顶空平衡温度及平衡时间,最终确定了色谱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各目标分析物的峰形尖锐,分离度较好。具体见图1。
图1 对照品溶液
分别按“1.3”配制专属性-空白溶剂(DMSO)、专属性-对照品溶液(20 μg/mL)、专属性-供试品溶液、专属性-供试品(加标)溶液。按“1.2”项下分析方法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溶剂DMSO和供试品溶液不影响氯甲烷、氯乙烷、2-氯丙烷的检测;该方法专属性良好。
取“1.3.2”项下的对照品溶液逐级稀释,根据信噪比S/N=3计算检出限;根据信噪比S/N=10计算定量限;按“1.2”项下分析方法测定,测得氯甲烷的定量限浓度为2 μg/kg;氯乙烷的定量限浓度为2 μg/kg;2-氯丙烷的定量限浓度为2 μg/kg;氯甲烷的检出限为0.67 μg/kg;氯乙烷的检出限为0.5 μg/kg;2-氯丙烷的检出限为0.67 μg/kg;表明本方法的灵敏度较好。
取“1.3.2”项下的氯甲烷、氯乙烷、2-氯丙烷对照品储备液稀释制成每1 mL约含氯甲烷、氯乙烷、2-氯丙烷5、10、16、20、24、30、40 μg的溶液,照上述“1.2”分析方法分别测定。以待测物浓度(μg/mL)为横坐标,待测物峰面积为纵坐标,按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得到氯甲烷在5~39.97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y=0.138 4x+0.026 0;(r=0.999 1,n=7);氯乙烷在5.04~40.33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y=0.162 3x-0.000 3(r=0.999 2,n=7);2-氯丙烷在5.11~40.88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y=0.189 1x-0.028 3(r=0.999 2,n=7);表明各溶剂在5~40 μg/m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
按“1.3”项下制备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和供试品(加标)溶液,供试品(加标)溶液制备6份。按“1.2”分析方法测定,结果6份供试品溶液中氯甲烷、氯乙烷和2-氯丙烷回收率的RSD分别为1.8%、1.7%和1.9%,表明本测定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按照“1.3.5”分别配制含各溶剂80%、100%、120%的供试品(加标)溶液,各配制3份。采用“1.2”分析方法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各溶剂加标回收率均在85%~110%之间,方法的准确度良好,结果如表 1~3所示。
表1 回收率试验结果(氯甲烷)
表2 回收率试验结果(氯乙烷)
表3 回收率试验结果(2-氯丙烷)
取三批艾拉莫德样品,按“1.3”项下制备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按“1.2”项下分析方法测定。结果如表4所示,三批样品中氯甲烷、氯乙烷、2-氯丙烷均未检出。
表4 氯甲烷、氯乙烷和2-氯丙烷测定结果
本文以氯甲烷、氯乙烷、2-氯丙烷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艾拉莫德样品中潜在基因毒杂质氯甲烷、氯乙烷、2-氯丙烷含量的气相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专属性强,准确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符合定量分析要求。本方法可用于实验室和工业化生产质量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