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新莱茵报》的语言风格研究
——以第1号和第20号德国相关报道为例

2021-07-05 05:51:32唐艋马嘉悦
外国语文 2021年3期
关键词:国民议会莱茵议会

唐艋 马嘉悦

(四川外国语大学 德语学院,重庆 400031)

0 引言

《新莱茵报》是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机关报,也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唯一一次完全掌握了报纸编辑权和经营权的新闻实践(陈力丹,2020:112)。它于1848年6月1日发行,于1849年5月19日被迫停刊,一共发行了301期,办刊时间虽不长,但《新莱茵报》的发行量却达6000份左右,是当时德国发行量位居第三位的报纸(陈力丹,2019:105)。

《新莱茵报》的文体特征与语言风格是构成其影响力的重要因素,恩格斯在1890年回忆起《新莱茵报》时感慨道:“你会亲眼看到每一个字的作用,看到文章怎样简直像榴弹一样击中目标,看到打出去的炮弹怎样爆炸。”(恩格斯,2012:283)由此可见,《新莱茵报》的语言是精心编辑的结果,具有强大的攻击力,《新莱茵报》第1号便是证明,该期发行后,其犀利的文风和鲜明的政治立场导致了大部分资产阶级股东的退出。

目前,我国缺乏从语言学角度对《新莱茵报》原版进行的系统研究,多数研究以政治、历史、新闻工作和马克思思想研究为视角,且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该报上所发表文章的中译版本为基础,而非原版内容(陈力丹,2020:112)。鉴于此,本研究以《新莱茵报》原版第1号和第20号为基础,从词汇、句法、修辞和篇章结构等方面对德国(1)这里的德国指德意志邦联(Deutscher Bund)。相关报道的语言风格进行分析。

1 语言风格的概念及分析

“风格”在语言学中存在多种定义,例如风格被视为不同表达方式中的选择、或被认为是个人表达特点或意义潜势(刘世生 等,2018:5)。尽管对风格的定义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被普遍认同的,即对语言风格的研究离不开对语言形式的研究。语用学转向后,对风格的研究不仅关注篇章表层,还关注篇章的功能,语言风格被视为篇章表层的语言实现方式和篇章结构的组织方式,体现了篇章生产者与接收者的关系和篇章的交际功能(Fix et al.,2002:27)。

语言风格具有个体性,是篇章生产者对语言元素的选择和组合,是个体语言能力、经验和思想观念的体现;另一方面它又表现为篇章类型的风格,不同类型的篇章具有不同风格(Göttert et al.,2004: 19)。此外,它还受社会历史语境、交际情境、机构、媒介和话题所影响(Sandig, 1995:28-29)。对语言风格的分析需要一种整体的视角,因为语言风格是在不同语言元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而非单一语言元素所塑造,因此研究者需要依靠多种语言学理论和分析方法,从篇章的各个层面分析风格元素,例如词汇、语法、语音、主题、行为类型、篇章模式以及篇章的物质层面(如排版、图像等)(Sandig,2006:1)。

如前文所述,语言风格往往表现为某种篇章类型的风格。篇章类型可视为“模型”,篇章生产者将特定内容以特定的结构填满这个模型,并在其中赋予自己的情感与态度(Sandig,2006:5)。德国现代新闻体裁的分类是在19世纪逐渐发展形成的。19世纪前,严格的书报审查机制和对报刊出版人“编年史作者”的身份定位使得德国报刊长期以来具有“新闻报刊”(Nachrichtenpresse)的特征,以记录事件为主,难以公开发表政治观点(Püschel, 1991: 432)。直到19世纪上半叶,德国报纸中才零星出现评论性文章,但由于书报审查机制未能持续发展,直到3月革命前才开始真正发展起来,以党派机关报为代表的“意见报刊(Meinungspresse)正是诞生于这一时期(Püschel, 1991: 434),《新莱茵报》便是代表之一。细读《新莱茵报》中的文章,可发现它们并不完全符合当今新闻体裁的特征和写作规范,例如所有报道均无标题,每篇报道开头均标明了“地点+时间”的讯头。尽管如此,《新莱茵报》中的文章在篇幅、结构、语言等方面已呈现出可相互区分的文体特征,初具当今新闻体裁的雏形。为便于分析,本文对《新莱茵报》中的篇章类型进行分类,对事件进行详细报道且带有作者观点的文章归类于通讯性新闻,对事件进行简短报道的文章归类于简讯,以分析事实和发表观点为主的文章归类于评论。下文将分别针对这三种篇章类型的语言风格展开分析。

2 通讯性新闻“法兰克福国民议会”的语言风格

《新莱茵报》在1848年欧洲革命的背景下创刊与发展,在这一时期,南德各邦在3月初首先爆发起义,革命浪潮继而波及奥地利,奥皇被迫改组内阁,同意召开国民议会。维也纳的革命激发了柏林的革命情绪,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为阻止革命一边作出建立人民代议制、制定宪法等承诺,一边又指挥军队打击革命群众,起义者不得不与军队进行激烈的街垒战。最后普王被迫作出让步,委托资产阶级代表康普豪森组建内阁,并同意召开国民议会。5月18日,全德国民议会在法兰克福圣保罗教堂召开,其任务为制定宪法。《新莱茵报》第1号对法兰克福议会的议事过程进行了详细报道,作者为恩格斯,本文将以此为例,对通讯性新闻的语言风格进行分析。

2.1 宏观结构分析

宏观结构由宏观命题组成,宏观命题也可称为主题,是话语的主旨、要点(梵·迪克,2003:33)。较长语篇的宏观结构拥有多个宏观命题,它们具有等级性,每一序列的宏观命题可归属为更高层次的命题,宏观命题可通过删略、概括和组构这三条宏观规则进行提炼(梵·迪克,2003:34-35)。

该篇文章开篇指出“由全体德国人民选举的制宪国民议会在德国已经存在两个星期了”(2)文中的中文翻译参考了发表于《新闻与传播研究》增刊2020年第27卷的《新莱茵报》第1号和本刊的《新莱茵报》第20号中文编译版本。第1号和20号原版内容可参见德语文本库https:∥www.deutschestextarchiv.de/nrhz/。,并简要提及了人民夺取主权这一国民议会产生的前事件,由此点明了报道对象和背景。作者直接指出议会必须开展两项工作,一是公开宣布人民主权,二是制定宪法并消除与人民主权相抵触的东西,这两项要求指明了国民议会职责,并为读者提供了评价国民议会的框架。之后作者用一转折句衔接上文,指出“国民会议已经开了十二次会了,却一事无成”,并用“伟大事迹”(Großtaten)这一反语来修饰国民议会的行为。“国民议会一事无成”属于本文引领性宏观主题,其下包括四个“伟大事迹”:议会讨论会议规则(主题1)、议会拒绝讨论拉沃先生关于解决法兰克福议会和柏林议会冲突的建议(主题2)、议会拒绝讨论普鲁士军队的反动暴力行为(主题3)和议会拒绝讨论警察局驱逐埃塞伦(3)法兰克福工人联合会领导人之一,《工人总汇报》编辑。等人出境的要求(主题4)。

图1 “法兰克福议会”的宏观结构

四个主题处于并列关系,通过时间顺序推进,作者分别对各主题的背景和后事件进行了说明(参见图1);同时,四个主题又相互关联,内容上相互呼应。主题1是国民议会的首个“伟大事迹”,议会不履行上文提到的两个首要职责,却讨论无关紧要的会议规则,对此作者用拉丁语讽刺道:“会议规则随时随地万岁!”主题2、3与主题1具有对比关系,解决法兰克福议会和柏林议会冲突和普鲁士军队问题显然更加重要,但议会却选择讨论会议规则,对此作者同样运用夸张的手法讽刺道“让全世界毁灭吧,会议规则万岁!”“让美因茨毁灭吧,会议规则万岁”。在对主题4的报道中,作者依然运用了对比手法,尽管议员依据会议规则要求就驱逐一事进行紧急发言,议会还是拒绝讨论该问题,由此可见,备受重视的会议规则在警察局权力面前不值一提,对此作者感叹道:“警察局万岁,让会议规则灭亡吧!”以上三个形式相同、内容相关的感叹句将四个主题紧密地关联起来,增强了文章的连贯性,突出了议会的无用、懦弱和失职。

尽管会议规则是议会重点讨论对象,但在后续报道中作者并未对其结果进行详细报道,仅简略提到“会议规则大概已经准备就绪,或者被丢在一边了;不管怎样,我们再也没有听到议会规则的消息”。这句话暗示会议规则不过是议会避重就轻、逃避职责的掩饰。针对主题2,作者对其后事件和背景进行了说明,即奥尔斯瓦特的声明使拉沃先生的建议成为多余,最后采纳了威纳尔修正案,但该修正案“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人民主权”,由此可见其内容的空洞和议会在捍卫人民主权上的失职。主题3的后续事件为派出委员会前往美因茨调查,该委员会却提交了迟来的报告,之所以迟来,作者也对其背景进行了解释,即普鲁士军队早已解除了市民自卫团的武装。主题4的后事件只有一句话,即“两个议员又想提出驱逐问题,但是不许他们发言,甚至不许他们作紧急发言”,由此反映出在预备国会已承认公民权利的背景下,议会禁止发言和拒绝讨论驱逐问题的行为既无视会议规则、又无视公民权利。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篇报道主题鲜明,结构清晰,各主题按照时间顺序纵向推进,呈现出事件—后事件—背景—结果的报道结构,使读者全面地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各主题紧密关联,共同论证了“国民议会一事无成”这一宏观主题,揭露了议会的无用、懦弱和失职。该报道还包含不少指示性和表达性的言语行为,例如提出对国民议会的要求、感叹议会的一事无成、讽刺议会的无用,这些言语行为彰显了作者鲜明的批判态度,为读者提供了解读国民议会行为的框架。

2.2 微观层面分析

该篇报道所涉及的重要主体包括国民议会、议员、德国人民和普鲁士军队。下文将从词汇、句法、修辞等微观层面分析该报道涉及以上主体时的语言风格。

“国民议会”多作为主语出现,以强调其为行为的实施者并对其行为负有责任,它常与议会事务相关的动词搭配,例如“商讨”(beraten)、“选出”(erwählen)、“接受”(annehmen)。这些词汇并无明显感情色彩,但受其语境的影响拥有负面的语义色彩,例如“die Versammlung nimmt es ohne weiteres an”(议会没有讨论就接受了草案),ohne weiteres(不加讨论)是annehmen的限定语,由此可见议会敷衍的工作态度。除主动的行为体外,国民议会还是被要求的对象,作者在报道开端就用“必须”这一情态动词直接指出了国民议会职责;在涉及普鲁士军队的反动行动时,作者连续运用了两个“es galt(应该)+不定式”这一结构坚决地表达对议会的要求,例如:Es galt, den übermütigen Soldaten zur Rechenschaft zu ziehen, der es wagte, Mainz fast unter den Augen der Nationalversammlung mit dem Bombardement zu bedrohen.(应当追究胆敢当着国民议会的面威胁要轰炸美因茨的无耻暴兵的责任。)

议员是国民议会的主体,作者用Pfahlbürger一词指称议员,该词词义为狭隘的市侩,体现了作者对议员的鄙视。对议员的正式指称词为Deputierte(议员),该词只出现了四次,而“man”这一不定代词用于指称议员则有16次之多。“man”属于笼统化和匿名化的用法,可翻译为“大家/议员们”,具有“普遍性”和“不重要”的内涵意义。被模糊掉个人特征的“man”多与具有负面感情色彩或不适合议会讨论这一严肃政治语境的谓语动词相搭配,例如“东拉西扯”(man spricht hin und her)、“吵吵闹闹”(man lärmt)、“磨洋工”(man vertödelt die Zeit),反映出议员拖延和混乱的工作风格。文中共出现了六位议员的名字,即拉沃、齐茨、巴塞尔曼、施略费尔、海尔根汗和罗伯特·勃鲁姆,其中巴塞尔曼和海尔根汗属于中右派,其他三位属于中左派或左派。对于右派作者是鄙视的态度,例如用与巴塞尔曼(Bassermann)发音相似的“Wassermann”来进行指称,Wassermann本义为“水怪”,具有邪恶和迷惑他人的特征。文中还引用了巴塞尔曼“让美因茨听天由命去吧”的话语,突出了该人的冷酷。中左派或左派议员常出现在中立或较为积极的语境中,例如拉沃提出了处理法兰克福议会和柏林议会冲突的中肯建议;施略费尔要求就埃塞伦等人的驱逐问题进行发言,体现了对工人阶级的关切。值得注意的是,文中八次提到议员“吃饭”这一行为,它常常出现在不同段落的结尾,表明议会工作的结束,例如“在冗长的演说和无数的争吵之后……时间悠然地过去了,而议员先生们就吃饭去了”。作者将吃饭这件庸常小事放入政治报道的语境中,与重要议题关联在一起,幽默地讽刺了议员尸位素餐、敷衍和不专业的工作方式。全文最后一段再次提到“吃饭”这一行为:“议员们之所以能够这样早就去吃饭,应当感谢罗伯特·勃鲁姆的一个意见,他说:先生们,如果你们今天决定转到议事日程上去,这个议会的整个议事日程就很可能用极特殊的方法来缩短!”作者直接引用议员的话,强化了讽刺力度,同时表明了议员拖延和敷衍的工作风格真实存在。

“德国人民”在报道中虽出现较少,但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者在一开篇便指出国民议会是从人民的选举中产生的,并使用了与战斗相关的隐喻词建构德国人民、国民议会和反动派的角色特征和相互关系。德国人民是“夺取”(erobern)人民主权的行动者,国民议会任务为“粉碎反对派行动、坚守革命阵地和保护革命成果免受所有攻击”。在这一隐喻场中,反对派是人民和国民议会的敌人,人民是战斗者,国民议会则应是战果(即人民主权)的捍卫者,但下文中的议会行为与其在战斗隐喻场中的角色形成了鲜明对比。以普鲁士军队反动行为这一主题为例,作者运用了一系列贬义的、具有军事语义的词汇和短语描述普鲁士军队行为,例如普鲁士军队的行为被称为“暴虐的强取豪夺”(despotische Usurpationen)、士兵被称为“兵痞”(Soldateska),其对美因茨人民的行为包括 “威胁”(bedrohen)、“逼迫”(aufdrängen)和“挑唆”(aufhetzen)。对普鲁士军队的负面描述自然引申出国民议会保护美因茨人民的责任,但作者却笔锋一转,引用了议员巴塞尔曼的话来表明议会的反应:“让美因茨听天由命去吧,重要的是整体利益,这里是国民议会在开会,在为全德国的利益讨论会议规则”。这里的引用既突出了报道的真实性,又与前文作者所指出的“消除与人民主权相抵触的东西”这一国民议会职责形成巨大的反差,有力地揭露了国民议会的无用、冷漠和失职。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具有负面语义的词汇常用来指称“国民议会”“议员”与“普鲁士军队”,它们也常与贬义词汇相搭配,战斗隐喻建构起国民议会、德国人民与反动派的敌对关系和不同的角色特点,反语、讽刺、夸张的修辞手法和对议员话语的引用强化了该篇文章对懦弱无用的国民议会的讽刺与批判力。

3 简讯的语言风格

《新莱茵报》中简讯的时效性较强,第1号6月1日出刊,时效性最强的简讯来自5月31日;第20号6月20日出刊,时效性最强的简讯来自6月17日。来源地相同的简讯被编排在一起,并在报纸头页的概览中用破折号进行主题的区隔,例如:柏林(更换大臣——冯·纳茨梅尔被控诉——博尔夏特提案)。

《新莱茵报》第1号和20号中的简讯根据语言风格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包含多个主题,信息量大;语言简明客观;主题间无衔接,通过破折号区分主题。以第1号发自5月29日法兰克福的简讯为例,该条简讯一共七句话,却包含了五个主题,前三个主题以简单句或扩展的简单句形式表达出来,并通过破折号区分开来:卢森堡代表对于议会席位提出质疑——来自西里西亚的施略费尔为发展工业做出提案——旅美德国人通过可靠的渠道捐助3500美元帮助处于困境的德国。通过破折号区分主题的形式也出现在第1号5月30日发自法兰克福、5月26日发自柏林和第20号6月15日和17日发自柏林的简讯中。也有简讯不通过破折号区分主题,而是通过分段,例如第20号6月17日发自柏林的另一则简讯。第二类简讯仅涉及1-2个主题,作者将密集的信息压缩在复合长句中,例如第20号6月15日发自柏林的一则简讯中写道:Mit dem gestern (16.) Abends 8 Uhr hier eingetroffenen Eisenbahnzuge aus Hamburg wurde die Nachricht mitgebracht, daß in Hamburg ein amerikanisches Schiff kurz vor Abfahrt des Dampf-Zuges angekommen sei, welches berichtete: daß 34 amerikanische Schiffe nach Deutschland unterwegs wären, um die Blokade der deutschen Häfen aufzuheben。这一长句可简要概括为34艘美国船为了解除德国港口的封锁正前往德国,为了突出新闻的真实性作者将时间(16日晚上8点)、地点(汉堡)、渠道(从汉堡来的火车、已经抵达汉堡的美国船)和内容都涵盖进复合句中,并通过第一和第二虚拟式突出了新闻的客观性。句子虽长,但语言成分间具有指示照应关系,减轻了读者的阅读难度,例如上句中的dass-从句回指Nachricht(消息),welches回指上一句的ein amerikanisches Schiff(一艘美国船),冒号则指明了新闻内容。

此外,《新莱茵报》的简讯还存在以下两个特点。首先,新闻不仅来自本报通讯员还来自其他报刊,来源报刊的名字被注明在新闻之后,例如第20号6月15日发自柏林的部分新闻来自《莱茵-摩泽尔日报》。其次,第三人称的使用居主导地位,但少数情况下作者使用第一人称进行报道,例如第20号6月14日发自波森的新闻中,作者描述道:“我市所有德国人今天都大为震惊,昨天晚上传来的官方消息称,我们的指挥官科隆布将军突然从这里被调离”,从第一人称的使用可以看出书信这一篇章类型对通讯员新闻撰写方式的影响,新闻内容可能未被编辑部编辑就原文刊登在报刊上。

4 评论的语言风格

《新莱茵报》第1号和第20号中已出现不少评论性文章,可分为两类。一类篇幅短小,以表达情感态度为主。例如在第1号5月31日发自科隆的一则新闻中,作者以三个关系从句对大资产阶级进行了负面评价:“这些在最滑稽的保守主义的愤怒之下、要求全世界无条件信任的先生们;这些每日、每时在大臣的署名文章和讲演、宪法俱乐部、奏折等之中表达绝对信任的先生们;这些我国大部分资产所有者的先生们。”之后作者反问要求大家信任康普豪森大臣的资产阶级如何证明自己对他的信心,并通过“250万贷款还没有借贷成功,因为联邦议会上这些官员没有一致的想法”这一事实揭露了大资产阶级的虚伪和保守。

另一类评论篇幅更长,重在分析事实与论证观点,《新莱茵报》第1号中以许泽尔(4)普鲁士将军,1844—1849年为美因茨的卫戍司令。为主题和第20号中以西里西亚为主题的文章便是代表,但两篇文章的语言风格存在相同与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为两篇文章都使用了具有强烈感情色彩和负面评价意义的词汇,例如许泽尔的计谋被认为是“借助于陈旧的农奴服役章程和德意志联邦腐朽的法律……使普鲁士人和其他德国人变成更悲惨的奴隶”,在“西里西亚”一文中贵族被形容为“腐烂的蝗虫群”,西里西亚被认为比莎士比亚笔下的“巫术熔炉”(Hexenkessel)更加混乱和沸腾,反动派“辛勤搅动”锅炉,自以为能成为“酿酒大师”,形象地反映出反动派的自以为是和激化阶级矛盾的剥削者身份。另一相同之处为两篇文章均以分析为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预测。“西里西亚”一文重在分析阶级矛盾以及城市与农村的矛盾,预测俄国军队的到来将促进被压迫阶级的联合和革命。“许泽尔”一文则重在分析反动派目的和社会政治条件,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了“许泽尔的计谋只是柏林反动派巨大计划的一部分”的判断,预测反动派行为有扩大趋势。

两篇文章的不同之处在于“许泽尔”一文针对许泽尔利用诡计没收人民武器这一事件展开评论,而“西里西亚”一文并不涉及某一中心事件,其篇幅更长,分析对象也更复杂,包括农民和无产阶级的困境、阶级矛盾、城市与农村的矛盾等多个方面。分析对象的不同导致两篇文章在词汇、句法、修辞方面呈现出不同特点。“许泽尔”一文语言更通俗易懂,例如作者运用动宾结构与熟语解释反动派目的,即 “解除市民自卫团武装”(Bürgergarden entwaffnen)、“毁灭人民武装”(Volksbewaffnung vernichten)、“将我们赤手空拳地(wehrlos)交给……军队摆布(in die Hände liefern)”。此外,作者还运用讽刺手法增强文章可读性,例如“我们建议许泽尔先生索取他那新发明的专利权,因为这个新发明无疑能给他带来大笔收入”。“西里西亚”一文的语言则更加书面化,存在大量对于社会群体的专业指称名词和名词化短语,例如 “资本家”“保守党”“工业无产阶级”“封建压力的废除”(Abschaffung des Feudallasts)和“阶级地位的改变”(Umgestaltung seiner Stellung),名词和名词化使内容更抽象,文章也显得更加客观。该文还包含大量陈述性言语行为,通过描述社会状况论证作者观点,例如“在其他地方,例如在莱茵兰,封建主义在法国统治下完全被破坏……然而,在我们这里数百年的中世纪痕迹依然存在,并且现代生活在其间发展出了现代工业”。以上差异使“西里西亚”一文更偏学术性,文风更加冷静客观,抽象的专业词汇和复杂的分析对象对读者理解能力要求更高,而“许泽尔”一文更偏文学性,语言更加通俗易懂,作者对反动派的愤怒和批判态度更鲜明。

5 结语

《新莱茵报》尊重新闻事实的客观性,这体现在对新闻事实的中立报道、简明平实的语言、对数据的精确说明、对人物话语的忠实引用和大量陈述性(如叙述、说明)言语行为上。另一方面,《新莱茵报》不怯于表达政治立场,大量表达性(例如感叹、批评)和指示性(例如呼吁、要求)的言语行为、讽刺、夸张、反语、对比等修辞手段以及评价意义词汇的使用体现了这一特点,它们也使文章具有了文学性与可读性。由于报道中观点与立场的表达均建立在对事实前因后果和社会条件的分析上,因此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从篇章类型上看,通讯性新闻、简讯和评论具有不同的语言风格。通讯性新闻对事件的报道最为全面,其篇章结构也最为复杂,主题间联系紧密,共同论证引领性宏观主题;修辞手段多样,陈述性、表达性与指示性言语行为贯穿全文。简讯篇幅短小,信息量大,通过简单句罗列主题或将密集的信息压缩在复杂的长句中,语言简明客观。评论的篇幅不一,短小的评论重在表达作者情感态度,篇幅较长的评论更注重对事实的分析与论证。

马克思认为“风格如其人”,风格是个体精神与思想的外化物,对风格的钳制便是对思想自由的钳制,“精神的实质始终就是真理本身”,而非探讨真理的形式(马克思,1995:111)。《新莱茵报》既尊重事实又敢于批判的语言风格体现了马克思追求真理与言论自由的理念,风格塑造与强化了内容,从而使《新莱茵报》发挥出“炮弹”般的攻击力,对国民议会的批判与鄙视、对反动派的愤怒、对人民的同情与支持以及对事实的理性报道与分析通过遣词造句与语篇组构传达给读者,具有较强感染力与说服力。

就后续研究而言,《新莱茵报》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和重要的学术价值,语言风格研究可借助语料库语言学对更多语料展开历时研究或与同时期报刊进行比较。《新莱茵报》还可作为历史语义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关键概念的语义演变及其社会历史条件,也可从语用学角度分析言语行为或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分析语言的意义潜势和对重要事件的话语建构。

猜你喜欢
国民议会莱茵议会
美莱茵金属公司的Lynx步兵战车
军事文摘(2022年21期)2022-11-17 13:05:54
德国莱茵TÜV集团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德国莱茵TÜV集团
德国莱茵TÜV集团
一个议会的诞生
英语文摘(2019年8期)2019-11-04 00:57:30
英议会就是否“硬脱欧”投票表决
环球时报(2019-03-14)2019-03-14 04:10:49
马杜罗威胁审判“违宪者”
环球时报(2019-01-17)2019-01-17 16:20:53
再议会计监督
辽宁经济(2017年5期)2017-07-12 09:39:36
祖马正式当选南非总统
环球时报(2009-05-07)2009-05-07 13:33:23