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春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是女性生殖器官、周围结缔组织以及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通常是由于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进而导致反复发作形成慢性盆腔炎。当沙眼衣原体(CT)感染、产后、生殖道感染时,也会出现慢性盆腔炎。从临床治疗工作中可以发现,慢性盆腔炎病情较为顽固,临床症状多为月经紊乱、腰腹疼痛、白带增多等,严重时还会造成女性不孕甚至会造成周围组织粘连。所以,要尽可能找到根治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方法,避免该疾病对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目前常用的慢性盆腔炎治疗方法基本以抗菌药物为主,但单纯的抗生素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显著,因为该疾病具有反复发作性,长期使用抗生素药物还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影响[1]。有资料显示,中药灌肠的治疗方式对于盆腔炎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我们就将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甲硝唑)联合中药灌肠的治疗方式,运用到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并研究其治疗效果,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3月—2020年4月忻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患者年龄28~46岁,平均(37.5±5.1)岁;慢性盆腔炎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5年,平均(2.5±1.8)年。2组患者基本信息及既往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在进行研究前,已与患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因此,本次研究符合医学道德伦理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所选患者自觉下腹部坠胀数月有余,部分患者已达数年,近期伴有腰骻部疼痛加重、白带增多,患者入院后经超声诊断以及妇科检查后,均符合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排除患有精神类疾病、宫外孕、子宫内膜异位、肿瘤等其他妇科类疾病者;所选患者在治疗前均已进行药敏试验,未发现有药物过敏史。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常规慢性盆腔炎治疗方法。常规治疗方法:妇科检查取患者白带进行检验,根据患者炎症性质进行抗生素选择。目前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为0.5%甲硝唑以及0.2%左氧氟沙星,在临床治疗中,通常采用静脉输液的方式,对于阴道炎症较重的患者可以给予臭氧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静脉输液2次/d,7 d为一个疗程,一般需要2~3个疗程。对于炎症较重的患者,通常需要在月经期后再巩固治疗1周[2]。观察组35例患者实施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甲硝唑)联合中药灌肠的治疗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根据患者炎症情况,选择0.5%甲硝唑以及0.2%左氧氟沙星,给予静脉输液治疗。②中药灌肠,灌肠汤剂由木香、蒲公英、鸡血藤、丹参、桃仁、金银花、牡丹皮等组成,具体可根据患者症状进行中药药材的调整。嘱咐中药房浓煎2次,将2次汤药混合在一起,待温度降至38 ℃左右时进行灌肠[3]。③灌肠前要嘱咐患者进行排便,灌肠前2 h禁食水。灌肠时,嘱咐患者采取侧卧位,灌肠管头端可以沾一点石蜡油或凡士林,减轻患者入管的不适感。灌肠管插入15 cm后,进行中药灌肠。灌肠时要注意控制液体流速,尽量保证100 ml灌肠汤剂在15 min左右灌入,灌入后让患者保留半小时左右后自行排出。灌肠治疗中要注意避开女性月经期,通常每天1次,8~10 d为一个疗程,具体疗程可根据患者炎症情况进行调整[4]。④治疗后,要嘱咐患者多休息,治疗期间禁止食用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同时要避免夫妻同房。对于自述腰腹痛明显的患者,可以给予中药包局部热敷的物理治疗方法,帮助患者缓解不适[5]。
1.4 观察指标①患者结束治疗后,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内容分为:治愈:超声诊断报告提示患者子宫附件均恢复正常;有效:超声诊断报告提示患者慢性盆腔炎症状有改善;无效:超声诊断报告提示患者慢性盆腔炎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不良症状发生情况并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导致食欲不振,因药物过敏出现皮疹。③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对患者检验报告中的白细胞(WBC)、红细胞沉降率(ERS)以及C-反应蛋白(CRP)进行对比,分析患者炎症改善状况。其中白细胞数(WBC)正常值:(4.0~10.0)×109个/L;红细胞沉降率(ESR)正常值:0~20 mm/h;C-反应蛋白(CRP)正常值:0.068~8.2 mg/L。超过正常值,代表存在炎症。④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炎症控制情况进行分析。时间越短,代表炎症控制效果越好。
2.1 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不良症状发生情况观察组不良症状发生率与对照组基本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比较 (例,%)
2.3 白细胞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以及C-反应蛋白(CRP)观察组患者治疗后WBC、ERS及CRP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WBC、ERS、CRP治疗前后比较 (例,
2.4 炎症控制情况观察组患者炎症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控制情况比较 (例,
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的原理是通过直肠内黏膜对药物的吸收,再通过下腔静脉吸收进入循环,最终直接作用于炎症。由于直肠给药无需经过肝脏吸收分解,因此不会对人体的肝肾功能造成负荷,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药物给人体带来的不良后果,同时也能提高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因此能够提升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而抗菌药物治疗盆腔炎的功效在临床上已经得到证实,其中左氧氟沙星以及甲硝唑对于阴道G-杆菌的治疗效果较为突出[6]。因此,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甲硝唑)联合中药灌肠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还发现抗菌药物联合中药灌肠还具有以下几点优势:①提高治愈率:在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中,接受抗菌药物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的患者,近3个月内都无复发迹象,由此可见中药灌肠的效果显著,在加上抗菌药物的治疗,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治愈率[7]。②加快炎症控制:通过临床治疗应用可以发现,抗菌药物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的药物起效时间以及炎症控制时间,都要比常规治疗组快。因此,可以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在以往的治疗过程中,许多患者都会因为治疗时间过长而中断治疗或放弃治疗,采用此种治疗方法后能够明显降低此类事情的发生[8]。③降低患者治疗成本:中药的成本较低,且都在医保报销的范围内,因此能够减少患者的治疗经费。而且抗菌药物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的炎症控制时间快、治愈率高,因此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进而能够减少患者的经济压力。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炎症控制情况以及血液检验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症状发生率与对照组基本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治疗慢性盆腔炎时采用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甲硝唑)联合中药灌肠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治愈率。由此可以证明,抗菌药物联合中药灌肠的治疗方法值得在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